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的六大至七大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

 兰州家长 2023-10-07 发布于甘肃

1928年6月, 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 却不是向忠发。细看党史的有关文章, 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 有的说是周恩来, 还有的说是蔡和森。党的六大至七大, 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是谁?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前后顺序又是如何?笔者梳理如下:

图片
图片

一、六大后最初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是蔡和森, 后为李立三。1928年6月, 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开创了“唯成份论”的错误组织路线, 选出中央委员、候补委员36人, 其中21人是工人出身。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选出了新的政治局委员7人:苏兆征、向忠发、蔡和森、项英、周恩来、瞿秋白、张国焘, 工人出身的向忠发当选政治局主席, 向、周、苏、项、蔡为政治局常务委员。

由于向忠发思想文化水平低, 工作能力也差, 无法驾驭党的全面工作, 因此, 最初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是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蔡和森。但是, 1928年9月蔡和森回国后, 因顺直 (含北京与河北地区) 省委的处理问题而受到牵连 (大革命失败后, 顺直省委也出现混乱, 六大前, 蔡和森曾代表中央巡视但未能正确解决, 反而激发了矛盾, 导致顺直省委一分为二) , 因此蔡和森在新中央政治局会上做了检讨, 再加上他的气喘病发作, 于1929年1月调往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 这样蔡和森的工作就由补选为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的李立三担任并成为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 (当时、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还留在共产国际开会) 。

二、周恩来成为实际上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 后来又是李立三、瞿秋白。1929年11月, 周恩来从莫斯科回到上海, 因周的威望、资历和能力都超过李立三, 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由周制定新的中央工作计划, 于是, 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长的周恩来就成了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1930年3月, 周被要求到莫斯科汇报工作, 又由李立三实际主持中央工作。此时中国正发生冯、阎与蒋之间的中原大战, 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这为中共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李立三错误地认为革命时机已经在全国范围形成, 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武汉起义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李立三不顾共产国际的反对并不等共产国际的批准, 擅自公布《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李的盲动导致党和红军力量受到重大损失。1930年9月, 周恩来、瞿秋白回国, 并主持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 对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 撤消了李立三政治局常委和宣传部长职务。此后至1931年1月, 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李立三于1930年12月赴莫斯科接受批判, 在那里受到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 直到1945年回国。

三、王明 (陈绍禹) 在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掌握中央实权, 赴苏联后又把实权交给支持其“左”倾路线的博古 (秦邦宪) 。1931年1月,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 王明增选为政治局委员、常委, 因得到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支持, 从而开始掌握中共中央的实际领导权。由于六届三中全会上瞿秋白“没有认出立三路线和国际路线的根本不同”, 对立三路线的批判不够彻底, 米夫操纵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员, 瞿秋白也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1931年6月, 向忠发被捕后叛变。同年9月,王明去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王明和共产国际米夫指定博古 (秦邦宪) 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 主持中央工作。博古积极执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 时间长达两年多, 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 博古等7人被选为书记处书记, 仍由博古主持中央工作。博古与李德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 开始长征。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上, 博古受到大家的批评, 但他仍为他的错误路线作辩解。2月, 由张闻天 (洛甫) 接替博古的工作, 成为党的总负责人。

四、遵义会议后, 张闻天成为党的“总负责”, 但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毛泽东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后又与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从1935年2月到1938年11月, 张闻天主持党的全面工作, 毛泽东主要负责军事。但战争年代, 打仗是最重要的工作, 毛泽东凭着他在党和军队中的威望和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实际上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1937年7月, 全国抗战爆发。11月, 王明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国, 传达了共产国际指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向中共中央的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提出了挑战, 也向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提出了挑战。为让共产国际真实了解中共情况, 1938年3月, 党中央派任弼时前往苏联向共产国际递交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的书面报告, 并作了详细的口头汇报。同年夏,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带着新的“国际指示”回到延安, 中共中央立即召开9月政治局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传达了“国际指示”, 指示认为中共一年来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 中共的领导机关要在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
图片

1938年秋, 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 张闻天在会议期间诚恳地提出, 应推举毛泽东为党中央总书记。毛泽东经过全面考虑, 对张闻天说:“洛甫, 你是'明君’, 开明之君, 党中央总书记继续由你担任吧。”会后, 张闻天却“主动让贤”, 将工作逐步转交给毛泽东, 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地点也由张闻天过去住的窑洞移到杨家岭毛泽东的住处。“让贤”之后的张闻天, 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1938年11月毛泽东开始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 但毛泽东是只管大事, 不善处理日常事务, 党中央的一般日常事务还是由张闻天处理, 中央秘书局也跟着张闻天。中央的一些会议仍由张闻天主持, 但中央签发的文件和电报等, 排名顺序多以毛泽东居首, 署名“毛洛”。

1943年3月20日, 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 规定, 政治局推选毛泽东为主席, 凡重大的思想、政治、军事、政策和组织问题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书记处是政治局的日常工作办事机关, 它在组织上服从政治局。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 毛泽东为主席, 张闻天坦然退出书记处, 表现出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1945年4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修改党章, 第一次规定设中央委员会主席, 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 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党的七大确定,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 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来源:《党史文汇》2013年06期,作者李恩侠、侯建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