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铸剑为犁的年代您是否知道平顶山舞钢市母猪峡发生的战斗

 新用户3399U4EQ 2023-10-07 发布于河南
母猪峡位于舞钢市与遂平县的交界处南北长6公里,山高沟狭,地势险要。原名不叫此,因窄不容车,强行通过必磨车轴,故磨轴峡,后人流传转音就念成了母猪峡。因狭谷两侧绝壁高耸,沟谷狭小,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卡。这里曾经是民国初年白朗起义的根据地和抗日战争的场。
咱们先追忆下抗日先辈吧!1944年10月,新四军豫南游击兵团在司令员黄林率领下、进入遂平县楂蚜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1月,改称河南挺进兵团。国民党舞阳县尹集区第四游击大队长史聘侯纠集人员,购买武器,在尹集母猪峡一带构筑工事,继续与人民为敌。挺进兵团决 定歼灭这股土顽武装,扫除向北发展的障碍。
史聘侯的4个中队约700余人,分 布在峡口北面以唐寺沟为中心的石灰刘、岗上、陈厂、缸窑坡等7个村庄和附近各主要 山口。1945年2月7日夜,黄林司令员率领河南挺进兵团一部,从喳蚜山出发,踏着积雪,绕道象河关,8日凌晨3点,按预定部署进入母猪峡。
战斗打响后,河南挺进兵团首先攻占母猪峡口的赵庄,俘敌30余人。然后自南向 北进攻。峡口的何庄守敌听到枪声弃村而逃。挺进兵团一支尖兵队爬上唐寺沟南侧的九头崖山顶,其余部队兵分3路,从东、北、西3面包围住在唐寺沟的史聘侯大队部和4个中队部。守敌一触即溃。天亮时,史聘侯带领残兵向九头崖窜去,刚刚接近山顶、崖上埋伏的挺进兵团战士弹如雨发,然后端着刺刀冲了下来,把敌人围在九头崖山坡的开 阔地带。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史部600余人投降。史带领十几名随从向北逃至陈厂南边的水泉沟穿石棚时,被挺进兵团俘虏。这次战斗,全歼史聘侯部700余人,缴获长短枪700余支,迫击炮1 门,重机枪1 挺,手榴弹、子弹2大车和大量的布匹、烟草、粮食等物资。
再说下,民间武装斗争吧。农民起义军领袖白朗,宝丰人,为响应孙中山民主革命号召,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率义军,斗官兵,纵横五省,打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洪宪帝梦的破灭。
1911年10月,白朗起义在河南宝丰爆发。起义后,经过半年活动,白朗义军势力越来越大,反动统治者使用卑鄙手段,扬言要进行收抚改编,加封官职。义军领导人郭义德、杜启斌等18人到鲁山受抚时被官军诱杀。白朗拒不受抚,正在攻打禹县神星镇 时,听到郭义德等被杀的消息,十分愤怒。这时,禹县、郏县官军从东西两边杀了过来,白朗、秦椒红等率领部队向南,渡过汝河、沙河、澧河、洪河,进入舞阳、泌阳县 境,连克王店、象河关、牛蹄和春水等镇。河南督军张镇芳急令叶县、舞阳、方城、泌 阳官军及南阳马文德部进行围剿。白朗等日夜转战,无处存身,被迫于12月初挥师北上,返回宝丰。
然而,宝丰遍地成立了联庄社,办起乡勇团,乡勇配合官军天天杀人。白朗回乡后,无处存身。不到半个月,白朗和秦椒红两支部队由近300人剩了七八十人。腊八过后,白朗再次出走。从青条岭出发,走到鲁山城东鲁山坡时被官军包围,血战一天一夜,冲出包围圈后,只剩下27人。他们过南召,走方城,又一次进入舞阳、泌阳县境,与当地杆首王川心部会合,以母猪峡为根据地,聚集和发展起义势力。
在家乡宝丰的义军,听说白朗在母猪峡,三三两两,陆续前来投奔。到1913年4月间,白朗义军又发展到300多人。杆首宋老年、李鸿宾、王方贵、崔乾、杨遂、王 老五、娄青安、张宝善、神炮刘燧等都加入义军,加上王川心的部队,共有600多人。
1913年4、5月间,白朗攻克唐河县,此后转战于河南、湖北、安徽、陕西、甘肃 5省,纵横80多个县区,攻克50多个城镇,部队最多时发展到2万多人。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率众起义。1914年7月,所率义军于虎狼爬岭三山寨被官军包围,白朗突围时牺牲。其部下将白朗遗体掩埋于岭下乱石堆中,因叛徒出卖,被毅军营长掘出割去首级。后又秘密移葬于大刘村西关庄村北。1987年2月,白朗墓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的墓位于宝丰县城西南15公里关庄村(今属平顶山市西区)北山之阳。
白朗死后,余部经南召、方城、泌阳的象河关、东西棚等地,于8月26日又回到母猪峡。分散在各处村庄潜伏,以宋老年、尹老婆为首,分据檀木沟、母猪峡、蜘蛛山等处。其中有四五百人据娘娘山,顽强抗拒豫军张锡元的清剿。舞阳县由于形势吃紧, 被迫关闭城门多天,西平也为之震动。史料中载:当地“愚民无知,反以与匪党沾有亲故,且从前曾受匪小惠,闻白朗击毙之耗,反为惋惜,而对于官军之胜负,转若漠不相关”。并说:“母猪峡则各路溃匪群集其中。尹老婆、宋老年亦以到处败挫,由方城合杆,连窜汝东馒头山、杨树沟、姚沟等地,均为张敬尧所败。率其残匪遁入母猪峡。势 又猖獗,乘间出扰鲁山、宝丰、郏、叶四县之地”。官军曾“大索三日,绝无匪踪”,“实 则尚有匪党千余,潜结不散,但以母猪峡山深林密,藏匪较易,且该匪又很狡猾,围军既至,则埋藏枪械,自称良民;围军甫去,即仍复聚而为匪,以至剿办无从着手”。可 见,宋老年等人在此坚持了很长时间的斗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