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院医生日记 | No.69 后时代的感冒

 无益事 2023-10-08 发布于上海

草,黄了


No.69 后时代的感冒
算算日子,距离感冒发热已经过去了三周。这波感冒,差不多用了三周的时间才恢复如常。
两周没有更新“住院医生日记”,是否会有人想着我的碎碎念呢?
终究还是惰性作祟,也没有理由,再继续拖延。

一年有四个节气总让我耿耿于怀,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
我喜欢前两者,因为白天的时间更长,也因此讨厌后两者。
去年的冬至,我感染了新冠,今年的秋分,又再次因为发热、肌肉酸痛在床上躺了三天,并换来三周的咳嗽。
还记得,九月底的早上,因为肌肉酸痛和发热的原因,出门前,磕了一粒布洛芬,量了个正常的体温。
到了医生办公室,感觉有些出汗,自觉有些不对劲。跑到护士台借了支水银体温计——38.2℃。
幸好,除了体温升高外,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照常上班营业。

或许是因为换季着凉的背景,又或许是若干轮新冠复阳的可能,还是其他呼吸道病毒的缘故。这三周的妇科急诊,发热的产妇的占比也多了起来。
经常Call机响起来,“来了个发热的产妇,内科和妇产科的急诊,我都让她挂了号。”
经历去年11月份的新冠病毒感染的特殊时刻,大家对于发热的孕产妇的处理,都有了丰富的经验。
往往内科的急诊医生已经将处理意见都写好了,我这个妇产科医生就看看胎儿的情况,顺带安慰产妇焦虑的心态,真正做到了特鲁多的“总是去安慰”。

我在上一篇“世界避孕日”的科普(随便聊聊 | 除了“为爱鼓掌”外,避孕套还有啥用?)中,写到避孕套有尺寸,要选择合适的大小尺码。别用的时候,避孕套掉到阴道里,还很尴尬地来到医院。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经验呢?
因为半夜被叫起来取避孕套的故事,在小伙伴中口口相传。
最终我还是,亲历这样的故事。
在我看妇科急诊的第五周,预检台的护士终于打电话来,“来个了姑娘,说是四天前的避孕套落在阴道里,现在有些出血。”
“别挂号了,直接去妇科诊室吧。”
上级医生关心地问到急诊情况,并分享了一个“隔几天才意识到避孕套落在里面”的急诊故事,那个故事的结局是个乌龙:阴道里面并没有避孕套。
在去急诊的路上,我也在想这个会不会也是乌龙。

诊室里,一个31岁的姑娘有些焦急地等着医生。
“躺在检查床上,我来看看有没有避孕套落在里面”
“有女医生吗?”
“没有,今天的急诊医生是男的”我说,“怎么过了四天,才想起来医院啊”
我就是今天想起来,找不到四天前的那个避孕套,感觉可能落在里面。”
病人躺上检查床,伴随着灯光,撑开阴道。
一个乳白色的避孕套,在阴道的深处。
我用无菌镊,钳夹着避孕套的一角,向外拉出。
这个操作本身并不复杂,但我没有意识到避孕套不是纱布,它是有弹性的。
结果,在紧绷后,突然感觉一松,避孕套被拉出来了。
罪魁祸首被镊子牢牢固定,但套套上的液体并没有能刹车,直奔医生面颊而来。
我被溅射了一脸。
我看着眼镜上的液体,叹了口气,继续观察,明确没有出血后,才结束了操作。
“你看,这是取出来的避孕套”,再给病人确认已经取出避孕套后,我来到水池旁,摘下眼镜清洗。
同时,也在和患者宣教:下次注意,不要再将避孕套落在里面。
本来想宣教避孕套尺寸的问题,后来想了想,为了夫妻和谐,还是没有说出口。
了解到病人已婚未育,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本能,又宣教了“最佳生育年龄”的知识。
病人走了,我也回到了医生办公室。
想着,听了那么多小伙伴的故事,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可能会被溅一脸呢
有些郁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