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时候,笑比哭更让人绝望丨紫金陈的几本小说

 东篱悦读 2023-10-08 发布于云南

国庆期间,读了紫金陈的四本小说,如果以个人感觉排序的话,《低智商犯罪》最优,《长夜难明》和《坏小孩》难分伯仲,《无证之罪》再次。

《无证之罪》是个精彩的故事。

《长夜难明》是怒——这世界如此黑暗,但总有人、拔刀前行。

《坏小孩》是苦——这世界似乎已经无救,怎么选择、都是枉然。

《低智商犯罪》是悟——这世界……算了,咱们还是笑笑。

后三本书放在一起,似乎能看出作者对待社会阴暗面的情感变化。

在《长夜难明》那里,是毫不留情地揭露,是淋漓尽致地宣泄。

面对令人发指的恶行,前有小学教师侯贵平不顾性命挺身而出,后有检察官江阳耗尽一生穷追不舍,整个故事显得压抑而悲壮——为了维护正义,作为执法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青春、事业、名声、前途、家庭等为代价,那么、普通人呢?

但作者并未完全绝望。尽管“夜长”,尽管“难明”,终究还是有一点点希望的,故事最后一句“2014年7月29日,大老虎落马”,对于那些失去一切的人来说,确实迟了一些,可终究还是见到曙光了。

到了《坏小孩》,作者的着力点并不在善与恶的较量,而在追问恶之所以为恶的缘由。

故事里有两种不同的“坏小孩”,一种是以丁浩和普普为代表的“小混混”,小小年纪偷蒙拐骗无一不精;一种则是以朱朝阳为代表的“好孩子”,聪明、独立、成绩优异,典型的“别人家的娃”。

但“好孩子”干起坏事来,比起表面上的坏孩子更可怕。

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坏小孩”呢?作者的关注点是家庭,故事里的三个小孩,都是家庭出现问题的孩子,要么因父母违法犯罪造成监管缺失,要么因家庭关系破裂导致情感扭曲,即便是作为成人的犯罪者张东升,也可以从家庭关系中找到杀人动机。

这并不是说,所有这种家庭的孩子都会出问题,尤其是在分分合合越来越普遍的现代社会里,单亲、重组都很正常。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让他们能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变故?

姑且不说要把多线叙事巧妙地集中到一个点爆发在写作上的难度,单就内容看,《低智商犯罪》似乎就是一个纯属搞笑的故事,既没有《长夜难明》的力度,也没有《坏小孩》的深度。

但有些时候,笑比哭更让人绝望。

故事里那些令人发笑的梗,看起来只字片语轻描淡写,但若细品,都很上头。

比如“老老实实做买卖的都倒闭关门了,能活下来的全靠坑蒙拐骗!”

比如“这种地头蛇在局里能没点儿关系吗?”

比如“这车本身只值五千,另外两万都是证件的钱。”

比如“他永远都是骑自行车,永远都是破自行车,哪怕车坏了,换的还是破车!一般的贪官,根本不需要伪装到这地步,所以,这胖子不仅是贪官,而且一定是巨贪!”

比如“我们公安是买菜的,检察院是做菜的,法院是吃菜的……这菜最后怎么样,也得看买的是什么菜,买的菜里如果夹点什么料,就不好说了。”

故事的整体更是荒诞,作为主角的张一昂,连上司都了解他“办案基本靠猜”,刚刚空降三江口就连破大案屡立奇功,很爽、很燃、很风光。

可是,如果从那个连面都没露就已经挂了的卢正来看呢?如果从那些连名字都没有任劳任怨干了一辈子普通人来看呢?

所有的辛勤付出,所有的努力拼搏,都不及好运和好命——这样的真相,是不是残酷到只能大笑?

2023.1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