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上海的兴起』: 一座城的崛起之路

 hyd129 2023-10-0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大上海的兴起

2022年10月6日下午1时,“阅读走进如常生活”杨浦会场『海派文化系列讲座』之『大上海的兴起』主题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史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武教授。在这个入凉的秋日午后,周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在时间光影中寻访了大上海兴起的足迹,使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了解愈发深入,感情也愈发深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讲座伊始,周老师先由一些上海的高光时刻来引入今天的话题。周老师谈到,自己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三个问题:怎样看待上海从最初的小渔村到港市再到大城市的过程?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了上海从区域性的港市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大上海的兴起对现代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三个问题,跟随文字回顾这场精神盛宴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两次跨越与三次重大转型

图片

首先,周老师谈到了一些关于上海的研究。国外关于上海的研究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日本学者对上海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的精细程度都是极高的,比如日本上海史研究会、日本兰心大戏院研究会和日本对《良友》画报的研究。当然,中国国内对上海研究的专著也有很多。

周老师指出,上海的兴衰起伏是有脉络的,他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理解基本可以概括为:两次跨越和三次转型。

第一次跨越是指跨越苏州河。原来的上海被称为小苏州,仅是一个受到苏州影响的小县城。苏州河是上海城外的一条运河。英美法在苏州河南岸建立租界且快速发展之后,开始跨越苏州河,向外扩张。他们修建了大量的桥梁,联系起苏州河的南北两岸,这样一来,上海北面快速发展起来。跨越苏州河对上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整个上海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上海的雏形开始出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次是指跨越黄浦江。跨越苏州河之后,苏州河的南北两岸快速发展,浦西工业迅猛拓张,城市拥堵不堪,上海需要寻求进一步发展。当时,浦东还几乎是一大片农田,浦西和浦东之间存在巨大发展落差,而这种落差的重要原因就是黄浦江的隔阂。80年代末90年代初,政府确定了上海往浦东发展的战略,通过建桥和在江底修建隧道,将浦东和浦西联系了起来。跨越黄浦江之后,整个大上海的空间格局就开始形成。这两次跨越基本奠定了上海的空间格局。

接下来,周老师谈到了在跨越过程中上海经历的三次重大转型

第一次转型以1843年上海开埠为标志,上海从埠际贸易为主的区域性港市转型为外贸主导的国际性“互市巨埠”。开埠之前,苏杭凭借河运成为整个江南的中心。上海是作为苏州的转运港而存在,被称为小苏州,基本是靠埠际贸易来维持城市的发展。开埠之后,海运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逐渐取代了河运。此时上海的地位已经比苏州重要得多,它不仅进行埠际贸易,还进行国际贸易,成为了联系东西方的枢纽。在这个外贸主导的时代里,上海迅速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的“互市巨埠”,依靠中外贸易赚取了第一桶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次以甲午战争为起点,上海从比较纯粹的商业都市转型为商业与制造业并重的“工商都市”,1949年以后更进一步转型为共和国的工业基地。《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由于一体均沾原则,其他在中国的列强也同样享有设厂的权力。投资设厂开始具有合法性,外商纷纷在租界内投资实业,由此形成了沪东工业区,上海进入了外资企业的时代。此后,拥有巨资的华商开始向朝廷呼吁,要求解除对民间私人资本设厂的限制。在这种压力下,清政府对于民间设厂的态度从限制到放开,到清末对华商建厂进行奖励,由此,上海进入了华商投资设厂的工业时代。在外商和华商的双重推动下,上海发展迅速,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大工业区,很快成为了全球的制作业中心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提出“要把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国变成现代的工业国”的口号。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实力的上海便自然地承担起了共和国的使命。当时的一个口号是“上海支援全国”,全国工业发展的技术力量基本来自于上海;另一个口号是“全国支援上海”,上海工业所需的原材料来自全国。上海成为了共和国的工业基地,由原来的商业和工业并驾齐驱转变为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但由于上海工业重镇的发展需求和有限的土地面积之间存在较大矛盾,1958年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将苏南的十个县全部划给上海,由此上海辖区面积扩大了10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上海的基本格局和1958年的格局大体一致。后来上海又在市区周围陆续建立了7个卫星城,为上海的工业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次转型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肇端,上海从功能单一的生产型城市向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大都市艰难转型,这次转型还在继续。上海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当时上海创造的利润绝大部分要上交中央和支援地方,没有足够的剩余资金来支持上海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上海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工业城市,对原材料的需求是巨大的,如何保障原材料的输入和维持工业正常运转也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上海大力发展工业,建立了许多工厂,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中央展开了关于上海发展战略的讨论。工业上海难以维继,重重困境之中的上海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重新定位,进行转型。上海要恢复其原先多功能中心的定位,重点发展低能耗的高端工业。

为实现转型,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浦东开发开放、旧城改造、自贸区揭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这种转型还没有完成,现在仍在继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大上海兴起的“大事因缘”

图片

究竟是什么力量和因素促成了上海的变化?周老师将其形象地阐释为大上海的“大事因缘”。

一个是开埠。上海因此而发展成为连援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枢纽之城”。开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我们去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上海只是一个开埠的县城,却能在同时开埠的几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可见,开埠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因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个是战乱,包括上海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军江浙战事。1853年9月7日,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以后,中国政府失去了对外侨居留地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在上海租界的外国人组成自治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开始形成自己的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行政管理活动。工部局在实质上担任了租界市政府的角色。这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城市管理体制,确保了整个租界的安全,使租界成为当时中国最安全的区域。小刀会起义后,租界成为了“国中国”。

太平军江浙战事使得整个江南地区的难民都跑到了上海的租界避难,租界很快变成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流亡人口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和消费力,上海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大上海兴起的世界意义

图片

周老师认为大上海兴起的第一个意义是它创造了一种都市类型,一种非常特别的都市类型。另一方面,大上海的兴起也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历史大格局。近代之前,中国的历史是以帝都为中心的历史,基本上是从西安看出去的历史,或者从北京看出去的历史。大上海兴起之后,在帝都之外形成了另外一个中心。此外,上海本身就是中西两种文明交汇融合的产物,是上海把世界带进中国,也是上海把中国带入世界。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在一个国家的现代成长中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也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在中西文明的交汇融合过程中发挥过如此关键的作用。

总之,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变迁,不能不研究上海;要了解中西接触与交涉的历史,亦不能不研究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场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发言,积极提问,思想的火花在此激烈碰撞。

有人对改革开放初期资金匮乏的上海是如何发展起来产生了疑问,周老师给予了耐心的解答。他指出,改革开放时期中央派出的上海领导人能够放眼世界,非常具有远见卓识。上海打好了中华牌和世界牌,靠着这两张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资金来投资,形势得以扭转。正是这一批批充满高见的领导人把上海带出了困境,把上海带到了今天,这是地方的作用和中央的支持结合的成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人对上海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向周老师请教了上海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上海的独特优势所在。周老师谈到,今天的上海和历史的上海完全不同了。之前是依靠地理区位上的优势,整个江南地区都可以成为上海的腹地,这是过去上海崛起的绝对优势。而现在的上海,相比于浙江和深圳等城市,在数字化方面有所落伍。但是上海现在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寻求发展的破解之道。另一方面,上海的生活成本之高使得很多人才难以留存。周老师认为,如何将生活成本降低,提高生活舒适度,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人才来到上海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化高端人才的汇聚之地,是决定这座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知不觉间活动接近尾声,讲座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时代洪流中的大上海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崛起和发展,未来,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