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人性

 晓言玺语的文苑 2023-10-07 发布于安徽

人性好与坏,其实无法具体定义。一个人,或许在人前表现的温良恭俭让,待人接物无可挑剔。而面对家人,却是独断专行,唯我独尊。

你说这人是好还是不好?当然,他的好是真的,他的不好也是真的。当我们无法定义这种行为时,便将它称为人性。

杀人犯里有很多孝顺的儿子,温和的父亲,可在严格的法律面前,他却是罪人,是坏人。

确切的说,人性是个多面体。天使和魔鬼,有时会在同一个人身上上演。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我却不以为然,偏向于人性之初,更接近于小动物,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曾看见蹒跚学步的小宝宝,为自己会踩死一只只蚂蚁而拍手鼓掌。后经大人不断的通过打比方教育:比如将匆匆忙忙背着食物回家的老蚂蚁说成妈妈,妈妈被人恶作剧弄死了,后果是蚁穴里的宝宝就此失去妈妈,尚无能力的小蚂蚁连带就会活活饿死。

每当此时,孩子睁着混沌未明的眼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刻的他,大概还不懂生死,但对失去妈妈心里会难过,已经有了概念。

所以说,人之初,善和恶并不见得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教育,让人区分了什么是善行而什么又是恶意。

狼窝里养不出绵羊,恶的种子也开不出善的花,这又提及到基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之初,无所谓善与恶,当教育和环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乃至一生的命运。

人之初,受到的原始教育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若父母三观不正,黑白不分,慕强欺弱,唯利是图,孩子又能高到哪里去?最后不过沦为原生家庭的复印件罢了。

这是说教育和环境对一个人最初的影响。

反观社会和生活给人带来的直观印象。就是人人都喜欢老实人,可人人都不会尊重老实人。因为对老实人无论怎样,他都不会拿你怎样。你总是轻易被原谅,犯错成本低,没人付出代价,所以,社会上被欺负的总是那些老实人。

人性之恶,也是恶得那么自然而然,轻车熟路吧!

再将社会缩小到家庭,亦是如此。那些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哪个孩子跳得很,喊声大,哪个孩子得到的关注和利益就多。老古话:会叫的孩子有奶吃。这倒是常常看到的现象。

一个家庭里,当一碗水端不平时,首先牺牲的就是那个乖巧懂事孩子的利益。因为这个孩子生性软弱,权衡利弊,只有让他吃点亏,才对家庭的和谐影响不大。

一旦这个乖孩子不愿意吃亏了,那事可就大了,势必会被人扣上破坏家庭和谐的坏分子帽子。毕竟国人擅长高举大旗,讲道德伦理,讲“家和万事兴″的传承,用大帽子压人,让人听来还真羞愧难当。

其实到底兴的是自己,还是爽了自己,大概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

总之,人性的弱点会有很多,这里不论年纪大小。

而一个家庭的和谐,长辈公平公正是基础。上慈才有下孝,不越俎代庖,不过多干涉儿女的小家庭生活,让树成树,让花成花,是芦苇就让它迎风招展。谁也不要试图改变谁,只有清清爽爽的关系,才会有开开心心的聚首。

总之,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毕竟好面子,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别让自负,傲慢,消极,多疑,让自己失去人缘,把自己推入一堆麻烦的陷阱之中。而虚荣,张扬,冲动,盲从,很容易让人陷入精神的贫瘠和恐慌。

多少人败在人性的这些弱点上!

漫漫长路,愿我们越活越清醒。日子删繁就简,才能看见清风明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