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情万种的小白桦树

 泰山勇士 2023-10-07 发布于河北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的旅馆小院里,小路边长着一排小白桦树,茂密的枝叶,尤其是它那洁白挺直的树干,引起了我的关注。在我的记忆中,我还从没有见过如此洁白的树干。那白嫩细腻的“皮肤”,就像是涂上了一层白色的霜脂,袅袅婷婷,显得分外妖娆。这树干不仅洁白无瑕,还光滑少斑。远远看去,这哪是什么小树,分明就是几位青春靓丽的白衣少女,正在起舞弄袂。看着看着,不禁令人遐想万千,究竟是何方神圣,在大自然中造就出如此令人赞叹的“尤物”?

不由地,我干脆就坐在小白桦树旁边的一块石头上,久久地欣赏着这天赐的杰作来。

次日,我们又开车去了30公里远的白桦林景区。在大兴安岭广袤的黑土地上,最美的树就是白桦树。远远望去,一株株白桦洁白的树干挺拔,枝叶疏离,庄重朴素,优雅宁静,仪态万方。尤其是当你置身于千株万株的白桦树中,而且没有一棵杂树时,瞬间就会感到似乎有某种无形的神力渗透你的心底,让你的心灵得到洗涤,变的格外纯澈起来。

灿烂的阳光穿过白桦林,清秀的树冠,静静地散发着朦胧的光。林叶折射出光影,撒在林间的草地上,令人遐想万分。白桦那洁白的树干,温润丝滑,柔软细腻的表皮,娇嫩的令人不忍心伸手触摸,生怕碎了这无限的美妙。清风中,滴翠的桦树叶片轻轻摇曳,搅乱了一缕缕细碎的阳光,仿佛令人置身于流光溢彩之中,美不胜收。

徜徉在白桦林中,忍不住就会令人想起青春,想起美好,想起纯净。

在华北地区,所见最多的树当属白杨。粗粗看上去,似乎同白桦树一样,白杨的外皮也呈粉白色,枝干也都是挺拔,树叶也都是卵圆形。可若细看,白桦树和白杨树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至少,白桦树的树皮光滑白皙,而白杨树的树皮颜色则显得灰暗,也则较为粗糙;从叶片上看,白桦树的叶片呈三角状,叶片为锯齿状边缘;而白桦树的叶片呈卵圆形,叶片边缘较为光滑。其实最大的区别,白桦树更具有对人类有益的经济价值。

白桦树的树干虽然不很粗大,但木材材质致密细腻、坚硬,不易起刺,越用越光滑。所以,人们常把白桦的树干做成大轱辘车的车辕、车辋。

而白桦树的树皮,对当地人来说,作用更是巨大。

由于白桦树的树皮里含有多量的软木脂,使白桦树皮不透水、不透气、柔软富有弹性,用白桦树皮苫房不漏水,垫鞋不受潮。所以,在大兴安岭地区,白桦树皮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搭建窝棚和制作树皮船。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室韦人(蒙古人的先祖)就开始用桦树皮盖屋。有文献记载说:“桦木之用在于皮,厚者盈寸,取以为室,上覆为瓦,旁为壁墙、户牖。”当地的人们叫这种“窝棚”为“撮罗子”。

建造“撮罗子”的方法不复杂,就是先用多根长木杆顶部互交,用绳子捆牢,搭成上聚下开的锥形框架,然后再用多根短木杆横搭在长木杆上,面南留出一道门,在木杆架外面铺搭上白桦树皮,最后,用草帘或兽皮做成门帘,“撮罗子”就算基本完工。

多数的“撮罗子”高约3米,地面直径3、4米。把干草或兽皮铺在“撮罗子”里的地面上,就可入住了。讲究一些的,就在“撮罗子”里用木棍搭起高约一尺的木架,然后再在上面铺上干草或兽皮,就可更好地防寒防潮。床铺和门帘之间的空地,是烧篝火取暖做饭之处。对此,《辽东志》中也曾记载:“人无常处,桦皮为屋,行则驮载,住则张架。”

由于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以捕鱼狩猎和放牧驯鹿为主要生活方式,“撮罗子”搭建简便,搬迁容易,所以也就被人们所接受。

我们在呼伦贝尔海拉尔区的一家火锅店晚餐时,就有幸地选择到“撮罗子”式座位,享受了两个小时在“撮罗子”里就餐的机会。

风情万种的小白桦树

用白桦树干涸树皮制作的“撮罗子”

过去,以渔猎为生的鄂温克人造小船时,先用桦木杆做船身骨架,然后在骨架外包镶上厚厚的多层白桦树皮即可。这种用白桦树皮做的小船可乘坐两个人,也可承载百余斤的货物。

风情万种的小白桦树

用白桦树干涸树皮制作的小船

白桦树皮不仅可以制作“撮罗子”和树皮船这些大型物品,还可以制作成各种杯、碗、盒等生活用品。

而且,白桦树的树汁还是一种颇具保健功效的天然饮料,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细胞的衰老,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如今,人们又发现,白桦树汁还具有消炎、祛湿、解疼、治疗痛风、结石和坏血症等诸多功效。过去,进山狩猎的人一旦口渴了,只需在白桦树皮上割开一个小口,就可以喝到略显甘甜的白桦树汁,既解渴又有营养。据说,一株成年的白桦树每年可以提取6公斤的树汁!

更为神奇的是,寄生在白桦树干上的树茸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防止癌细胞转移、复发,增强免疫能力,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人体血糖降压降脂等作用。而白杨树,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制作夹层板和造纸。

风情万种的小白桦树

其貌不扬价值不菲作用非凡的白桦树茸

正由于有如此之多的好处,所以生活在这一区域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都视白桦树为“宝树”。

翻看一些资料发现,在清代,地方向清廷的贡品里,居然还有数量不少的桦树皮!比如,“吉林所贡方物……紫桦皮一万两千张,白桦皮三千张……”这可就有意思了。按说,贡品应该是奇珍异宝,怎么连桦树皮也当成了贡品?

原来,桦树皮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滑和保暖作用,而且经久耐用不易磨损,故而,“桦木皮……均者裹鞍蹬及弓把,谓之暖皮……”。因为马蹬是铁做的,冬天冰凉,在马镫表面裹上一层桦树皮,就会起到减少冷冻、防滑和踩踏舒适的作用。而在弓把的表面裹上一层柔软的桦树皮,可防止打滑,也能有助于发力张弓。或许有人也会疑惑,为什么不用布匹来包裹马镫和弓箭呢?其实,由于桦树皮柔软,也不吸水,各方面要比用极易吸水的布匹要好得多。而且,从根子上说,清王朝的统治者是起源于东北地区的满族人,上千年的生活方式,早已在他们的骨子里形成了一种难以更替的地域文化,其中,“桦树皮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漫步于无边无际的白桦林中,尽情地欣赏着这大自然赋予的神奇造化。在我的眼中,这一株株妙曼婀娜的白桦树,宛若一个个身材修长的秀美少女,脉脉含情,蜜意甜绵,让人心生爱怜。而且,我还感觉得到,这些白桦树,生性平直洁朴,不思张扬,他们既不像落叶松那样争相生长傲视群山,也不像垂柳那样偎依湖畔弄姿搔首。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寒暑交替,白桦总是身着洁白的素装,静静地伫立着,守护着脚下的那片土地,始终生机盎然,构成北国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在这曼美的白桦林里,欣赏着一株株白桦树的娴美文静。恍惚间,我又似乎发现,那一株株超凡妙曼的白桦,却好像有着丝丝忧虑伤感。突然,我想起了少年时曾读度过的一篇短文,说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一天,一对俄罗斯年轻人在白桦林中定下终身。他们还郑重地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一株白桦树上。不久,战争爆发了,小伙子毅然地穿上军装,拿起武器,奔赴前线。临行前,他对姑娘说:“亲爱的,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胜利归来!”他们约定,下次还在这片桦树林里再见面,还在这株刻有他们名字的桦树下拥抱。但后来,小伙子牺牲在战场上,姑娘却一如既往地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到这株白桦树长成参天大树,一直到姑娘白发苍苍。依稀记得,那时,我每读一遍这个故事,都会泪湿眼眶,虽也暗自埋怨姑娘的痴情,却也更钦佩姑娘的纯情。

白桦树所代表的,不仅是少男少女的爱情,其实,白桦树也是俄罗斯的国树,是他们民族精神的象征,被视为忠贞、坚毅的化身。

记得,我还在上小学时,一年暑假,去北京游玩。父亲的一位战友,带我去剧场观看了一场苏军歌舞团的访华演出。那时的我少不更事,但对苏联演员精湛的表演却印象极深。至今,我还记得,当紫红色的大幕开启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从舞台后“游”出一队手拿白桦枝条的少女,她们缓步而舞,如步踏云端。她们的舞步时而沉静唯美,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朴素优雅。尤其是,当舞台上的演员用中文唱出那首《红莓花儿开》时,顿时引起全场经久不息的和歌曲同一节拍的掌声: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喜爱。

心中热烈爱情使我都痛苦,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他对这桩事情一点也不知道,

有位年轻的姑娘对他日夜想,

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

少女的思念一点儿没减少,

少女的思念天天在增长,

我是一位姑娘怎么对他讲,

没有勇气诉说尽在彷徨,

让我爱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风情万种的小白桦树

“小白桦”的演出(资料照片)

记得父亲的战友还曾对我说,1955年12月11日晚,苏联“小白桦”舞蹈团曾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演出。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和民主德国总理格罗提渥等都去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还上台与演员见面。这给我留下极深的记忆——连伟人都看了“小白桦”!

也就是自那出后,我也就喜欢上苏联歌曲。虽然我五音不全,也不喜欢唱歌,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共青团员之歌》那几首当时极为流行的苏联歌曲,至今还都能哼上几句。

这风情万种的小白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