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跑多年,村上春树为何没获诺奖?译者林少华说出原因

 嘟嘟7284 2023-10-07 发布于北京

每年10月上旬,这个嘈杂庸碌并且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都会因为诺贝尔奖而稍稍安静。这些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可谓是诺贝尔文学奖最著名的“陪跑”。为何始终是大热人选,却问鼎不了诺奖?村上春树中文作品的译者林少华曾在《林少华的文学课》中分析了原因,归根结底,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不符合诺奖的评选标准,不具有经典性文学作品的特点。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中国可能只有两个人正式见过村上春树,一位是译林出版社前副社长叶宗敏;另一位就是林少华,且林少华见过两次。再加上村上春树作品译者的身份,所以林少华是最有资本谈村上春树的学者。“一个极为普通的人。没有帅气的仪表,没有挺拔的身材,没有洒脱的举止,没有风趣的谈吐,衣着也十分随便,即使走在中国的乡间小镇上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林少华如此描述村上春树。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文学趋向衰微的时代守护了文学家园,并创造了一代文学神话。

多年来,村上春树始终是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的常客,结果却是一年一年地陪跑。在《林少华的文学课》一书中,林少华深入分析了各种原因。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标准是:“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对人类缺陷的深深忧虑,对人类生活的苦苦探究”是多数获奖作家的共同追求。

梳理近些年诺奖获奖作家的作品风格,林少华认为诺奖评审委员会大体青睐的文学作品是:以宏大视角和悲悯情怀书写人类充满苦难和困窘的历史;有社会担当意识和现实介入力度,体现文学的根本指向性和伦理的根本责任;有独创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与其相关,评委们似乎不太喜欢个体小视角透视下的过于琐碎的个人生活片段、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也就是说,对游离于社会、梳理于民众的小确幸、小孤独、小纠结、小郁闷不感兴趣。“一句话,评委们可能认为村上文学不具有经典性文学作品的特点。”林少华总结。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评委霍拉斯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个观点,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不具有纯文学以及经典性文学作品的特点。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持类似看法:“太畅销,有通俗作家的意味,没有那种纯文学的复杂感觉。”这也是文学界较为流行的看法。

在此之外,林少华还给出了其他原因。这个原因很简单:“村上作品的英译本大概未能充分传达原作的诗意、原作的美学天地和原作的语言独创性。”读过《挪威的森林》英译本、德译本的人感触大抵也是“简洁但缺少一点儿韵味”。这里所说的韵味,可以理解为诗意表达。

林少华认为,英译本可能如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所说,未能译好(有其客观的非译者能力的原因),以至于诺奖评委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更像是具有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元素的流行文学、通俗文学,因而未能顺利进入作品同样具有的“美学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