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角落电影偶遇记(1)

 昵称28748055 2023-10-09 发布于上海

我终于要有意识地写一个固定的系列,载体是那些乏人问津的小片子。我曾经给这类片子起过很多个不同的类别名字:因为其中美国独立电影占了很大比例,最常碰见的官方划分是“独立电影”,这些片子也多半不属于任何一种商业类型;调调上在主流大众看来,偏文艺,但我又把它们跟那些知名大师电影作了区分,所以限缩为“文艺小片”欧洲听上去好像比美国文艺,我早时就在豆瓣上列过一个豆列,叫“好看的欧洲片”,实际美国小片也列,专取欧洲一词的文艺感,但又特别强调了“好看”,区别于苦心孤诣的大师电影;添加标签,我相继用过“我的电影”“私人电影”,等等,因为看这类片子更像是在看自己不为人知的生活,跟任何热点无关——事实上,如果一部形式内容上属于这类片子的电影,突然因为什么机缘大热,被更多人知道了,也就被我踢出那个小圈圈了。一切公共话语都会构成对私人生活的侵犯,感受起来就没有那么隐秘,那么舒服了。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私人空间感,像在跟私人老朋友会面,或跟真正的家人聚餐。热门电影,是众声喧哗的广场感,广场有广场的价值,但是人,总还是要住在家里。

另一层面,这些片子在电影艺术标准上也多半不是多么牛逼的片子,像那些大师电影和影史经典。用麦基的情节划分法,其中没有“大情节”电影,但也甚少剑走偏锋的“反情节”,基本上都是“小情节”。很多你从专业角度评判,好像近乎学生习作。但我就是惦记它们比惦记大师经典要多,真的舒服,不用装。

我后来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片子的特质就是我们多数人生活的特质。没有那么多传奇大情节、超级英雄、变态杀人狂、绝症生死恋……日常过日子,勉为其难,静水深流。也少有人苦心孤诣,把自己搞成圣徒和思想狂人,弃绝一切人间格式。那些片子之所以让我感到舒服,原来是生活本身让我感到舒服。或者更准确说,那些片子带来的感觉,是生活中应该有的最合适的状态。追求终极救赎或者终极毁灭,都太累,太反人性,不舒服。

当然,也会说一些不是那种调调的,小纪录片,趣味邪典型的,和有的老片子。说的都是刚刚新看或者重看的。这样也可以给我这个号后续的更新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题目,不然都是什么话题突然有感而发,太不固定。另外呢,这样做也可以让我更有意不时看那些片子,大有益于身心状态的平和。因为那种调调,你情绪波动剧烈或者身心状态不好的时候是看不进去的——这时你只想搞点刺激的,摔汽车炸大楼神仙狂殴全场群P割机霸之类。

在影视成为大众作品化评鉴最后堡垒的时代,人们日常争论一部电影好坏。但这个事情其实意义没那么大。跟我看得爽不爽比起来,一部电影在什么标准上多好或多坏,并不重要。因此我这个系列虽然也评星,但标注的是我看时的“舒服程度”——一部电影再牛逼,我看的时候状态不好进不去,评星就是零。然后,也基本不评论这些电影,只是自己由此引发的感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不是评测、评鉴。

也不叫“奇遇”是因为,人生没那么多“奇”,跟那些片子的相遇也是。倒在相遇模式上,似乎有所注定,却又无章可循,并不刻意追求,只是随遇而安,机缘凑巧。都是缘分,是“偶遇”

开始

《心灵驿站》(The Station Agent)(重看)。五星。

这个片子我第一遍是十五年前碟片时代看的,真是久远。也是第一次看到Peter Dinklage这个演员。后续一直想重看,但碟片已经找不到,下载到的居然是西班牙语的配音,直到最近看到腾讯视频上有,才重刷成功,感觉终于跟几个老友重逢了一下。

Peter Dinklage扮演一个热爱火车文化、封闭在自己世界中不跟外界交流的人,老友故去,遗嘱中把自己位于新泽西的一处废弃火车库房留给了他,他就搬到那里生活,碰见了一个丧子的女人和一个纠结于父子关系的饶舌的小贩。后来经历了一些事,他微微打开了自己。

角落电影有一个常见叙事模式,就是孤独的封闭的人,因为什么意外事件和相遇,稍微打开了点自己。但是角落电影绝对不会搞鸡血励志和狗血大转折(现在国内编剧经常挂在嘴边的什么人物弧光),有转变,但很微小,有戏剧冲突,但表面上都淡淡的,不会有外化的剧烈行动,汹涌的潜流都在心底里。这个片子里,主角最激烈的行为,也无非是想要安慰女士(尝试帮助别人),又来到酒吧喝酒(作为侏儒,以前他从不去酒吧),在众人的异样眼光中,他情绪爆发了一下。在结尾,三个人经历过之前的情绪波动之后,又回到了那种悠悠的状态,但是彼此间有了更深的联结,多了些隐约的温暖。角落电影的基本调性。

很喜欢他们一起出游,追火车的场面,和周围的景致。看着看着就不再关心什么情节,此时就好。人物带着各自的情绪一起出游,景物既被情绪浸润,又引领着人,是角落电影的常见段落。不像大情节传奇电影,景物完全被情节和猎奇感吞噬,没有任何意韵和独立性。


《寂静人生》。五星。

讲一个独居的没有任何亲友往来的小公务员,工作是给死后无人认领的死者归档,寻找亲友,办葬礼。很多时候,他是死者葬礼上唯一的出席者。微不足道的职位即将被撤,他就赶着失业前,给最后一位经手的死者寻找亲友,说服他们来参加葬礼。结局既有预想得到的温暖,也有意料之外的荒凉。

关于葬礼和死亡,我在<Six Feet Under>中已经看过太多故事,但还是被这部片子给戳中了。死者一无所求,惟有生者营营不休。其实说那些死者需要这个小职员,不如说这个小职员和其他生者需要那些死者,那些死者是他跟这个世界最后的联结。直到最后。


《老人日记》(Le Journal D'un Vieil Homme). 四星。

一个老教授临终前的回忆、反思,跟亲人间最后的纠葛。全片充满了知识分子气的独白和思考,像一个人最后的日记和喃喃自语。

死亡是角落电影的大主题,这个自不待言。大情节传奇电影中,死亡和杀人都跟过家家一样,莫名其妙。但在现实中,死跟生一样,经常是一场漫长的劳役。角落电影里,不时有关于死的真相。


《小树的故事》(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 三星。

讲一个印第安小男孩在双亲亡故后,来到祖父母身边生活,经受了自然和印第安文化的教育,跟现代制式世界的冲突不可避免。


《书店》(The Bookshop). 四星。

一个寡妇,在一个闭塞的小镇上开了一家书店,最大的知音,是长年在庄园中独居,闭门不出的一个老年爵士。我早时看过这片西班牙导演Isabel Coixet的<My Life without Me>,很喜欢,有次好像是上海电影节有放映,又跑过去重刷了一遍。她的其他片子,也都看了,女性导演的细腻一以贯之。

这个片子因为涉及文学和书店,文学爱好者会对其中的很多梗了然于心。老爵士闭门不出,厌恶人类,但依然热爱阅读,所以有时不得不把书籍的作者介绍页减掉。书是好的,人却都太糟糕。他说,关于好人,好读的是传记,坏人,则读关于他们的小说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好人可以在传记中适当坦白自己,而坏人,只能在虚构世界里坦白了。女主犹豫要不要进一批《洛丽塔》到书店卖,征询他的意见,他说,这个小镇上的人理解不了这样的书,但是理解不了是好事,理解会让思想懒惰。

我没看过原著小说,但通过电影文本猜想,那应该是本不错的书。因为其中有不少言外之意,电影表达起来难免受限。

最后,女主还是离开了小镇,作为电影旁白叙述人的小女孩受她影响,最后成了一位作家,也拥有了一家书店。这个故事让我又一次想起了我成长小镇上曾经存在过的小书店,和角落里沉默的文学爱好者。想起有一个老太太,居然在我上学路上的一个小路口开了一家书店,我看到有圣经,想买下来,她说,你买这个干嘛,圣经是给老年人看的。这家书店没开多久,就关了。我有时会疑惑,这样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开书店,又经历了什么,最后干嘛去了。然后就觉得诸事无常,惘然若失。


《走过冬季》。重看,四星

女文青范儿的Zooey Deschanel演了很多角落电影,我第一次看这片,是搜她的作品列表找到的,当时把她参演的独立电影小片子全看了一遍。

这片讲她饰演的女主,是纽约的一个戏剧小演员。父母都是大名鼎鼎的作家。母亲自杀后,出版商找到她,说她妈把早年间跟他爸互相写给对方的信件所有权留给了她,希望她可以找到信件,交给他们出版。Zooey一开始拒绝了,后来因为缺钱,决定回老家找信。然后跟父亲重逢,还碰见了两个跟父亲一起住的人,发生了一些事,扯出了各人一直埋着的心结。最后也是角落电影那种典型的淡淡的适度和解。

其实角落电影里的很多故事经过,本身是很黑暗的,像这个片子里涉及的母亲在家中上吊自杀事件。但角落电影的调性不像孤绝到底的大师电影,总能用哀而不伤的方式重新赋予新阶段的生活一些阳光。事情最终在于看待的方式,用相对温情些的方式去看待,心里会好过一些。

这个片子的设置,很好印证我之前的一个总结。即家庭是托底用的,不是追求卓越用的。对于追求卓越的人,家庭可能成为限制。而如果家庭成员都在拼命追求卓越,那只能在各自的个体化创造道路上。互相之间的日常家庭亲人关系势必大受影响,埋下各种心结。片中女主的父母就是那样的两个人,更何况还都是小说家,日常能其乐融融才怪了。

另外很容易发现,角落电影里边的角色,作家啊、文学爱好者啊、知识分子啊占据的比例很大,要远远高于实际人群中的比例。因为这些片子的创作者,对那样的角色设置是最熟悉最亲近最有感觉的。就像情节大片里边,警察、侦探出现的比例异乎寻常的高,大家都来看打架杀人,没个破案的怎么行。角落电影这里,大家都来玩孤独个体性,不可能不热爱文学。


《小小得月楼》。五星。

大部分角落电影里边,家庭和个体本身就千疮百孔,每个人都在打一场内在的艰苦战争,根本无暇等什么大恶魔或者外星人来摧毁,然后奋起保卫家园。家园本身就是一辈子打不退的唯一大BOSS. 

然后我一个多月以前去上艺联的场子看片,第一部看了《股疯》,第二部看了《小小得月楼》,顿时感觉到了一个已然被离弃的世界。这部八十年代的苏州话老片子,洋溢着社会主义的阳光和乐观情绪。这里边的人互相友爱,家庭和睦温馨,同事志同道合,男女感情纯真无暇。片中最大的任务,是要做一道失传的菜!全片最大的反派,是一个吃白食捣乱的科长!结局呢,自然进一步皆大欢喜。

我在电影院里,惊奇地看着这个片子,笑得跟个傻逼似的。就像萨宾娜回到久违的教堂,突然感觉其中的景象好美。她明白,有这种感觉,不是因为那个场景背后的东西也都那么美,而是因为她已经离弃了那个世界。而美,总来自于你所离弃的世界。

《小小得月楼》那样的纯真,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是全部的现实,但我也不认为那就是彻底的虚假。单纯的美好,也是部分现实,至少是不会在人类想象中缺席的现实。对于承认这一点的人来说,离弃了某个世界,也不用拒绝那个世界偶尔透过来的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