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实用口诀4条

 刘红星34ul0sm0 2023-10-07 发布于湖南
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90后青年中医师,中医学硕士,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目前坐诊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擅长以经方思维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
前言:为医者,先善医技,尚能谈医理,否则徒为纸上谈兵耳。临床实用口诀的特点,便是拿来就可以直接用之临床,笔者在跟诊良师、会谈同道、研读典籍过程中对临床口诀多有记录,故分享于此。
1.全蝎、蜈蚣对于虚证的震颤、抽动类病症,使用往往会适得其反。曾治疗一30岁女性,眼睑跳动3月不愈,口不干不苦,小便清,大便通畅,唯舌红少苔,脉细。自云服用蜈蚣、全蝎、僵蚕等,反而加剧。改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白附子,2剂则愈。
2.胡希恕老先生讲到肌肉痉挛最常见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热,热伤津液,导致肌肉枯燥;还有就是湿,也能够让肌肉发生痉挛。(笔者按:前者用瓜蒌根、葛根、白芍之类,后者用薏苡仁、木瓜)。
3.腹直肌痉挛一般多见于芍药证,诸如小建中汤、四逆散,都是两侧腹直肌痉挛,跟两条木棍一样。但是,甘麦大枣汤的腹证也可以见到相同的腹证,《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中写到:甘麦大枣汤用于两侧腹直肌挛急,右侧腹直肌尤甚,脑神经系统急迫症状为目标,大概可以得出,芍药的痉挛一般用于胃肠道平滑肌、骨骼肌的痉挛,诸如痛证、抽筋等,而甘麦大枣汤多用于精神不安定。
4.对于皮下的一些小结节、包块,一般都是从痰湿治疗,虽然这个病机很明确,但在选择药物上有些技巧,一般笔者会选用白芥子、生半夏和猫爪草3味药,生半夏用量不宜过大,3-5g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