分享

魏国犀首公孙衍,以合纵破连横,他才是张仪真正的对手

 伯山的书山学海 2023-10-06 发布于广东

现在外交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很重要的部分,古代外交史上最精彩的时刻莫过于战国了。

1976年以前,由于史料有限,所以一般认为是张仪苏秦师兄弟的合纵连横,而随着马王堆汉墓文物的出土,我们可以了解到张仪和苏秦没有活跃在同一个时代。

真正使用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争锋的是魏国的公孙衍,号称犀首。《孟子》中有一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1.由魏入秦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一开始在魏国担任将军,曾率兵攻打齐国。

公元前334年,魏国相国惠施主张“合齐、楚以按兵”,组织徐州相王,使齐、魏互尊为王,达成齐、魏的联合。

公孙衍建议魏惠王趁机暗中交结楚国,这样两国都自恃与魏国交好,必然开战,到时魏国便可以适时而动。

魏惠王采纳了他的建议,次年楚威王就派兵攻打齐国取胜,是为徐州之战。 之后,公孙衍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出仕,秦惠文王任用他为大良造。

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公孙衍为主将迎战魏国,两国在雕阴爆发大战,公孙衍大败自己的母国魏国。

这一次大战与两年后的再一次河西之战,彻底伤了魏国的元气,魏国无力再与秦国抗衡,不得不将河西之地拱手让于秦。

2.被迫返魏

秦国本可以继续进攻秦国,以攫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公孙衍心中或多或少对自己母国还是有感情的,再加上魏国的贿赂,公孙衍劝止了秦惠文王的继续进攻。

本来公孙衍能将这件事糊弄过去,但是偏偏这时秦国来了他的魏国同胞兼一生之敌张仪。

张仪来秦国就是奔着出仕的,但想要出仕就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将目光瞄向了公孙衍。

他给秦惠文王分析了当前局势,并表示了自己对攻打魏国的看法,最后还夹杂着公孙衍身在秦国心在魏的暗示。

于是秦惠文王开始对公孙衍怀疑起来,公孙衍也知道丧失了君主的信任不会有啥好结果,于是公孙衍主动离开了秦国,重新回到魏国。

3.合纵大业

公孙衍重新回到魏国后仍被任命为将领,这一年楚国进攻魏国,秦惠文王采纳张仪的建议,帮助公孙衍打败楚国,秦国也得以顺利接收河西地区。

公孙衍看到魏国国力已经衰退,单独一家已经不能再限制住秦,于是公孙衍开始联络拉拢其他国家,希望联合起来一起限制秦国强大,这就是“合纵”。

公元前325年,公孙衍先是拉拢齐将田朌一起进攻赵国,随后又与韩、赵、楚修复关系。

也是这一年,魏惠王与韩威侯在巫沙会盟相王,又带着太子入朝于赵,又将自己的儿子送去齐、楚为质,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局面。

魏国的对手秦国自然不会放任公孙衍的合纵策略顺利实施,张仪先是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亲附秦国。

然后又与齐楚两国在蘖桑会盟,在盟会上极力拉拢齐楚,从而破解了公孙衍竭力促成的局面。

公孙衍为了促成合纵,又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五国相王”,借此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各国君主最后都称了王,但是公孙衍合纵的目的却没有达到。

为了彻底破解公孙衍的合纵,张仪从秦国来到魏国担任相国,想让魏国专一事秦。魏惠王自然不肯,于是秦惠文王攻打魏国以使魏惠王屈服。

魏惠王虽表面上屈服,但是暗地里还在采用公孙衍的合纵之策。秦国借道韩、魏攻打齐国,在桑丘这个地方大败,公孙衍从中看到了合纵的机会。

随后张仪被驱逐回秦国,公孙衍也再次回到魏国担任相国,这一年魏惠王去世。继位的魏襄王继续支持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希望能借机收回河西、河东之地。

于是公孙衍说服各国与魏国合纵抗秦,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便推举楚怀王为带头大哥,发动“五国攻秦”。

韩、赵、魏先行与秦国在函谷关一带交战,结果联军大败,魏国只好求和,联军纷纷退兵,此后公孙衍的合纵彻底宣告失败。

4.结束

公孙衍的合纵策略虽然看着很高明,但是相比起连横策略更难实现。

合纵需要多个国家参与,这种战争为主格调的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和谐相处,那么就会暗生龌龊,合纵自然不稳定。

此外,挨揍的毕竟是魏国,秦国还没有显示出他独强的实力,那么其他国家自然更喜欢趁火打劫,而不是雪中送炭帮助魏国。

即使最后合纵真的实现,也会因为利益分配或者失利问题而瓦解,更何况帮助魏国抗秦好处不多呢,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三国时的十八路诸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