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顶山新华区各街道、乡镇名称的由来历史,您知道吗?

 新用户3399U4EQ 2023-10-07 发布于河南

新华区辖10个街道、2个镇,具体如下:

曙光街街道:1995年设立曙光街街道,因域内道路得名。曙光街南侧有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寓“使病人看到生命曙光”之意命名。街道因路得名。

1995年把光明路街道建设路以南区域,设立曙光街街道,属新华区。

光明路街道:1978年设立光明路街道,因域内道路而得名。光明路寓意“道路通向光明”。街道因路得名。1978年设立光明路街道,属新华区

中兴路街道:1981年设立中兴路街道,因域内道路得名。中兴路取“中华振兴”之意命名。街道因路得名。1978年由矿工路街道划出4个居民区组建中心路街道,属新华区。1981年改为中兴路街道。2003年析建设路以南区域设立湛河北路街道,属新华区。

矿工路街道:1963年设立矿工路街道,因区域内道路得名。矿工路因原道路两侧多居住煤矿工人而得名。街道因路得名。1958年设立友谊路街道,同年8月改为矿工路城市公社。1960年矿工路城市公社与西市场城市公社、优越路城市公社合并为矿工路公社联社,此为幸福路分社。1963年幸福路分社改称矿工路街道。1964年属平顶山特区。1977年属新华区。

西市场街道:西市场位于平顶山市区西部,故名。街道因此得名。1958年设立西市场街道,直属平顶山市,同年8月改为西市场城市公社。1960年改为西市场公社分社,属矿工路城市公社联社1963年复西市场街道。1969年划入新华区。1970年划入平顶山市中心区。1977年复属新华区。

新新街街道:新新街名取自《礼记 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街道因路得名。1958年设立新新街街道,属平顶山市,同年改为新新街城市公社。1963年复新新街街道。1969年划入新华区。1970年划入平顶山市中心区。1977年复属新华区。

青石山街道:1974年设立青石山街道,因域内有青石山得名。青石山中多青石,故名。街道因此得名。1974年设立青石山街道,属平顶山市中心区。1977年划属新华区。

湛河北路街道:2003年设立湛河北路街道,因域内道路得名。湛河北路沿湛河北侧修建,故名。街道因路得名。2003年把中兴路街道建设路以南区域,设立湛河北路街道,属新华区。

湖滨路街道:2003年设立湖滨路街道,因区域内道路名称而得名。湖滨路因临平西湖而得名。街道因路得名。2003年设立湖滨路街道,属新华区。

西高皇街道:2005年设立街道,因域内西高皇村得名。传汉高祖刘邦入关破秦时曾在此停息,刘邦称帝后,乡人建庙祀之,称高皇庙,成村后以庙名为村名。因原宝丰县境内有两个高皇庙,此村位东,故称东高皇庙。1956年因与叶县高皇庙重名,易名西高皇庙,简称西高皇,叶县的为东高皇。2005年由焦店镇划出西高皇、郝堂、温集、高庄4村民委员会设立西高皇街道,属新华区。

焦店镇:因驻地焦店得名。元末,宋代名将焦赞后代兄弟二人躲避战乱至此,开客栈谋生,取名焦家店,后经营有方,生意兴隆,人口聚集形成村庄,以焦家店命名,演称焦店。

古为豫州地。西周时属应国。汉代属河南郡。宋、元、明、清属汝州。1947年划入宝丰第六区。1949年设焦店乡。1955年设立中心乡。1956年撤销中心乡,设立西高皇乡、姚孟乡、井营乡,属平顶山矿区。1958年西高皇乡、姚孟乡、井营乡合并成立西高皇乡幸福公社,属平顶山市。1961年分为矿工路公社、西高皇乡农业公社、新新街公社、井营农业公社、姚孟公社5个小公社。1966年西高皇乡农业公社改为红旗公社。1979年红旗公社改为焦店公社,属郊区。1983年改设乡。1993年划入新华区。1996年改置焦店镇。

滍阳镇: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滍水即因黄帝打败蚩尤而得名,滍阳意为“滍水的北岸”。

商周时期,古镇滍阳属应国。东汉后改为应乡。西魏、隋、唐初为滍阳县,属鲁州。唐贞观九年(635)废滍阳县为镇,属宝丰县。1912年为宝七里。1929年为滍阳区。1940年复滍阳镇。1947年为四区。1958年成立跃进公社。1959年更名滍阳公社。1961年复为滍阳区。1965年更名薛庄公社。1971年划归平顶山郊区。1983年改为薛庄乡。1993年属新华区。1997年改置薛庄镇。2000年改置滍阳镇,属新华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