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也有意义

 雁冰与书 2023-10-07 发布于广东
我很喜欢写随笔,因为写随笔很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为了讨好某一类读者,只写自己想写的。这就像旅行一样,如果一个人旅行,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会有太多顾虑;但若是几个人一起旅行,就难免要考虑到同伴的喜好,哪怕自己真的不想去,或许也会为了取悦他们而陪伴着。

我从写下第一篇内容开始算起,至今有七年多的时间了。这期间,我也写了不少取悦他人取悦流量取悦平台的文章。说来挺惭愧的,在我看来,那些文章真的毫无意义,甚至还会有误导他人走向歧路的风险。当时我的想法和大多数写作者一样,就仅仅是为了赚钱。于是我就写了很多关于人生感悟,后来还有关于时间管理、个人成长相关的内容。而为了能让更多人关注、更多人观看,我也用了大多数自媒体写作者常用的伎俩:标题党、夸张、故意出错、自我吹嘘、仿写、我有一个朋友……还别说,这样的方式也真的能够收获许多流量。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我却觉得:“难得清醒。”如果我真的能做一个糊涂蛋,我也绝不会在意自己写的内容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就像很多做自媒体的人一样,专注于赚钱就好了。可我却偏偏是一个清醒的人,我慢慢认识到那些内容的毫无意义,我慢慢发现自己是有着使命的人,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那些所谓的流量,我该为我的使命做些事。所以现在的我,读书、写作,不只是为了自己有一个表达的方式,我更希望着影响更多人,而这个影响,一定是正向的。

但你可能会有疑问,我写随笔就有意义了吗?就会有正向的影响了吗?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当我不再为了流量而写,那么我所写的内容,就一定都是我想写的。这一点就非常关键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所写的内容,都是我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说思想。

我觉得,一个人的随笔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的。

我们就以写朋友圈举例,这是能体现出一个人思想的最好的地方。但我不得不做一下区分,一类是做微商和打造个人品牌的,一类是普通人。

对于第一类做微商和打造个人品牌的人,他们的朋友圈是很精彩的,但我想说的是,都是经过精心打扮的。这就是一个人去见自己喜欢的人,无论是衣服鞋子,还是发型和化妆,往往会进行精心的打扮,这一点男女都一样。而且,无论平时多么邋遢,在此时都会让自己大变样。因为我们想要给见到自己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做微商和打造个人品牌的人就是会精心打扮的,无论他们现实是怎样的人,他们的朋友圈都一定是非常精彩的。毕竟,他们是为了赚钱。但从这一类人的朋友圈中,是很难看到他们真正的思想的,因为有很多内容,不过是从别处复制粘贴而来罢了,即便是自己写的,也是精心打扮过的。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去打开一个微商的朋友圈,你很难找到负能量的内容。

对于第二类普通人,是很容易在朋友圈体现出自己真正思想的。就比如我,我自认我的朋友圈看起来蛮整洁的,因为现实中的我也喜欢整洁,我把我的房间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是生活区域,一部分是书籍堆放区,一部分是读书区,虽然我并非特别整洁的人,但我也绝不允许我的房间变得乱糟糟的、有各种异味的。但如果你看了我朋友圈发表的内容,我其实也会发很多具有批判性的内容,还有一些负能量的内容,而这就是真实的我,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并不能保证自己每天都能拥有一个好心情,即便我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内容、走了很多路,我能保证的是,在自己心情不好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至于做出多么极端的事情。其实大多数普通人的朋友圈多是如此,有好心情,也有坏情绪,有积极向上的时候,也有负能量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能从这些内容中看到一个人的真正的思想。而普通人发表的朋友圈,又何尝不是一种随笔。

说实在的,我很喜欢朋友圈刚出现那会儿,那时的人啊,没有那么多利益的想法,在朋友圈分享的也都是自己真实的一面。只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所谓的“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大多数人开始精心打扮自己,就像现在大多数人拍照一样,用各种滤镜加持,我们在网络上根本看不到那个人的真面目,而一旦回归到现实,当看到真面目的时候,也往往只会带来失望罢了。如果现实中的你真的能变成朋友圈精心打扮的那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觉得,写随笔,就是展现素颜的自己。如果你经常看我写的随笔,你就能看到一个坚持读书写作的我,你也能看到一个对现实的种种现象的批判的我,你同样也能看到一个满身缺点和有着负能量的我……这些,都是我,而正因为这所有方面的存在,才构成了真实的我。

end


文/雁冰
图/雁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