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0827【水湿】人体内也有“洪灾”,专家教你用生姜巧祛湿
2023-10-07 | 阅:  转:  |  分享 
  
2023/8/27【水湿】人体内也有“洪灾”,专家教你用生姜巧祛湿北京卫视养生堂水湿人体里也会出现“洪涝”危机,引发多种危险的脏腑疾病。不同
部位的水湿停聚,代表着不同脏腑的阳气不足。水停于胃与中焦脾胃虚寒有关,临床上常用医圣张仲景的另一个经方茯苓甘草汤来治疗。而这个方剂
中有一个家中常见的药食两用的食物,重用它对于祛除停聚于胃里的水邪很有好处,到底是什么呢?01人体发生洪灾会怎样 ?今年自入夏以来雨
水特别多,各地都出现了暴雨、大暴雨,说到连续的暴雨,大家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伴随而来的洪涝灾害。但今天做客的嘉宾陈明教授提示我们,
人体里也会出现“洪涝”危机,引发多种危险的脏腑疾病。?水湿在多雨时节,人体常会出现的不适症状:眼皮跳、手脚肿,这是因为水湿停到哪里
了呢?水上凌于心:心悸、胸闷、心脏病。水上犯于肺:咳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水肿。水上犯清窍:眩晕、头摇手抖、站立
不稳。水泛头窍:脑积水。水积于膀胱:小便不畅、小腹胀满。水外泛皮肤:四肢郁胀、肌肉或眼皮跳动、水肿。阳气不足而人体里的“洪涝”出现
根本原因,是阳气不足,水液不能气化,从而出现了水湿内停。不同部位的水湿停聚,代表着不同脏腑的阳气不足。人体摄入水分,最终的目的是要
将其气化吸收,若是阳气不足,会出现三种情况:①一喝水就跑厕所;②水摄入后变“邪水”,在体内演变成脑积水、肾脏积水等;③在体外轻则表
现为肌肉、眼皮跳动、四肢郁胀,重则表现为水肿。02胃里有“水声”!水肿竟涉及多个器官心源性水肿您有这些症状吗:郁胀,感觉发紧、发僵
、发胀。晨起握拳困难。如果水外泛于皮肤,轻则四肢郁胀,或肌肉、眼皮跳动,重则导致水肿,而如果出现水肿一般提示着心脏可能已经受到影响
,水肿往往提示着心脏病,要及时就医。为什么水肿会跟心脏有关系?极有可能是心源性水肿!心肾阳虚水气内停,就会导致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不
起,午后为甚,晨起眼睑浮肿,甚至全身水肿,小便短少或不利,周身困重,舌胖大,苔白,脉沉。水胃证除了容易停于皮下之外,水邪还容易停聚
于胃,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水胃证。特征为:①振水音胃中悸动不安,甚则有振水音,胃有“汪水”的感觉。②喜食干燥食物不喜流质食物或喝水。③
经常流口水手脚发凉、舌苔水滑。睡觉时候容易流口水,一般是脾胃虚。03专家带来化水利湿方这样药材 家家厨房都有真武汤说起水停于皮下的
原因,陈教授指出是心肾阳虚水停的缘故,临床上常用医圣张仲景的经方——真武汤来治疗。【方解】炮附子、茯苓、炒白术、生姜、白芍。炮附子
:温肾阳。白术:健脾燥湿。生姜:利肺。茯苓:利水渗湿,利膀胱。白芍:养阴精。此为专业处方,服用谨遵医嘱。【主治】慢性肾炎水肿、尿毒
症、慢性肾炎蛋白尿、心源性水肿、无名水肿等由于肾阳虚、心阳虚导致的水肿。五皮饮而对于日常生活如何祛水肿,陈明老师推荐了一个由五皮饮
变化而来的三皮饮,里面有些什么呢?【方解】陈皮、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桑白皮。陈皮:和胃化湿。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利水渗湿。
生姜皮:利水。生姜有和胃止呕的作用。此为专业处方,服用谨遵医嘱。【专家提醒】代茶饮不能代替药品,只能起预防作用。三皮饮【组成及饮用
方法】陈皮6克,生姜皮6克,茯苓皮6克。水煎,代茶饮。茯苓甘草汤水停于胃与中焦脾胃虚寒有关,临床上常用医圣张仲景的另一个经方茯苓甘
草汤来治疗。而这个方剂中有一个家中常见的药食两用的食物——生姜,重用它对于祛除停聚于胃里的水邪很有好处。【方解】茯苓、生姜、桂枝、
炙甘草。甘草、桂枝:辛甘化阳。此为专业处方,服用谨遵医嘱。【功效】治疗水胃证,手脚发凉,排水化阳。和胃方脾胃虚寒人群容易上火,该怎
么吃姜?专家也有相应的方子。【组成】生姜6克,连翘6克,黄连6克,吴茱萸3克。【功效及食用方法】和胃化湿。用100毫升的水煮沸即可
作代茶饮服用。【适用人群及专家提醒】①适用于吃凉的食物容易拉肚子,口臭、心烦、小便黄等脾胃虚寒人群。②可以喝3-5天用来调理,但不
建议长期喝。姜撞奶关于生姜,人们常说“早上吃姜如喝参汤,晚上吃姜如吃砒霜”,专家表示,对于阳虚人群来说,吃姜无需分早晚。永志也带来
了一个生姜的美食——姜撞奶。【制作方法】①准备一杯牛奶和姜汁。②将牛奶加热至80℃,按照牛奶和姜汁3:1的比例混合,快速搅拌之后静
置冷却三分钟即可食用。【适用人群】适用于阳虚人群,表现为胃火旺,口臭、牙痛等。专家出诊信息?陈明周四下午13:30-17:30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周六上午8:00-12:00 弘医堂中医院周二下午13:30-17:30 东城中医医院
献花(0)
+1
(本文系顺之66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