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雄甘地陵——印度游记(6)

 梁溪镜明 2023-10-07 发布于江苏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者。他通过“非暴力”的公民抗命,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他的“非暴力”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甘地被尊为“圣雄”、“印度之父”。1948年1月30日,他倒下了,长眠于亚穆纳河畔,印度人民在此建立了甘地陵园。

  甘地陵坐落在一个方形的广场的中央。四周是一圈砂岩建造的高台围栏。有别于常见的陵墓,它不是坟冢和墓碑,静卧广场中央的只是一座黑色大理石,高约1 米,长宽约3米。大理石上面有一盏长明灯,昼夜不熄。陵的四周绿草如茵。陵墓中既没有遗骨,也没有骨灰,它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

  我们来到这里,按照印度人的规矩,赤脚进入墓园。宽阔的草坪中央,静卧着甘地矮矮的简朴的方形陵寝。黑色大理石碑身上,一盏玻璃罩的长明灯永恒不息。陵寝四周鲜花环绕。墓牌上刻着三个字,那是甘地遇刺后的最后遗言:“嗨,罗摩!”罗摩是印度教的一位大神。四周墙上刻着多种文字的甘地名言。

  甘地名言:“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活就像明天会死去那样活,学就像永远会活着那样学”、“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