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云文:做好学问、讲好思政

 道就是爱 2023-10-09 发布于湖北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导青年形成认知世界的正确方式和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邢云文认为,“高校思政课是育人的主渠道,我们要善用社会大课堂为思政课赋能,把道理讲得更鲜活、更接地气、更富感染力。”

  邢云文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术研究中,邢云文始终秉持着“正见”“力行”的理念,坚持从正确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的本真;确定方向后,就脚踏实地地去行动。在求“真”求“公”理念的引领下,他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多年来,围绕价值哲学和价值观教育,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成员,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编写工作。2014年,他担任国内首部专题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作品《国魂》的总撰稿。

  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使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感悟。“这些年我们对思政课做了很多探索,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改进,但是最核心的一条始终不能变,那就是要把道理向学生讲深、讲透,把问题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呈现给学生。不管是什么课,最终都要回归到育人的根本。”在课堂中,邢云文始终保持问题意识,凭借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他用深刻的学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带着问题意识,邢云文将理论研究置于社会现实中,不断寻找答案。当前,我们处于互联网高度普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鲜事物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人们不禁产生困惑:诸如诚信等传统价值观是否也随之改变?对此,邢云文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人与人的关系超越了血缘基础,更多体现了附着在新型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在诚信理念的具体体现中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如今,社会人存在的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对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不管什么年代、什么文化,诚信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共识,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准则,也是人类社会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哪怕再过几千年,它的内涵都不会改变。(光明网记者 郝悦)

邢云文:做好学问、讲好思政

  嘉宾简介:邢云文,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成员。

[ 责编:郝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