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穷是病?苏轼这句诗,给出了经典的解释

 大宋有东坡 2023-10-09 发布于湖南

读苏轼诗已十几卷,长标题不是没见过,但这么长的,还是第一次睇到。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

就这标题,已将一个故事讲清楚了,再综合一下其它书上的记载加以丰富,此事大概为:

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自称回山人的道人,在沈东老家喝酒,喝了整整一天,还没有醉意。宾主尽欢,回山人用石榴皮在主人家墙上写下一首诗,赞美主人安贫乐道。老回告辞出门,沈东老随后相送,所落不过几十步,然回山人过石桥之后,便不见踪迹。沈东老觉得颇为奇特,想起吕洞宾也自称回道人,莫非今日来的,便是上仙?而石榴字迹,先红后黑,浸入墙中,长久不去。七年后,苏轼过常州,到访诗友沈偕家。当时,沈老爷过世已经三年。当他从沈偕口中听来这件事,忍不住和了三首七言绝句。

说起来,他的这三首诗,总体而言,趣味性还不如诗题里轶事,但第一首头一句“世俗何知贫是病”,却正应和了我们现在常说的那句话——

(剧照)

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我不知道最先讲出这句话的是谁,但他一定以为自己发现了新的真理。而且也有太多人服庸于此话,将之作为解释很多事情的灵丹妙药。

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它确实很有道理。小病自我诊断,大病自我了断,不正是很多人所持的观念吗?

当然,再要细究,我们可以讲,那些真正要命的病,是不分贫富,几率相同的。再多的钱,或许能延缓数年,却其实也没有本质区别——等不来发明解药的那天。

苏轼那句用了典,源自《史记》:

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宫惭,不择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在原宪看来,没钱确实叫穷,他也确实穷,但嘴巴里面说得高大上,做的跟说的完全不一样,那才叫有病……从这点看,他没病,你子贡才有病。

可见,苏轼认为,贫穷不是病,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才真正有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