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虾养殖谈“白便”色变?莫慌!且看最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蛙先生 2023-10-07 发布于山东

在养虾业中,白便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每年,因白便而导致养殖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地方因白便问题而弃养甚至直接转养其它品种。

对虾白便比较粘稠、滑腻、发白,我们称之为“白便”,通常漂浮在料台和池边。白便也属于肠炎的范畴,常见的肠炎类型如中毒性肠炎、营养性肠炎、物理性肠炎、急性细菌性肠炎都会导致白便的发生。

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变成空肠空胃,甚至恶化为大规模偷死,给养殖朋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呈现出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的特点,不分养殖模式和季节。由于该病病因复杂,加上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式,一旦发生,将给养虾朋友带来巨大损失。

一般来说,“白便”通常出现在料台、池边漂浮、池塘下风口处。如果在疾病的早期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在这种状态下,虾会吃得越来越慢,等到发现时已为时已晚,镜检显示它主要由脂肪粒、食物消化产物和活菌组成



“白便”发病过程



疾病早期,粪便细长发黏,少量粪便呈白色。这时检查病虾发现:肠道不饱满、出现断肠、空胃现象,在这个阶段,对虾吃料正常,养户很难发现。随着病情的恶化肝胰腺的颜色变白,并开始萎缩,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以及壳肉分离等状况,肠道变得红肿,后盲囊变白。此时,漂浮在水面上的白便数量逐渐增加。在疾病的后期,白便的数量增加,甚至扩散到整个池塘。此时,病虾基本不吃料,生命力下降,肝胰腺萎缩坏死、糜烂等,腺管上皮脱落坏死,脂肪大量减少,肠道很白或不再明显,肠壁细胞不断增生及脱落,最终导致大量病虾死亡

肝胰腺病变过程,肉眼观察:棕褐色(正常)→浅红色或深红色(初期,表现为肿大)→稍微发白(中期、开始萎缩)→完全变白(后期,表现为糜烂)。

肠道病变过程,肉眼观察:肠道饱满(正常)→空肠、断肠(初期)→肠道红肿、发白(中期)→肠道呈乳白色(后期)。



发病的可能原因分析



前面所提到的,“白便”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肝胰腺和肠道的病理变化。其中,肝胰腺是虾体内最重要的器官,负责解毒、消化、免疫调节等任务。肝功能损害可引起各种疾病。因此,从肝损伤的来源分析,主要是由天气突变、细菌感染、水中毒素、水质恶化、重金属等因素引起的。

1、天气突变

大多数朋友在养殖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种现象,雨后就会出现白便。主要原因是虾的体质不好,再加上天气突变,抗应激能力差,导致肝功能紊乱,出现白便。

2、细菌感染

通过对“白便”物质的检测,发现主要有副溶血性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这些致病菌在虾肠内繁殖,严重影响肠道内其他有益菌的繁殖,导致肠道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产生毒素,导致肠粘膜脱落,引起病变。

3、水中毒素

藻类毒素(蓝藻)、细菌毒素、霉菌毒素(饲料霉变)、自由基、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肝管或血液等循环系统进入肝胰腺,加重肝胰腺的解毒或免疫负担,导致虾肝功能紊乱和肠道中消化酶分泌下降。

4、水质恶化

水质恶化通常是由过量的残饵、粪便和死藻等因素引起的。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底质变差,主要表现为发酸、发臭、氧债高以及氨氮、亚盐等有毒物质含量过高,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虾的肝胰腺器官,导致病变。

5、重金属

在虾的肝胰腺中,有一种重要的小分子蛋白质,即金属硫蛋白,它可以与外部水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减少对虾的危害。如果水中重金属离子过多,会加重肝胰腺的解毒功能,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肝胰腺损伤。



预防和治疗措施



防治“白便”应以预防为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对虾肝胰腺的保护,肝胰腺预防应从放苗开始:

放苗初期:

在这个阶段,对虾蜕壳比较频繁,这时,肝胰腺及其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在放苗约15-20天左右,对虾开始进入转肝期,如果遇到环境突变(水质恶化、倒藻、天气变化等)和营养不良,会影响对虾健康肝脏的形成。轻者,它会影响生长,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排塘。因此,在转肝过程中,注重水质环境及对虾的免疫保护至关重要

建议:

定期使用华水安—水质修复剂,激活水体藻类,促进藻类繁殖,高效修复倒藻水体,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坚持使用胆汁酸+幸福100拌料内服,加强转肝期养护,促进白膜的形成,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顺利度过转肝期。

养殖中后期:

在转肝期过后,许多朋友会忽略肝胰腺后期的养护工作。殊不知,在这段时间里,随着投喂量的增加,虾的肝胰腺负荷增加,再加上粪便的增加,很容易导致有机物在池塘底部过度积累,导致氨氮亚盐水平过高,这也为有害菌(如弧菌)提供了繁殖条件,如不及时有效控制,一旦发病,可引起肝胰腺发白萎缩、糜烂,引起肠炎、白便、烂鳃等疾病。

建议:

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环境,定期进行底改,泼洒华水安稳定水质,视水色情况进行追肥。拌料内服胆汁酸+幸福100,帮助肝胰腺解毒排毒,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一旦发病,建议治疗措施:

发病初期:

“白便”刚发生时,先停料一两天,同时使进行底改,视情况可以隔天连续2次改底,第二天减料投喂,用胆汁酸+幸福100+丁酸梭菌拌料内服,每天2餐,连续3-5天即可。

发病中后期:

这时已有死虾出现,先停料一两天,进行消毒、改底、解毒,按照顺序来,第三天减料投喂,用胆汁酸+幸福100+丁酸梭菌内服3-5天,修复肝肠损伤,直至对虾吃料正常。

点个赞与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