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是一个特殊空间,客人都是我的朋友“客人都是我的朋友,理发店是一个特殊空间” 安雅 25岁 从业10年 青岛某工作室资深发型师 男性理发师的家庭普遍很支持他们,愿意出钱让他们学习,女性得到的支持就要少得多。我相对幸运一些,我的父母很支持我,但家庭条件有限,学习的那段时间,我更多还是靠自己,有两年时间信用卡一直有负债,升职之后才一点点还完。 最初我是拿着每个月300块钱的收入,干各种各样的杂活,干了大概两年才能学着给烫染师打下手,但大家都很照顾我,会教我各种技术,我自己也很用功,练习卷杠子能从下班练到夜里12点。 真正难的是从烫染师升职到发型师,基础的技术我都学会了,但不是特别扎实,我得不断花钱去学习各类课程。当时我每个月收入大概3000元,去外地上一次培训课,算上路费、住宿、课程费用,至少8000元。课程还良莠不齐,有的很有用,有的其实就是向你推销产品。除了负债学习,我想不到其他办法。 但我很喜欢理发师这个职业,帮别人变美让我很有成就感,而且理发师做久了,客人跟我的关系会发生很奇妙的变化。有时候客人来店里,我们更像好久没见的朋友,她们会跟我说她最近的情况、好玩的事情,找了男朋友、失恋了、婆婆对她不好、孩子考上很好的学校……我同事说,店里如果有那种嘻嘻哈哈的声音,那一定是我跟客人在那儿聊得激情澎湃。 ▲ 安雅的预约单,从早上开始一个接一个。图 / 受访者提供 很微妙的是,我跟客人的朋友关系,仅限于理发店这个空间,那些话她们可能不会跟同事说,不会跟朋友说,但会跟我说,说完还叮嘱我,千万不要跟她们的同事讲,因为她们的同事也是我的客人。 有时候我会想,理发店的存在是很必要的,我们在这个地方无话不谈,特别亲密,但走出这个空间,我继续我的工作,她继续她的生活,我们互不打扰,这是我们双方都会遵循的一种规则。 在这个规则里,我们反倒可能有日常没有的交流。比如两年前,有一个客人来找我剪了一次短发,之后因为工作的原因,她被调到了北京。前两天,她从北京回来,又找我剪头发,还告诉我,在北京工作的两年,她没有动自己一根头发,没有踏进理发店一次,希望留着给我剪,听到她这么说,我快感动死了。 前些天,有一个女孩子突然告诉我,自己确诊了双相情感障碍,她的父母离婚,爸爸家暴过她,因为抑郁,她曾经跳楼自杀,幸好楼层不高,只是把腿摔骨折了。她吃了很多有激素的药,开始发胖,一直跟我说,觉得自己没办法好好生活。听她讲这些,我特别想抱抱她,一直在安慰她,未来会好起来的。她走了之后我想,她因为信任我才对我说这些,她能够倾诉出来,应该还没有彻底的绝望。 在跟客人的关系上,女理发师跟男理发师可能很不一样。我们这一行工作时间比较长,晚上别人都回家睡觉了,我们还在工作,下班到家已经11点了,没时间谈恋爱,现在的男朋友是同行。我跟男朋友白天工作,晚上回家探讨技术。我常常提到我今天来的客人是怎么样的,我们聊了什么,他就只聊一些技术问题,今天做了什么样的头发,染发的时候怎么调配比例会更好。 我希望有更多的女孩进入这个行业。我从农村走出来,有10年的行业经验,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在2万左右。这是一个可以一直做下去的行业,虽然结婚生孩子可能会影响工作,但只要坚持下来,肯定会有回报。我男朋友的妈妈在一个镇上开理发店,做理发师三十多年,是当地最厉害的理发师。她是我的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