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苏轼去旅行(二十一)-意外造访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今日头条

 昨非 2023-10-07 发布于湖北

跟着苏轼去旅行(二十一)——意外造访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

首发2023-09-28 11:03·昨非tt

欣赏了仙市古镇的原始风貌,本想就地找一家民宿住下,可是街道上冷冷清清,感觉只有我们俩是游客。当地人各回各家,街上静得有点让人瘆得慌。想着还是边走边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家相对有点人气的酒店再住下。可直到车子开上了高速路口也没有遇到酒店,只得上高速,用高德再搜。计划着后面哪个高速出口有相对大点的集镇就在哪里住宿。就这样意外来到了隆昌市内的七天连锁酒店。

隆昌南关

南关牌坊群

说实话,此前对隆昌十分陌生。原来他是内江代管的县级市,号称有“三古”。即:古牌坊、古宇湖和云顶古寨。看到酒店中关于古牌坊的宣传图片,似曾相识。过去一直以为只有徽州才有这样成群的牌坊,没想到隆昌的牌坊规模更大。看来都是自己“识浅见狭学不足”之故。

早晨起来,看到本地人络绎不绝地进入酒店对面的“羊肉汤”餐馆,想着必定是地道的早点。进店好不容易找了两个空位要了两个中份的羊肉汤。担心份量不够,还点了一份爆炒羊肝。平生第一次见到早点是吃米饭,就羊肉汤和辣子。当地人大都是点一小份羊肉汤,自己挑上一碟辣子,喝点小酒吃两碗米饭,算是过早。见到我俩桌前上了两个中份,外加一碟炒菜,那眼神都愣住了。

羊肉汤

羊肉汤是真正的清汤,大碗白汤里满是羊杂和肉片。端上来的汤无味,味道由顾客自己调,而调料只有盐和醋。然而味道真的是地道极了,难怪生意这么好。比西安回民街的羊肉汤还货真价实。也是自己贪吃,也怪自己不知道羊肉汤中份的量。为了“光盘行动”,不敢吃米饭,却也把肚子撑得非常非常地饱。

吃得过饱,正好步行参观隆昌牌坊。

牌坊均建在古驿道上

隆昌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分别分布在隆昌市区北关和南关,其中北关7座,南关6座,另有4座分布在村镇。在其它地方也能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寓意巧妙、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住地离南关很近,所以就去南关参观。南关6座石牌坊和三块石碑,依次是:觉罗国欢德政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坊、节孝总坊之一和节孝总坊之二、舒承湜百岁坊、憩棠留荫碑、郭玉峦功德坊。牌坊下是原汁原味的古驿道。这条古驿道应该也是陆路古盐道,与仙市古镇的古盐道一脉相通的。

第一座牌坊是“觉罗国欢德政坊”,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这也是南关七座牌坊中最华丽的一座。“觉罗”是清王室远支宗亲(所谓的红带子,近支是黄带子)的统称,这位觉罗名国欢,任职隆昌县令期间,为政勤仁廉兼具,离任后本地百姓为他立坊,还在牌坊上记载了他抗旱救灾”打龙洞“的故事。

觉罗国欢德政坊

据说国大老爷初上任,就碰上旱灾,他循例斋戒拜神祈祷诸般祈雨方法都试过了,毫无效果。当地村民说,也许龙王爷在老龙洞(附近的一个溶洞)睡觉呢。国欢怒极,派人用鸟枪火铳对着老龙洞一阵乱轰,结果很快风起云涌,一场大雨整整下了两个时辰,旱情得到缓解。

百姓都说龙王爷欺软怕硬,文求不行,必须动武。于是后来隆昌每逢天旱,求雨不至就去“打龙洞”,成为当地的独特风俗。这座德政坊高大精美,坊顶树了只头顶官印的撒尿公猴,取“立便封侯”的吉祥寓意。牌坊各面刻了“宣慈惠和”,“民悦无疆”等都是典出有据的夸奖这位县令的溢美之辞。

政通人和碑

除暴安良碑

憩棠留荫碑

牌坊群的旁边立有三块碑:道台延少山的“除暴安良”,县令国璋的“政通人和”。还有一块“憩棠留荫”。

李吉寿德政坊

第二座牌坊是李吉寿德政坊,正面书“功勒金石”,背面是“召杜清芬”,意指李吉寿的“德政”如同汉代的贤臣召信臣和杜诗一样流芳百世。李吉寿是咸丰年间的隆昌知县,画家,当时正值太平军席卷江南,各地风声鹤唳,他主政时期实行群团联防,维护了地方安宁;为赈济灾民,出面组织书画义卖活动,带头捐赠全部义卖收入赈灾,当地百姓因此为他立坊。

两座节孝总坊

第三、第四是两座节孝总坊。这两座牌坊外观差不多,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孝子节妇的名字,特别之处是,其他地方都是一人一坊,这里却是多人同坊。节孝总坊之一全部是节妇,共188人同坊。节孝总坊之二共164人,且孝子和节妇男女同坊,可谓是中国牌坊建筑中的特例。其中一位孝子之名屈居侧面,排在女性之后,这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实属罕见。

第五座是舒承湜百岁坊。那时能活百岁也是当地官员的政绩。所以要立坊记之。

舒承湜百岁坊

第六座是郭玉峦功德坊。郭姓是川南大族,广有资财,为人乐善好施,其救贫扶困之举得到官民肯定,所以为其建立功德牌坊以示表彰。

郭玉峦功德坊

牌坊上“乐善好施”的“善”字没有中间的两点,寓意善行善举永无止境,不能满足。可见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参观完南关牌坊后,北关就没有去。感觉应该是大同小异。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的天啦!17座牌坊什么概念?为什么孝男节妇、好“干部”和“善商人”都出在隆昌呢?

心里想到了两个答案:首先得肯定,这里民风所至、政风所至产生的榜样效应,确实出现了一批好“干部”、“善商人”和孝男节妇。另一点,想到了当今社会上的形式主义:“送锦旗”或者“被送锦旗”的风气。

南关牌坊群

隆昌盛产青石,而不盛产绸缎。青石雕刻技艺已有上千年历史,石雕起先是用于民间建筑,随着石牌坊的兴起,雕刻艺术更加盛行。锻炼出了一大批石雕高手,练练手艺很重要,不刻白不刻。送个“锦旗”不易保存,不如刻个牌坊,送个流芳百世,岂不是比送钱更受某些人的欢迎。哈哈!纯属臆断!

遗憾的是,苏轼没能见到这些后世的精美牌坊。不然,他定有一番感慨。那么他的德政坊呢?我想应该是苏堤,是东湖,是苏公桥,是黄州惠州和儋州,是他的千古文章!

(下一站,大足石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