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国功能性遮阳行业发展现状,国内市场梯队格局明显,市场集中度较低「图」

 华经情报网 2023-10-07 发布于湖南

HUAON

PART  ONE

功能性遮阳行业概况

1、建筑遮阳产品分类
建筑遮阳产品是指安装在建筑物上,用于遮挡或调节进入室内太阳的装置,通常由遮阳材料、支撑构件、调节机构等组成。通过减少太阳对建筑物的紫外线、眩光和热量辐射,阻断太阳所产生的热空气与建筑物之间的对流。建筑遮阳除具有节能保温、遮阳遮光的用途外,还兼备防雨、防虫、防寒、防潮、防风沙及隔音降噪等作用。现代建筑遮阳产品可分为功能性遮阳和传统遮阳产品。

2、主要性
功能性遮阳面料在有效遮阳的同时,还能获取良好的向外景观视野。在产品功能方面,功能性遮阳面料能通过特殊工艺使产品具备多种特定功能,如保温、隔热、节能、环保、防污、防水等。在节能方面,功能性遮阳面料能起到双效节能效果:一方面遮阳隔热,大幅降低空调负荷;另一方面有在效遮阳的同时,过滤眩光,获取自然光线,节约照明电能。

HUAON

PART  TWO

绿色建筑行业政策

在建筑行业内推广绿色建筑由来已久,十四五期间,在双碳目标的催化下,绿色建筑大面积铺开已是大势所趋。2022年5月,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2022年7月,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功能性遮阳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HUAON

PART  THREE

功能性遮阳行业现状

1、建筑遮阳销售结构
从品类看,我国建筑遮阳产品仍以布艺窗帘为主,2021年,我国传统布艺窗帘占比93.3%,功能性遮阳产品占比3.3%。功能性遮阳产品具备更多样化的功能和更优异的性能,预计未来将对传统遮阳产品形成消费替代。

2、销售规
从销售规模看,2021年国内功能性遮阳产品销售额约为216.3亿元,2016-2021年复合增速为7.6%。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及消费意愿的转变,消费者对功能性遮阳行业了解和接受程度上升,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功能性遮阳产品销售额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

HUAON

PART  FOUR

功能性遮阳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功能性遮阳材料生产行业处于产业链中心环节。功能性遮阳材料的上游为聚酯纤维、水性丙烯酸乳液、PVC等化工原料,其中聚酯纤维和PVC均为石油化工产品;下游为建筑遮阳成品行业,遮阳成品制造商采购遮阳材料后经过剪裁等加工制为成品,供应于居民住宅、公共建筑场所等终端应用领域,功能性遮阳材料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企业具有一定的定价权优势。

2、上
从功能性遮阳行业上游原材料来看,PVC是制作功能性遮阳主要原材料。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国内聚氯乙烯(PVC)生产企业71家,总产能为2810万吨/年,较2021年增加91万吨/年,同比增长58%。

HUAON

PART  FIVE

功能性遮阳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梯队
国内市场梯队格局明显,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建筑遮阳材料协会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功能性建筑遮阳行业企业数量约三千余家,年销售额在三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约180家。小规模企业占比较高,从厂商角度看,第一梯队企业具备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拥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好的国内外口碑。第二梯队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种类较少,生产规模中等。第三梯队为数量众多的作坊式企业,规模较小、质量较低。

2、重点企业
山东玉马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高分子功能性遮阳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功能性遮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遮光面料、可调光面料和阳光面料,集遮阳、节能、环保等多功能为一体,兼具抗菌、防污、除甲醛等特殊功能,符合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属于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营收情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04亿元,其中遮光面料/阳光面料/可调光面料收入占比分别为30.89%、29.91%和24.63%。

HUAON

PART  SIX

功能性遮阳行业展望

功能性遮阳产品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是建筑遮阳的主流,普及率和更换率很高,因此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在亚洲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目前普遍应用于办公楼、酒店等商用场景,另外随着小户型的普及、消费偏好的升级,家用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未来建筑遮阳行业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向优质遮阳企业聚集,促进优质企业实现品牌升级。而随着建筑遮阳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品牌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公司的研发设计、产品创新、工艺水平、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