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了仙味的书法家张三丰
文/灿川
大家都知道张三丰是道家祖师,写过《无根树》修行的文章,但并不了解他的书法,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张三丰的书法,从他的书法看,这完全就是书法大家的水平,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得道的人,他基本是一个全才型的人物,开了智慧,可以让他专注力如禅定一般,这种长期的训练,可以让他成就任何事情,况且,书法本就是一种修行,这种旷日持久的书写,本就是一种定,假如一个人为了写书法而写书法,没有更高的领悟,那他觉达不到这种禅定状态下写出的书法。
张三丰,名通,又名金、全一、君宝,号三丰子、玄玄子,世称“隐仙”;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辽东人,宋末元初至明永乐时期显世道教学者、思想家、丹道学家,中国道教全真道武当派、三丰派开山祖师。
明代盛行道教,明代皇帝朱元璋、朱棣屡屡遣臣访求张三丰,并大兴武当山,敕建遇真宫拜候,终未如愿。《二十四史》中,很少有道士不以被皇帝诏见为荣,而张三丰却不忘初心,隐而不见,富贵尊荣不动其心。
凡人不知道所以然,其实不去做官,不去见凡人,正是得道人的境界,就如《清静经》有曰:“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他是真正的得道人,悟透了天机。
张三丰书法《跋冷谦蓬莱仙弈图》,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清代姚憑书法题识。冷仙翁仙弈图画本北宗时称神品,张三丰跋语亦是神仙之迹。光绪甲申立秋日,泾上姚凭识。
张三丰,世称“隐仙”;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自称为张天师后裔;陕西宝鸡人,一说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西南或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人、一说辽东懿州望平县(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姜屯镇)人,祖籍江西龙虎山,金末元初至明永乐(一说明天顺年间)时期显世道教学者、思想家、丹道学家、书法家、武术家,中国道教武当派、三丰派开山祖师、三丰太极拳祖师。 据说,张三丰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举茂才异等,官至中山博陵令,其人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历代皇帝敕封其有“忠孝神仙”、“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
可谓是隐世高人,而因静得道。
再看他的几幅草书,更是有画符的境界,草书,本就是能看懂的人不多,看得懂,这带了仙味的书法,确实不多见。 这几幅,是不是更惊艳?这绝不是凡人可以写出的字?可谓:美哉!仙哉!乐哉!奇哉! 2023/10/8日早写在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