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老朋友1945 2023-10-08 发布于河南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红肿、发炎是常见的皮肤病,也是一种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通常分为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虫咬性皮炎及瘙痒性皮肤病等。患者通常感到瘙痒、疼痛、麻木、灼热等而忍不住去搔抓或摩擦,会导致皮肤疤痕,严重者会导致皮肤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采用以下配方:千金藤3g-6g、矮茎朱砂根4g-7g、拔毒散2g-4g、醋15g-20g、白花射干5g-8g、常春藤8g-12g、刺苞南蛇藤果4g-9g、大乌爪金龙5g-8g、连翘12g-20g、金银花6g-12g、杯菊30g-50g、车桑子叶15g-25g、荆芥3g-8g、防风7g-11g、蛇床子14g-26g、地肤子13g-26g、麻油600-800g。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消肿止痒膏按以下步骤进行:

(1)漂洗:将千金藤、矮茎朱砂根、拔毒散、白花射干、常春藤、刺苞南蛇藤果、大乌爪金龙、连翘、金银花、杯菊、车桑子叶、荆芥、防风、蛇床子、地肤子,使用流动水进行漂洗;

(2)沥干:将步骤(1)中漂洗后的药材放置于筛网内,沥干待用;

(3)晾晒:将步骤(2)中沥干后的药材放置于太阳下,晒干待用;

(4)研磨:将步骤(3)中晾晒好的药材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

(5)煮沸:将麻油倒入容器煮至沸腾状态;

(6)一次加药:将步骤(4)中研磨好的药粉置于步骤(5)的沸油中形成糊状药液;

(7)煎煮:将步骤(6)中糊状药液持续煎煮30-40分钟;

(8)冷却:将步骤(7)中煎煮后的糊状药液放置于常温状态下冷却;

(9)二次加药:将醋加入步骤(8)冷却后的糊状药液中;

(10)涂抹:将步骤(9)中完成的膏药涂抹于患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漂洗时间为4-6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5)中,麻油温度煮至180℃-200℃。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8)中,冷却温度至30℃-42℃。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0)中,涂抹次数为一日四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小时。

千金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

矮茎朱砂根:性寒味苦、涩,具有清热利咽,活血消肿之功效。

拔毒散:去毒消肿,活血止痛,主诸毒疮疡,无名肿毒,坚硬无头,焮热疼痛。

醋:增强食欲,促进消化,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

白花射干:苦,辛,寒,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止咳。

常春藤:味苦,性微寒,无毒,祛风,利湿,平肝,解毒。

刺苞南蛇藤果:宁心安神,活络止痛,解毒消肿。

大乌爪金龙:辛,温,祛风,活血,消肿。

连翘:苦,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

杯菊: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杀虫。

车桑子叶:味微苦,辛,性平,利湿;解毒消肿。

荆芥:味平,性温,无毒,镇痰、祛风、凉血。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蛇床子:性温,味苦,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地肤子:味辛,苦,性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方便,疗程短,见效快,能有效解毒消炎活血消肿,无任何毒副作用,不复发,治愈成功率高达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配方:千金藤3g、矮茎朱砂根4g、拔毒散2g、醋15g、白花射干5g、常春藤8g、刺苞南蛇藤果4g、大乌爪金龙5g、连翘12g、金银花6g、杯菊30g、车桑子叶15g、荆芥3g、防风7g、蛇床子14g、地肤子13g、麻油600g。

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漂洗:将千金藤、矮茎朱砂根、拔毒散、白花射干、常春藤、刺苞南蛇藤果、大乌爪金龙、连翘、金银花、杯菊、车桑子叶、荆芥、防风、蛇床子、地肤子,使用流动水进行漂洗;

(2)沥干:将步骤(1)中漂洗后的药材放置于筛网内,沥干待用;

(3)晾晒:将步骤(2)中沥干后的药材放置于太阳下,晒干待用;

(4)研磨:将步骤(3)中晾晒好的药材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

(5)煮沸:将麻油倒入容器煮至沸腾状态;

(6)一次加药:将步骤(4)中研磨好的药粉置于步骤(5)的沸油中形成糊状药液;

(7)煎煮:将步骤(6)中糊状药液持续煎煮30-40分钟;

(8)冷却:将步骤(7)中煎煮后的糊状药液放置于常温状态下冷却;

(9)二次加药:将醋加入步骤(8)冷却后的糊状药液中;

(10)涂抹:将步骤(9)中完成的膏药涂抹于患处。

所述的步骤(1)中漂洗时间为4-6分钟。

所述的步骤(5)中,麻油温度煮至180℃-200℃。

所述的步骤(8)中,冷却温度至30℃-42℃。

所述的步骤(10)中,涂抹次数为一日四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方便,疗程短,见效快,能有效解毒消炎活血消肿,无任何毒副作用,不复发,治愈成功率高达98%以上。

具体病例如下:

苟女士,31岁,因病菌感染,导致皮肤发炎,患处皮肤出现大面积片状红肿,有剧烈的瘙痒感,抓挠后皮肤组织脱落,有黄色液体和血液渗出,涂抹本发明药物12天后,瘙痒减轻、红肿区域缩小,20天后症状基本消除,经复查,皮肤恢复健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配方:千金6g、矮茎朱砂根7g、拔毒散4g、醋20g、白花射干8g、常春藤12g、刺苞南蛇藤果9g、大乌爪金龙8g、连翘20g、金银花12g、杯菊50g、车桑子叶25g、荆芥8g、防风11g、蛇床子26g、地肤子26g、麻油800g。

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漂洗:将千金藤、矮茎朱砂根、拔毒散、白花射干、常春藤、刺苞南蛇藤果、大乌爪金龙、连翘、金银花、杯菊、车桑子叶、荆芥、防风、蛇床子、地肤子,使用流动水进行漂洗;

(2)沥干:将步骤(1)中漂洗后的药材放置于筛网内,沥干待用;

(3)晾晒:将步骤(2)中沥干后的药材放置于太阳下,晒干待用;

(4)研磨:将步骤(3)中晾晒好的药材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

(5)煮沸:将麻油倒入容器煮至沸腾状态;

(6)一次加药:将步骤(4)中研磨好的药粉置于步骤(5)的沸油中形成糊状药液;

(7)煎煮:将步骤(6)中糊状药液持续煎煮30-40分钟;

(8)冷却:将步骤(7)中煎煮后的糊状药液放置于常温状态下冷却;

(9)二次加药:将醋加入步骤(8)冷却后的糊状药液中;

(10)涂抹:将步骤(9)中完成的膏药涂抹于患处。

所述的步骤(1)中漂洗时间为4-6分钟。

所述的步骤(5)中,麻油温度煮至180℃-200℃。

所述的步骤(8)中,冷却温度至30℃-42℃。

所述的步骤(10)中,涂抹次数为一日四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方便,疗程短,见效快,能有效解毒消炎活血消肿,无任何毒副作用,不复发,治愈成功率高达98%以上。

具体病例如下:

李先生,36岁,因换季干燥,导致皮肤瘙痒脱皮,涂抹本发明药物3天后,脱皮减少、瘙痒减轻,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经复查,皮肤恢复健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配方:千金藤4g、矮茎朱砂根5g、拔毒散3g、醋16g、白花射干7g、常春藤10g、刺苞南蛇藤果8g、大乌爪金龙6g、连翘18g、金银花11g、杯菊40g、车桑子叶20g、荆芥7g、防风9g、蛇床子23g、地肤子25g、麻油700g。

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漂洗:将千金藤、矮茎朱砂根、拔毒散、白花射干、常春藤、刺苞南蛇藤果、大乌爪金龙、连翘、金银花、杯菊、车桑子叶、荆芥、防风、蛇床子、地肤子,使用流动水进行漂洗;

(2)沥干:将步骤(1)中漂洗后的药材放置于筛网内,沥干待用;

(3)晾晒:将步骤(2)中沥干后的药材放置于太阳下,晒干待用;

(4)研磨:将步骤(3)中晾晒好的药材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

(5)煮沸:将麻油倒入容器煮至沸腾状态;

(6)一次加药:将步骤(4)中研磨好的药粉置于步骤(5)的沸油中形成糊状药液;

(7)煎煮:将步骤(6)中糊状药液持续煎煮30-40分钟;

(8)冷却:将步骤(7)中煎煮后的糊状药液放置于常温状态下冷却;

(9)二次加药:将醋加入步骤(8)冷却后的糊状药液中;

(10)涂抹:将步骤(9)中完成的膏药涂抹于患处。

所述的步骤(1)中漂洗时间为4-6分钟。

所述的步骤(5)中,麻油温度煮至180℃-200℃。

所述的步骤(8)中,冷却温度至30℃-42℃。

所述的步骤(10)中,涂抹次数为一日四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消肿止痒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方便,疗程短,见效快,能有效解毒消炎活血消肿,无任何毒副作用,不复发,治愈成功率高达98%以上。

具体病例如下:

王女士,28岁,教师,因外界刺激,导致皮肤发炎,涂抹本发明药物4天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患处皮肤红肿逐渐消肿,7天后症状基本消除,经复查,皮肤恢复健康。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