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老庄走狗 2023-10-07 发布于浙江

日本媒体在报道日本经济时常使用的一个词汇是“失去的二十年”。2012年5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日本学者池田信夫所著的《失去的二十年》。该书从日本的现状、历史、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日本经济停滞的二十年的原因。日本媒体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是指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二十年。在1997-2017年的20年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只有16.5%,年均增长率只有0.77%。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同一时期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是9.5%,越南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也接近于8%,韩国的经济增速也大体保持在日本的3倍左右。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出现20年增长缓慢的现象呢?日本经济在迎来“失去的二十年”以前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事实上在迎来所谓“失去的二十年”以前日本曾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由于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东欧诸国剧变已使其到了崩溃的边缘。美国则在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后逐渐走入低谷: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当美、苏两极都走上下坡路的时候日本经济却一路高歌猛进,日本人甚至在讨论买下整个美国的话题。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这时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被世人称之为“日本经济奇迹”。1985年日本GDP总量达到了1.3万亿美元,同时期的美国是3万亿美元。当时的世界格局可以总结为“政治上两极、经济上三极”:所谓政治上的两极当然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至于经济上的三极则是北美、西欧、日本。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日本以一国之力得以与美国主导的北美自贸区以及欧洲共同体分庭抗礼。在当时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占据了近一半。三菱、丰田、松下、日立、索尼、本田、日产、东芝等国际知名龙头企业全部进入世界企业前50,而在世界10大企业中日本就占了8家并席卷前三。当时的东京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东京的GDP总量是纽约的3倍,比我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高。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如今的日本尽管仍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日本在人均收入、社会福利方面是没法与北欧国家相比的。可直到1995年日本的人均GDP仍仅次于卢森堡和瑞士。这时的日本作为人均GDP全球第三的国家是碾压北欧诸国的。在当时日本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年轻人的就业竞争压力并不大;相反各大公司纷纷在薪酬待遇上互相攀比,以致于出现了上一个月班发几个月乃至半年、一年奖金的现象。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这是一个人们不用工作或只从事少量的工作就能获得丰厚的奖金的年代。这也难怪现在的日本人会怀念那个活好找、钱好挣、工作压力小的年代。不过当年日本经济突飞猛涨的背后除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建设生产发展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虚假繁荣:首先发力的是日本股市——当时所有代表日本的225种股票轮番上涨,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些人的资产猛增了4倍。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在股票上涨一年后房地产业开始迅速上涨:土地的价格就像被吹气球似的每天上涨。股市和房市的一路上扬使日本经济开始呈几何级数膨胀起来。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发生了许多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咄咄怪事。有一次一栋美国大楼打算卖给日本人。当时美方报价4亿多,双方谈妥后美国人就等着日本人付钱交割了。然而日本人却拿来了新的合同书。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美国人以为日本人要砍价,可翻开新合同后赫然看见上面写的价格是6.1亿。日本人作为买方愣是给加了2.1亿。这弄得美国人是莫名其妙。最后日方人员解释说:他们的老板头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单个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亿美元,所以他们想要打破这个纪录。当时的日本人就是这么做生意的——为了争面子、破纪录就不惜主动送对方两个亿。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这一时期手里拿着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在美国大肆购买。这些挥舞着支票本的日本人好像对价格根本不屑一顾。当年的美国媒体因此发出惊呼:“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也许是因为钱太容易获得了,以致于全体日本人放佛在一夜之间和钱有仇似的开始大把大把地消费。战后重建时期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日渐被奢侈享乐之风取而代之:似乎一夜之间世界各地都涌现出了到处买买买的日本人。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这时整个日本都陷入到一种癫狂状态,丝毫没任何人意识到一个核心问题:钞票仅仅只是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媒介而存在,它之所以有价值完全在于它可以在市场上交换来人们生活所需的一切资源,而钞票本身是不能吃不能穿的,说到底一国经济始终是需要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的。当所有人都疯狂痴迷于通过炒作而带来的虚假繁荣而忽视实体劳动的时候日本经济实际上完全是靠提前透支后人财富来支撑的。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当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注定将是缺乏后劲的。在日本的动漫作品《哆啦A梦》里大雄在自己零用钱不够时曾用道具将自己家未来的钱提前消费掉。在真实的历史上有人在不借助任何道具的情况下玩着与此类似的游戏。这种游戏一旦玩上瘾是根本停不下来的,因为人的逐利本性是很难被遏制的。这就正如一个贪官污吏也许意识到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被抓,可他能遏制自己的贪欲吗?他能停止疯狂敛财吗?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归根结底都是由于贪欲造成的。每次危机后人们都会从中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然后通过立法手段或市场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管控,可每次危机后人们总结的经验教训更多只是技术层面的。最本质的问题在于人们逐利的本性没变。事后诸葛亮能看出危机从萌芽到结束的门道,然而身处其中的人实际上是回不了头的。无论教训再深刻也阻挡不了下次逐利的机遇期到来时人们浮躁的心。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一夜暴富的模式从一开始就潜伏下了日后破产的隐患: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以奏效。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不可能无限上升下去。这意味着当资产价格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不可能始终背离其本身的价值:一时的炒作会令其价值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膨胀,但在经历一定时间的演变后最终其价值将回归平稳状态。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想象是我们自己在炒股、炒房,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并不是在股市、房市的低点买入的股票和房子。然而资产最终回归的价值却是向低点趋近的,这意味着我们手里的资产最后所值的钱相比我们当初的买入价实际上是缩水了,而缩水的这部分价值就成为实打实的损失。当这样的损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就会造成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的动荡。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股市和房市进一步上涨。人们关于房价上涨的共识变得越来越强烈。在此之前的三十年间日本经济正处于战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一直在稳步上涨。人们根据这一经验推断今后的房价也会继续涨下去。当时日本坊间开始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日本工业几乎什么都能造,然而唯独没法生产更多的土地出来。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经济发展是呈几何级数无限膨胀的,然而土地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这样土地就必然成为一种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当时世界上的顶级公司聚集在日本的主要核心城市。尤其东京还是亚洲的金融中心,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这种城市的房价不涨简直有违天理。当所有人都这么想时也就会不约而同把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那么房价自然就在这种人为操作之下越涨越高。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与此同时日本银行的信用扩张需求进一步刺激了这种炒作行为。1986年日本央行连续五次大规模降息,市场上一下子就变得资金充裕起来。资本家们在获得更多的资金之后会往哪儿投呢?也许有人会觉得应当扩大再生产:生产更多的产品卖给消费者从而赚更多的钱。问题在于生产是由订单驱动的。市场上的资金一下多了起来,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并没跟着一下子膨胀起来,那么你多生产的产品卖给谁呢?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资本家们也相信房价会上涨这一共识:扩大再生产在他们眼中是有风险的,然而投资房地产却是一本万利。这样市场上的资金很自然就大量流入了房地产业。当时日本人玩的房地产游戏叫“土地转卖”。所谓“土地转卖”就是:先找一块地,把上边的人都拆迁了,然后把拆迁完的土地高价卖掉。接手方随后又加价卖给下一家,下一家接手后再加价转卖。这样地价就跟坐了火箭似的窜上去了。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这一时期正是日本制造业最辉煌的时期:这时日本企业在国际上本身就代表着信用和质量。因此日本企业能在国内外的股市债市上融到大量资金,融到资金之后就把之前欠银行的钱给还上了。银行本来就是靠发放贷款过活的。现在日本企业把贷款全还回来了,那么日本银行还怎么发展呢?银行一看这时制造企业暂时已不需要贷款,而房地产业正方兴未艾,所以这时的日本银行往往也热衷于贷款给房地产商。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这一时期日本的房地产商往往是从银行借钱囤房囤地后再高价转手给下家。以东京为代表的日本大城市的房价开始快速飞涨:1987年东京的房价比上一年涨了23%,1988年又在1987年的基础上涨了65%。日本房地产市场一路飙升之际股市也毫不逊色:到了1989年日本股市比起1986年已上涨了486%。这时日本股市的总市值是美国股市的1.5倍。日本一国的股市就占到了全世界股市总市值的45%。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到了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感受到泡沫越来越大所带来的压力:房市和股市的泡沫越来越大,银行又借给了投机者大笔资金。万一发生连环违约势必把银行拉下水,那么届时日本的整个金融体系都将受到冲击。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日本央行从1989年起开始温和上调利率、降低货币供应。1989年底极其讨厌通货膨胀和投机行为的经济学家三重野康就任日本央行的行长。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这哥们上台后连续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到了1990年8月利率已由超低的从2.5%一路飙升到6%。与此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这下日本的股市和房市都断了货币供应。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股价的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日本的地价因此也紧随股市之后开始剧烈下跌,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1990年到1992年日本股市跌了一半多、楼市的跌幅也达到了46%。在这一过程中上百万亿日元的资产化为乌有。比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日本国民的民族自信心被挫伤了。战后复兴时期朝气蓬勃的“昭和男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颓废的“平成废宅”。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201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一书。这本书揭露了日本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处境: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在日益沉重的社会竞争压力下失去了上进心和欲望。人们对明天不再抱有希望,也不再谈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甚至也已懒得结婚生孩子。少子化、老龄化、相对较高的自杀率、失去上进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数仅为94.1万,由此创下自从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同时连续两年跌破100万大关。同年日本新婚情侣数为60.7万对,这比上年减少1.4万对。日本厚生劳动省据此估算:日本人口将在2053年跌破1亿,到2065年日本人口将比2015年的1.27亿减少三成,届时日本社会超过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已造成日本国内市场的萎缩、经济的下滑、创新的停滞。人口的萎缩必将导致日本经济的衰退,年轻人会由于不堪重负而选择离开日本。尽管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之前的长期积累已使国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企业也有高额的内部准备金,然而却未能有效运用资金。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都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企业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又不背负裁员的恶名,所以就往往大量雇佣非正式员工。一批靠打零工为生的“飞特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这些人没固定工作,只能到处打零工为生。这些人里有家庭主妇、有学生、有老年人。一边是疲于生计的2000万“飞特族”,一边又是200万年轻的“啃老族”。这就是日本的现状:经济不景气,老人们占据着高层岗位,年轻人则越来越看不到希望。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早在1996年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就曾对日本未来的国运预言道:“日本在未来相比邻国将日渐趋于平庸”。日本从1995年至今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基本上验证了李光耀的说法。表面上日本经济所谓“失去的二十年”好像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破灭。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细究似乎是1989年三重野康就任日本央行的行长后通过一系列措施主动挑破了房地产泡沫。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日本当年不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而是任其发展又会怎么样呢?”其实与其说日本当年是主动刺破房价泡沫,那么倒不如说是日本当时其实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日本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至少在80年代就已形成,然而当时日本并没想过要主动刺破房价泡沫。事实上日本政府曾多次对房地产进行过调控,可无论如何调控也改变不了房价不听使唤的现实。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80年代时日本楼市事实上已存在失控的风险,可这时日本政府并没主动刺破泡沫的勇气决心。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实际上已发展到相当危险的地步。这时主动刺破泡沫实际上是一种壮士断腕、割肉止损的无可奈何之举。从历史上看每一场房地产泡沫都伴随着大片区域的经济危机:美国在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就造成了全球性经济危机。这与美元的全球地位有关,更与美国的房产泡沫有关。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第二年发生的那场金融危机究其源头也是房产泡沫。这场波及中国香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日本、韩国等地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初就肇始于东南亚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在更早以前间接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究其源头也与房地产泡沫有关。由此可见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容易引发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大动荡。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如果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不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会怎样呢?从我们在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实际上已形成了全民炒房的热潮。当时日本的银行和老百姓的钱大多压在房地产中。如果当时日本不主动刺破房产泡沫,那么泡沫势必会继续膨胀到自我破裂为止。到那时受到影响的就不只是房地产业了,而是会把整个日本经济都拉下水。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由于当时日本的银行大量贷款给房地产商,所以一旦房产泡沫破裂势必会把银行拉下水。届时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势必会大量缩水,那么违约还不起房贷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意味着日本的整个金融体系都将受到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物价会越来越贵,而人们的收入会大幅缩水。伴随着银行、企业的倒闭会使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在全社会造成普遍性的混乱和恐慌。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由此可见如果当时日本政府选择对房产泡沫放任不管,那么结果只能是等到泡沫自我破裂后把整个国家经济都推入到困境中。相比之下主动刺破泡沫尽管也会对日本经济造成颇为严重的损失,但毕竟还能将其大体控制在房产、股市范围内,而不至于造成全国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日本在当时选择主动刺破泡沫其实是为了及时止损,否则越往后拖只会使风险越拖越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