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蓬勃发展的华州高塘

 华州文史荟萃 2023-10-08 发布于北京
踏着先烈足迹奋勇前行的人
——渭华起义纪念馆诞生始末

一、蓬勃发展的高塘

高塘镇南依秦岭,西邻渭南塬,是华州区西南方一个偏远的古镇,历史悠久。
公元 1928 年 5 月,在这里爆发了一场由中国共产党组织并领导的农民暴动和军队起义相结合的武装斗争,这是八七会议后继南昌、秋收、广州起义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在全国也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次起义,打响了西北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是陕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北反动统治阶级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斗志,同时也教育和锻炼了陕西人民,培养了政治、军事干部,为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积累了经验。起义波及渭华地区,乃至方圆几百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波澜壮阔,血腥惨烈,伤亡无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著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几十年过去了,这里幸福生活着的后民们没有忘记先烈们举长矛、抡大刀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在这里建立起了渭华起义纪念馆。
如果你乘车,从渭玉高速高塘出口左转向东驶出,这是条四车道国家二级公路,直通高塘渭华起义纪念馆的红色旅游专线,平日里车少,路面显得宽阔平整,驱车行驶在这条路上,放眼望去秦岭挺拔朗润,触手可及。路两旁扑面而来的是绿树红花,别致的景观,就连路灯似乎也有了红色的熏染。走不多远,你就可看到巍峨耸立的渭华起义纪念碑,这时候,你的心脏跳动就要加速了,热血就要沸腾了。

车行至园区,下车徒步上坡,再沿一个个石条压成的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纪念碑下。“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邓小平的题词。翘首仰观,碑身直冲云霄,花岗岩石砌贴,碑座四面的浮雕足有丈余。碑后是烈士陵园,碑前是宽阔的集会广场。青松翠柏环绕,郁郁葱葱,衬托出碑的庄严肃穆。转身向北举目望去,一方不大不小的院落,古木参天,绿树掩映,房舍排列有致,这里便是渭华起义旧址——当年刘志丹、唐澍为首的工农革命军指挥部。

纪念碑、纪念馆遥遥相望,几十公顷的园林把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园林,树木茂盛,花草争艳,荷塘、清流、亭台相映成趣。如今的渭华起义纪念馆,被陕西省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天南海北数以万计的游人来这里瞻仰、旅游观光。

渭华起义纪念馆最壮观也是最让人激动的场面要数每年临近清明节的前几天,每到这个时节,青少年学生、干部、解放军战士、烈士后裔家属及子女成群结队地前来举行祭奠烈士活动,一拨走了一拨又来,络绎不绝。纪念馆的陈列室里站满了人,着装庄重的讲解员佩戴麦克风,手持讲解棒声情并茂地给前来瞻仰的人讲解。纪念馆的旧址、园区、广场上也有打着不同颜色彩旗的导游给游客讲解,声调抑扬顿挫,扩音器声此起彼伏。这时候,纪念馆角角落落的人说话尽可能的小了再小,然而,这里仍有着几分嘈杂。纪念馆从广场到旧址的路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好多路段,人经过也要侧身,显得路面也有点窄了。这时节,先烈的英雄事迹在这里传播,优良的革命传统在这里生根。

渭华起义纪念馆像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又像一只展翅长鸣的凤凰,引来无数国人瞩目。
高塘镇乃至整个高塘地区,还有瓜坡、赤水镇的几个自然村被国家命名为“革命老区”,享受国家政策特殊优惠。
具有江南格调的竹溪里公园在高塘镇西侧落户,亭台楼阁,绿柳翠竹,小桥流水,几位娇艳的女子泛舟轻歌,歌声袅袅动听。久居北方的人在家门口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一饱眼福,幸福倍至。

渭华干部学院在离纪念馆 3、4 里地的秦岭脚下修建。这是所国家级干部培训学校,校舍沿坡地依势而建,气势恢宏绚烂。
潘自力、钟师统、陈述善故居相继修缮完成,对外开放。
柿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成百上千亩,游人可入园观赏农耕景象,又可自由采摘水果菜蔬。
引涧峪河水而成的南湖,水域浩淼,花木倒映。农民有了自己休闲娱乐的公园。

围绕渭华起义纪念馆这颗灿烂的北斗,各种形式的景区星罗棋布犹如闪烁的群星,在渭华大地上竞相生辉。
多年以农业为主导的高塘镇火了,四面八方的游人慕名纷至沓来旅游观光,昔日多少有些萧条冷落的街道操着不同口音,衣着各色服饰的外地游客往来穿梭,街道两旁的小吃摊座无虚席,酒店、饭店及各类营业门市一改往日的冷清。

旅游、餐饮、商业发展蓬蓬勃勃,高塘镇呈现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鼎盛繁华。
高塘人粲然地笑了!
(未完待续)
原文来源:问墨撰《踏着先烈足迹奋勇前行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