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狄青:伤我心的,不是脸上的刺青,而是残酷的社会现实

 白衣钱子 2023-10-07 发布于辽宁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七月初六,翰林学士欧阳修向皇帝提交了一封弹劾报告(弹疏)。

这份弹劾报告属于绝密级别,是欧阳修专门写给宋仁宗一个人看的,目的是诋毁当时的国防部长(枢密使狄青

欧阳修不愧为作文高手,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皇帝本人的心理:“我听说真正忠心的下属,从来不向领导隐瞒糟心的事;而善于驾驭下属的领导,也常常希望听到坏消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下之间信息通畅,阿谀奉承才无法得逞,灾祸混乱才不会出现。……我今天要说的,正是天下尽人皆知,唯独陛下不知的糟心事。”

欧阳修所说的这件“糟心事”指的就是当时的枢密使狄青。

枢密使专管国家军事,比宰相矮半级。但即便如此,也算是朝廷核心领导集团的一员。狄青究竟犯了什么错,竟导致遭到弹劾呢?

狄青在成为大宋中央领导班子成员以前,一直是在边疆基层部队里面打拼。打仗方面,他的确是块“极品好料”。

最初,狄青通过参与对西夏人的战争,打响了名号,逐渐被提拔为高级军事干部。后来,他又受命讨伐广西地区的叛乱武装,也立了不少功,因此被提拔到中央主管国防工作。

作为一名从一线刀山火海中拼出来的武夫,狄青在中央官场里并不太入流。主要是文官集团觉得他不是自己的人,因此一直都有人认为他不适合担任中央军事高官。

其实在狄青任职的四年里,虽说并没有非常出彩的业绩,但他本人也没干过什么严重违规违纪的事。然而狄青身上最大的问题是他的个人声望太高,特别是在军队中的声望太高。

当兵的都敬佩爱戴国防部长,按常理来说,也没什么不对的。何况狄青本人既有阵前搏杀的勇武气魄,又有运筹帷幄的战略头脑,最难能可贵的是其具备多年深入基层的带兵经验,使其魅力值足以秒杀当时大宋军事领域的任何高官和猛将。

其实当年欧阳修本人也没少称赞狄青是“将帅之才”。

可后来,欧阳修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以至于要秘密弹劾狄青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前面所说,狄青是彻头彻尾的行伍出身,而非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二是因为狄青在军人中人气过高,显然胜过历任文官出身的国防部长。

这就是狄青“危险”的地方。

我们再细看狄青的履历,就能知晓他的业绩与为人。

狄青是山西汉子,打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大约二十岁那年就去帝都开封闯荡,后来刺面为兵(在宋代当兵需要官方在脸上刺青),成为中央卫戍区(殿前司)部队里的一名骑兵,后来又被选入皇帝的近卫军(禁军)。

1038年,宋夏战争爆发,朝廷优选禁军派往陕西前线,狄青中选。然后他就投入了长达十年的战争生活。这十年里,狄青从基层校尉起步,参与大小战斗无数,不断立功,飞速提拔,也得到了当时在西北担任军政要职的庞籍、范仲淹等大人物的赏识和培养。

也正是这十年里,狄青在大宋军界出了名。

1052年6月,狄青奉命入朝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枢密副使)。到任三个月后,他又主动请缨前往广西前线讨伐叛乱。当时,叛乱头子侬智高让宋朝地方官军吃了不少苦头,但等到狄青带领西北军出马,叛乱就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被扑灭。

1053年5月,狄青从广西得胜还朝,被任命为宋朝的最高军政长官——枢密使。

一个行伍出身、脸上刺字的大兵,竟然能有这样的成就,这在当时的宋朝绝对是破了天荒。

可是,在不久之后,当初还盛赞狄青的欧阳修,忽然就觉得狄青越来越“不顺眼”,以至于开始给皇帝打小报告,而小报告其核心就是“狄青以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这一事实。

欧阳修把这句话在弹劾报告里说了两遍。第一次是说:“武臣掌管枢密院又能得到军人爱戴,不仅对国家来说不方便,即使是对他本人来说也有可能造成伤害。”(且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第二次又说:“武臣掌管枢密院而为军人所喜爱,当然是不合事体的,不管狄青本人的用心如何。”(但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

欧阳修的话,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显然有维护自己小圈子利益的嫌疑,甚至显得他本人器量低劣、心胸狭隘。

但如果站在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环境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也能明白和理解欧阳修的“初衷”。

宋朝的官员和读书人都知道(历任皇帝也不例外),大宋的天下是通过兵变得来的,太祖赵匡胤就是武将出身,依仗着掌管天下兵马的权力,玩了一套“黄袍加身”的表演,自己给自己封了皇帝的称号。后来,太祖又用“杯酒释兵权”的手段掐断了其他高级将领逼宫夺权的可能性,且从此为宋朝立下了“遵文人,轻武人”的原则规矩。在这种祖宗教诲和历史教训的熏陶之下,北宋一朝向来都是大力打压军队会和武将的地位,让文臣牢牢地骑在武将的头上。武将除了听命令在战场冲杀以外,很少有权力参与地方治理,不像汉唐的军阀那样可以在地方做到军政一把抓。这么做,为的就是防止武将做大做强,割据一方,威胁中央。

而如今,行伍出身的狄青,带着脸上的刺字,入主大宋国防部。那些同样脸上有字的基层官兵们,肯定会以此为荣,更加爱戴他,把他当成士兵们的“主心骨”和“老大哥”,紧紧地团结在他的周围。而这种爱戴与团结,极有可能会形成某种危害中央政权稳定的力量,无论皇帝还是文官集团都必然心存猜忌。

因此,欧阳修在弹劾报告的最后,建议宋仁宗免去狄青的枢密使一职,把他外调到地方去做一个州长。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同时保全狄青的忠诚。

欧阳修的这封弹劾报告,没有以往那种官腔和马屁的调调,开文直奔主题,表达言辞直白,句句剖肝沥胆。仁宗看完这份报告,就默默地收起来了,并没有按照惯例下发其他高级官员审阅。显然,他对欧阳修所说的话深表认同,且愿意为此保密。

话说欧阳修如此弹劾狄青,会不会有个人恩怨夹杂其中呢?

不好说。因为从目前留下的史料来看,很难找到二人关系的详实记载。反观史料中关于欧阳修的描绘,显示他总体上也算是一个心胸豁达、顾大局的人,不至于为了个人私怨就去弹劾同僚。相反,从当时的历史情境来看,欧阳修弹劾狄青的目的之一,可能就是为了“保护”狄青。因为即便欧阳修不去弹劾狄青,当时狄青的处境也已经很危险了。

史料记载,就在那一年,帝都开封城里关于狄青的各种谣言就已经满城狂飙了。

那一年中原地区雨多内涝,开封城里也发了大水。狄青家因为被水淹了,于是就申请去大相国寺借住(佛寺和宫殿都是高台建筑,不怕水)。

得到批准后,狄青就指挥士兵把自己的家当搬入大相国寺。

据说当时,人们看到身材高大的狄青坐在高台之上、飞檐之下,指挥士兵做这做那,加上他本人自带戎马征战的大将气势,使得人们远远看去,颇有“领袖风范”。而更扎眼的是,狄青当时穿的是一件浅黄色的袄子。而在唐宋时期,黄色已逐渐成为皇帝专用的服色(但民间并未严格管控)。

如今,在大相国寺如同宫殿一般巍峨的殿宇之下,狄青竟然穿着浅黄袄子(很可能不是故意的),气势威严地端坐在高处,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这种情形,很难不被人们联想到一些“禁忌而危险”的东西。谣言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迸发的。

不久之后,谣言开始升级。有人就说狄青这个人是“传说预言”中的人物。还有人说半夜里能看到狄青私宅上空有奇光异彩。更有人说狄青家的祖坟以前就有龙凤之气。

或许,朝廷之上的百官们很清楚谣言的真实度,但他们面对一个大兵出身的高级同僚,恐怕并不排斥谣言带来的负面效果。

仁宗皇帝本人,一定也会渐渐对狄青产生复杂的看法。

宋仁宗

总之,谣言也好,事实也罢,在文官集团和皇帝眼中,狄青确实不是一般人,他太特殊了,也太惹眼了,让他继续掌管枢密院八成是危险的,是要出事的。

于是,欧阳修的弹劾就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皇帝的眼前。

当然,从现存史料老看,狄青未曾有过任何不忠诚的迹象,反而总是兢兢业业地对待本职工作。

只可惜,他脸上的刺青,使得他的表现总会召来各种鄙视、排挤,甚至猜忌。

刺青一直是狄青最醒目的标志。

当年他在河北担任军区司令时,有一次去参加当地军政首脑的party,结果席间有个叫白牡丹的当红妓女来给狄青劝酒,竟然当中对狄青说:“劝班儿(斑儿)一杯酒。”

所谓“斑儿”,大概是对当时脸上刺字的大兵们的称呼。如果白牡丹对着某个大头兵这么称呼,或许也没啥。但她竟然对一位省级军事长官如此称呼,显然严重出格,并有侮辱的意味。一个妓女哪来这么大的胆量?

真实的情形大概是:白牡丹应该是在场某位高级地方长官(文官)的宠幸之物,长期受官场party的熏染,知道官员之中三六九等的职权划分(边防最高军政首长是文官,军区司令要受他的管辖)。当天,她很可能也受到暗中指使,故意前去“调戏”狄青,让他在广大文官面前丢丢脸,帮他认清自己的官场地位。因此才会有恃无恐地说出“这位脸上有字的哥哥,来一杯”这样的话。

面对众多在场的文官,当时的狄青敢怒不敢言,忍到第二天才去打了白牡丹一顿。

还有另一则难辨真伪的记载。说当时狄青的直属长官是后来的名相韩琦。有一次,韩琦要处分一个军官,狄青跑去讲情,说此人立了不少军功,是个“好儿郎”。但韩琦却反驳道:十年寒川,考中了状元骑的人才是好儿郎。这个人也配?说完,当着狄青的面处决了这个军官。

据说,韩琦当时语气之严肃,行刑之决绝,吓得狄青站在那儿,半天都不敢动。

不管此记载是否为真,其侧面所反映的文强武弱的现实,在北宋是真实存在的。出身行伍的武人,一直被科举出身的文官压制,几乎不能翻身。

据说,宋仁宗一开始是非常器重狄青的,狄青当上枢密副使的时候,宋仁宗觉得狄青脸上的刺青不利于其开展工作,于是特地下令让狄青敷药去除刺青(估计去除也只是去掉颜色,疤痕是去不掉的)。

然而狄青却拒绝了,并饱含深情地告诉仁宗:“陛下因为功劳提拔我,没有顾虑我的出身。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脸上的字,因为我是一个兵。我想留着它,来激励大宋的士兵们为国效力。”

狄青的话,说得好听,但未必是他的真实想法。或许在他看来,刺青虽然可以抹掉,但自己人事档案里的军人出身是没法抹掉的。在宋朝的政治文化中,军人出身就意味着低人一等,跟脸上的刺青没有必然联系。非要用抹去刺青的方法来“遮掩”自己的军人出身,只会让文官集团更加鄙视和嘲笑自己,还会让曾经的军中战友寒心,不如坦坦荡荡展示自己的出身:我就是我,大宋军界不一样的焰火!

如此,既能维护尊严,又能得到广大官兵的爱戴支持。

不过,狄青终归是个个例,无法靠一己之力挽回北宋武人在政治生活中的边缘地位。而他本人的下场,只能算是“悲哀但幸运”。

欧阳修那篇骇人听闻的弹劾报告打上去没过多久,仁宗就罢免了狄青的枢密使职务,派他到陈州(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去做知州。然而再第二年春天,狄青就在任上去世。官方记载其死因为“疽发髭”,即胡子里长了一个恶疮,导致病死。

在中国史书上,因“疽发”而死的人物不在少数,但实际上,这些人从要么是极度抑郁导致“疽发”,要么就是死于充满黑幕的谋杀,再被官方强加“疽发”的死因。

不肯洗去刺青的狄青,最终还是因为遭到猜忌和排挤,落下心病,才

五十岁就郁郁而终。

狄青死后八年,宋神宗有意对外用兵,因为狄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于是向狄家后人索取狄青的画像,并亲手写悼念的祭文,来缅怀这位优秀的国之帅才,甚至把他树立为宋朝武人的典范。

然而,这不过是“欲战思良将”的表现罢了。自始至终,北宋朝廷都没有对狄青做出公允的评判,反而只是强调他“能以畏慎保全终始”。至于狄青因排挤压制而抑郁病死的结局,朝廷对此则无可奉告。

(参考自《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