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南北药王高浮雕花钱

 铁马冰河风雨斋 2023-10-09 发布于广东

本文为 天眷堂 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作引用。原作者如要求停止使用素材,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删除。


图片

目  录

1.发现地区,外观描述简介
2.故事分析与人物简介

3.年代判断与总结

近年大同地区发现一枚中古时期的大型人物故事花钱,直径57毫米左右,厚4毫米,重达65.3克, 其手感敦厚,通体绿锈,状态诱人,人物凸现的画面映入眼帘,精美绝伦,立体生动。图片

该枚花钱正背边缘铸有纹饰,正面地张有云纹,人物浮现于底纹之上, 图案由下至上,布局简洁,层次分明,穿左一人神情淡定,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只见他把手伸入右边神兽嘴里,神兽做蹲踞状,蜷尾,仿佛有吃人之像。再往右一人头戴盔状帽,身着长袍,左手扛一蒲扇,右肩挎一包袱,似乎低头凝视神兽吃人的景象。图片

经与泉友考证,花钱正面展示了初唐北药王孙思邈医虎的典故,另一面图案典故为中古时期的固定版式,唐初南药王韦善俊与乌龙成仙的故事。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河南鹤壁五岩山 孙思邈医虎雕塑

孙思邈(公元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初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等。

据说孙思邈有次外出行医,发现一只老虎被骨刺卡了喉咙,非常痛苦,如果救了老虎就会有断臂的风险,所以别的医生都不敢救治。孙思邈想了想,就让铁匠打了两幅铜环套在手臂上,帮老虎取骨刺时老虎咬到铜环却伤不到手臂。传说这只老虎被救后甘心充当孙思邈的坐骑,一起云游四海,救死扶伤。

图片

虎撑,一种特别的铃,旧时走街串巷的游医手里常会举着这种工具,边走边摇,以招揽生意。虎撑来源于药王孙思邈医虎的典故。

这枚钱币正面的左边人物即药王孙思邈,中间的神兽是一只猛虎,描绘了孙思邈用虎撑医虎的场面。右边人物待考,也有说是虎伥,可备一说。

图片

 提起药王,我们都知道是孙思邈,亦道亦医,大医精诚,而被尊为北药王。唐初在民间,还有一位南药王,与孙思邈并称南北药王。那就是唐代韦善俊(公元595——694)祖籍京兆杜陵(今西安)。

图片       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陕西洛南县洛南西街南北药王药王庙同时供奉着孙思邈与韦善俊。

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记载,韦善俊同很多道教祖师一样,自小便喜欢黄老之学,常常习诵经典,并坚持长期修炼,对道门一心向往。据传,在韦善俊13岁起修行道法时,曾师从高道孙思邈,期间既对道法领悟良多,也对医学方面有了精深造诣和临床经验。唐天授年间曾入宫为武则天治病,进而被封为太医。

图片

但韦善俊志在山林,不久便辞去太医,归隐民间,继续为百姓疗疾治病。后来又到洛南开荒种药,总结百草药方,在道学和医学方面建树颇高,因此被后人称为“南药王”,与“北药王”孙思邈并称。
关于南药王韦善俊最知名的传说故事便是“韦善俊与乌龙成仙”。

唐末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中记载,韦善俊寻访名山周游各地拜师学道,身边经常带着一条狗,唤作“乌龙”,常常在山林荒野中同食同眠,后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神仙点化,韦善俊得授三皇檄召文书,自此道法精湛道术玄奇。他出游时经常携带着一条狗,名字叫“乌龙”。韦善俊不管到什么地方,必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分出来一部分喂狗。狗得了疥疮病,毛都脱落了,很难看,人们见了没有不厌恶的,韦善俊的哥哥做了和尚,久居在嵩山寺庙,功劳最高,成为长老。

图片

有一天,韦善俊忽然对人说:我还有点债没偿还。于是就去见他哥哥,到了他哥哥那里,“乌龙”狗也跟在身边,最初哥哥和下人都待韦善俊十分友好,但时间久了,又加上“乌龙”得了疥疮病,毛都快脱光,还散发阵阵恶臭,而韦善俊又要和“乌龙”吃住在一起,便逐渐引起周围人的厌恶。

图片

最终引得他哥哥的不满,还找来藤条打了韦善俊数下,要赶他出门,没想到,韦善俊却行礼致谢笑着对哥哥说:我过去的债今天终于还完,以后我就不回来了。
被赶出门前,韦善俊对哥哥提出要求,要先洗个澡,便带着“乌龙”开始洗浴,不一会,一人一狗洗好后,前后走出,却见那“乌龙”狗越走越大,不一会竟真的化成一条黑色长龙,而韦善俊骑上龙直接飞上云霄,只剩下他哥哥和下人们目瞪口呆。读罢南药王韦善俊的传说故事,不禁让人想到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图片

钱币另一面,穿右着重突出了一位身材高大的人物便是韦善俊,  长须,头戴高大冠帽,做拱手之状,只见他在回头俯望穿左边的人物,左边的人物身材矮小胸前似斜跨一布袋,举手做仰望之状或为药童。穿口下一只四肢细长的神犬,似乎在回头观望着天空。

图片

上图为陕西细犬与图案中的卷尾大犬如出一辙,细犬最早见于《战国策》中的“韩卢逐兔” ,韩卢便指的是我国最古老的猎犬——陕西细犬,其皮包骨,梭子脸,细的像柴,战斗力极强的猛兽。

图片图片

另一面图案典故在中古花钱中也可见踪影,为固定版式内容,与这枚明显不同是穿下显眼的药葫芦以示神药祈福平安。 

图片本命星官生肖兔花钱

图片星官生肖龙花钱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浮雕工艺复杂,常见于石雕、木雕,这种工艺用于古钱上的情况少之又少。初见此钱时瞬间就被这两幅画面深深吸引,让人有穿越时空之感。画面刻画简洁生动,线条勾勒细致入微 ,人物面容饱满清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与千年入骨绿锈的天然搭配令人为之感叹,简直是艺术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

图片

中古高浮雕花钱多出现在唐,五代,辽。宋代花钱图案主要采用平雕工艺,线条流畅,钱体多较薄,用很少的铜来展示先进的铸造工艺,早期曾有少量高浮雕的品种。   图片
于这枚花钱的年份断代,正面人物衣着为我们提供了相关宝贵的参考线索。初见此钱,感觉钱中的人物衣着似曾相识,看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宫廷画家周文矩的《文苑图》,发现其中的一个人物(一般认为此人是李白)的冠帽和圆领衣服如出一辙,具有浓郁的唐代风格。结合钱体采用的高浮雕工艺,钱体敦厚,硕大,小穿,面背边饰花纹与唐代时期大铜钱边有刻花特征相印,综合而鉴,此枚花钱应为一枚难得的中唐或晚唐之珍贵花钱。

图片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宫廷画家周文矩《文苑图》

图片

文稿完成特别鸣谢:胡坚、霍利峰、耿启明等三位老师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