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自用印探源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3-10-07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文 / 徐兴无 蒲柏林

中国的印章,过去由君子所佩,在今天看来,它不仅是艺术品,也是重要的文创产品。2013 年,在纪念程千帆先生诞辰 100 周年时,我们编纂了《程千帆书法选集》,腰封是程先生写的《早早》诗。程先生的书法十分俊逸,各阶段面貌不同,也是一笔重要的遗产。将来,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可增订丰富。程千帆先生的自用印很多,应该有上百方,其中不乏一流名家所作之精品。

一、闲堂印举

程先生堂号“闲堂”,据《闲堂自述》“四十以后,别号闲堂”,可知其号取陶渊明《归田园居》“虚室有余闲”之意。文人自用印包括姓名、字印、书简、斋馆别号、收藏鉴赏、吉语印、成语印、肖形印等多种类别,在程先生的印章中均有体现,如“千帆”是字印,“闲堂”是斋馆别号印,“千帆无恙”是吉语印,“人老建康城”是成语印。

程先生的印章一部分刻于新中国成立以前,多由名家制作,一部分则是晚年到南京后所得,多为年轻篆刻家的新派作品。程先生担任江苏省文史馆馆长时,其下馆员多有治印好手。程先生曾为他们举办的篆刻书法展写序,青年篆刻家中若有治印较多的,程先生甚至会为其作品集写跋。这些序言及题跋均已收入程先生的文集。程先生还曾为瞻园写园记。总之,程先生与艺术界、文化圈也有颇多交往。我们可以通过印章考察程先生的交游活动,因为印章是文人的礼物。为程先生治印的篆刻家中,有些与其并不相识,乃经人介绍,有的则与其有直接的交谊。今试举数例说明。

(一)闲愁无分况清欢

此印(图 1)边款为:“紫曼词人属刻观堂词句。癸未四月。道龢。”紫曼词人是沈祖棻,道龢是刘君惠(19121999),即刘氏为沈先生所刻的王国维词句。刘君惠字道龢,是四川人,任教于四川大学、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等前身)中文系,是《汉语大字典》编委。1944 年,他介绍30 岁左右的程千帆先生结识吴宓,编辑《武汉日报文学副刊》,持续了一年左右,相关事迹见于吴宓的日记。

图片
◎ 图 1 闲愁无分况清欢 刘君惠

(二)千帆无恙

此印(图 2)采用高品质寿山石,上部雕有狮子纽。一般说来,边款要么四面都刻,要么只刻于左侧一面。此印边款署“大壮”,即乔大壮(18921948),也算是程先生老师辈的人物。乔大壮为四川人,人生经历十分传奇。1927 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周恩来秘书。1935 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教授词学。其友徐世昌为歹徒害死,1948 年遂在苏州赴水自杀,令人扼腕叹息。此印石料温润,印纽刻得极其生动,或是民国时期工匠的精品。在战乱年间,不管是乔大壮的祝福,还是程先生对自己的祝福,这枚吉语印都可一窥其时人物心态。

图片

◎ 图 2 千帆无恙 乔大壮

(三)程会昌(白文)、千帆(朱文)

这是一枚寿山石双面印(图 3),一面是白文的“程会昌”,一面是朱文的“千帆”,名字合一。其印体量小,便于携带,或可应用于收发信件、签署文件。此印边款为:“千帆诗人正刻两面印,戊寅岁首,君匋于长沙。”刻者即著名篆刻家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人,师从丰子恺,治印出于浙派,从吴昌硕等人。他也是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书籍装帧设计家,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

图片
◎ 图 3 程会昌、千帆 钱君匋

(四)漂泊西南

此印(图 4)刻者为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江苏武进人。1938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前身)中文系,曾任《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其书法、篆刻师从胡小石、乔大壮、沈尹默。

图片

◎ 图 4 漂泊西南 蒋维崧

(五)爱住金陵为六朝

这是一枚成语印(图 5),取赵翼《题袁子才小仓山房集》句,边款:“甲子夏刻,为千帆词家。墨庵。”刻者待考。程先生晚年住在南京,此印用了金文的风格,属于春秋小玺。

图片

◎ 图 5 爱住金陵为六朝 刻者待考

(六)文章知己,患难夫妻

此印(图 6)常见于程先生传记,从印风看,是比较新派的印,接近齐白石风格。边款隶书:“合卺苍黄值乱离 , 经筵转徙际明时。廿年分受流人谤 , 八口曾为巧妇炊。历尽新婚垂老别,未曾白首碧山妻。文章知己虽堪许,患难夫妻自可悲。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祖棻先生遗作一首。辛酉初冬,啸天敬录以呈千帆先生雅教。”刻者周啸天(1948—),四川渠县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师从刘学锴教授。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程先生 1981 年冬应宛敏颢等人邀请赴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会,主持周啸天学位论文《唐代绝句简史》答辩,遂获赠此印。其后,二人交游亦多,如 1982 5 30 日程先生“寄赏析与词与周啸天、薛联璧,以周啸天诗转《青春》”。后来,周氏曾作《论沈祖棻现象》一文,分析此印所涉《临江仙》词,亦可参看。

图片

◎ 图 6 文章知己,患难夫妻 周啸天

(七)人老建康城

此印(图 7)印文取自李清照《临江仙》词句“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边款为“千帆先生属景明刻石”,印风新派,石料采用巴林冻石。刻者陶景明(19272001),广东番禺人。程先生 2000 年与何永沂信中盛赞陶景明之诗书画,并提及此印来历:“曾在函谢陶先生时,请为刻一小印,文曰:'人老建康城。’此李清照词句,弟居金陵前后三十余年,殆将终老是邦,故有此请。”程先生晚年心境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

◎ 图 7 人老建康城 陶景明

(八)闲堂老人

这枚印(图 8)程千帆先生甚是喜爱,经常使用,也是晚年到南京后的印章。它有两个边款:一是“千帆先生正之,黄白丁刻,丙寅春于黄河之滨”,刻者黄白丁(1927—),湖北人,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二是一行小字,叫“溥儒仿松雪老人”。此印为黄白丁所藏旧印,磨去原印文后为程先生重刻,故有两个边款。这也是中国刻印时常出现的情况,如果市面上没有令人满意的印石,便可购置旧图章,磨掉原有印文后重治新印。

图片

◎ 图 8 闲堂老人 黄白丁

(九)晋永和后二十六癸丑生

此印(图 9)亦非常有名,属于吉语印,呈示了程先生的生年。“永和”是非常有意义的年号,承载了“永和九年”的文化记忆,包含一种自我期许。此印边款为“辛未秋,疑始篆”。刻者侯疑始(18851951),无锡人,其师严复以“哲学自疑始”赠其“疑始”之号。

图片

◎ 图 9 晋永和后二十六癸丑生 侯疑始

(十)闲堂老人八十后作

此印(图 10)石料非常普通,但程先生用得非常多,许多字画上都钤有此印。刻者宗良纲(1960—),在当时还十分年轻,乃仰慕程先生而为之。宗氏是宜兴人,能作紫砂印章。

图片

◎ 图 10 闲堂老人八十后作 宗良纲

(十一)南雍逸老

此印(图 11)边款:“南雍逸老。程老千帆先生雅正,乙亥冬至,寿友刊。”“南雍”是南京大学的雅号,“逸”与“贤”同义。朱寿友(1945—),淮安人,南京印社副社长,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程先生也十分喜欢使用此印,其任文史馆馆长期间,曾为朱寿友书法展写序。

图片

◎ 图 11 南雍逸老 朱寿友

(十二)闲堂学诗

此印(图 12)石料也十分普通,印风清秀,艺术水平颇高。边款刻得非常细:“程先生方家属正,绍刚为印。”刘绍刚(1958—),山东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后在当时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工作,帮助周绍良先生看墓志,因此手上功夫不错。程先生晚年还用“学诗”之印,可见其自我勉励之意。

图片

◎ 图 12 闲堂学诗 刘绍刚

(十三)程千帆印

此印石料采用鸡血石,刻者康平(1948—)是黑龙江人,师从钱君匋。程先生的姓名字号印中同时有师徒两代人的作品,亦是有趣的现象。

图片

◎ 图 13 唐情宋意总堪师 蒋永义

(十四)唐情宋意总堪师

此印(图 13)石料颇好,印纽雕刻精美,也有两处边款:旧印边款“公颖为道兮三弟仿汉铜印,时庚寅六月”,新边款“己未年八月永义改作”,明确告知此印为旧印打磨后重刻。蒋永义(1946—),扬州篆刻家,是民国篆刻家蔡巨川(易庵)的弟子,任竹西印社社长,与卞孝萱先生有交往。

图片

◎ 图 14 程千帆印 张汉怡

(十五)程千帆印

张汉怡(1957—),扬州篆刻家,曾任江苏省篆刻学会副会长。今见三枚张汉怡刻的“程千帆印”,一方朱文,两方白文。一枚朱文印是鸟虫篆书风,边款为:“程老教授命篆,即乞教正,戊辰秋之月。张汉怡。”(图 14)另外两枚边款则是“闲老夫子八十华诞”(图 15)“闲老夫子教正”等语。

图片

◎ 图 15 程千帆印 张汉怡
实际上张汉怡为程先生刻的姓名印还不止这三枚(图 1617)。为什么张汉怡为程先生刻了这么多枚姓名印呢?程先生曾撰有《张汉怡篆刻序》,以庄子庖丁解牛之典表达期许。张汉怡的老师魏之祯与胡小石先生有亲戚关系,十年动乱期间下放后在民间习得篆刻技艺。过去的印人生活压力很大,难以靠刻印为生,往往与石料、印盒销售者有合作关系,接单也主要靠介绍。魏之祯与卞孝萱先生熟识,卞先生便介绍他给程先生刻印,并得到认可。

图片

◎ 图 16 程千帆印 张汉怡

图片
◎ 图 17 程千帆印 张汉怡

程先生办唐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学术研讨会时,常常提携青年篆刻家,将印章作为礼品赠送给参会代表。因此,张汉怡要给每一位参会代表刻印,并装好印盒,还要将所有印钤于一张长卷上,卷首另刻有大头章(图18),目前均收藏于南京大学古籍所。程先生也是这些会议的参会人员,所以每次开会也要拿章。张汉怡不但帮程先生刻过印章,还刻过砚铭,如这块砚台上刻:“闲堂先生之研穷愁著书以自见。千帆自铭其研,汉怡刻之。”(图19)也可看作印章文化的衍生物。

图片

◎ 图 18 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 张汉怡

图片

◎ 图 19 张汉怡刻赠程千帆砚铭拓片

二、结语

中国君子好玉,后来佩玉之风式微,为官之人腰间挂绶。进入纸本时代后,此风亦不存,这些传统在后来演变为文人印章。因此,文人印章是中国文化中最典雅、最精致、最有意味、最有风神的表现形式。程千帆先生不仅是一位大学者,也是很有才情的文人、艺术家。通过探索发微其自用印来源,我们可一窥其交游、思想与艺术好尚。

注:本文原载《西泠艺丛》2023年第8期,感谢西泠印社同仁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