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民国时期,成都名医黄济川的那些事儿

 黄济川客服川川 2023-10-09 发布于四川

天下有九福,药福在成都。民国时期,成都名医涌现,他济世救人的医风流传至今。

图:黄济川治疗情形

今天我们讲讲中国中医肛肠泰斗——黄济川,原名黄锡正,曾在17岁时患严重肛瘘,后被民间医生用挂线疗法治愈后,遂拜师学医,并改名黄济川济世救人。

1904年,黄济川在成都祠堂街开办痔瘘诊所。黄济川精于痔漏之术,“枯痔散”及“药线挂线法”就是他的绝学,对治疗痔漏起着关键作用。

“枯痔散”治疗痔疮始至宋朝,由于其所含剧毒砒霜,历来使用较为谨慎。虽然“枯痔散”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黄济川也深知其尚不完美。

如枯痔散中含有剧毒砒霜,若剂量没有明确标示,用之过多易造成患者的砷中毒,若量少则疗效不佳;另外,肛痿所发的瘘道曲折,不易挂线,如不能寻找到准确的内口,病人治疗后恢复不佳极易复发。

黄济川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开陈创新,四处拜师访友,虚心向长于己者探讨学习,终于探寻到解决之法。

所炼“枯痔散”,在治疗及副作用上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既能达到消除痔疮的功效,同时又能减少砒霜的毒性,基本做到无毒,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增加,痔瘘专科的特色优势愈发激起黄济川的兴趣,他还渐摸索出专科药物制作、手术操作和临床用药方法,使专科药物的使用种类及治疗范围大大扩展。

“药线挂线法”也由来以久,“黄氏药线”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用十九味中药材“七煮七晒”, 达到化腐生肌之功效,可历数十年不朽不断。治疗过程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愈合后伤口瘢痕小。

建国之初,由于济川之术奇特的治疗功效,受到国家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四川省卫生厅受卫生部之托曾派黄济川先生,带领痔瘘小组赴北京汇报表演并向全国推广学习

图:黄济川授业讲学中

至今,黄济川的学术思想仍在肛肠病学的科研、教学与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济川老先生不仅专于痔漏之术,同时也博采众家之长,不耻下问,向各学科专家甚至其弟子虚心求教学习,不断完善痔漏治疗方法。

他研制的痔漏治疗药物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对于骨科及皮肤疾病的治疗也建树颇丰。

黄济川打破传统,广纳弟子,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学医之人,广泛传承技艺。

1954年,四川省第一次中医代表会议上,他无偿公开了“枯痔散”“药线”等秘方及治疗方法,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中医药大会合影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济川已享誉全国,各地弟子络绎不绝前来学艺,甚至东南亚等地也有弟子前来拜学。

新中国建国之后,周恩来总理接见黄济川时嘱咐其“多带徒弟”,黄济川先生受总理感召,虽年近九十仍不辞辛劳四处讲学,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肛肠病学的骨干力量,为新中国肛肠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新中国肛肠病学的快速发展。

如今全国肛肠病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如成都,北京,沈阳,重庆,西安,武汉等均流淌着黄济川学术思想的血脉。

图:黄济川身体力行传道受业

1955年,黄济川总结其近70余年来治疗痔瘘疾病的丰富经验,编撰成了《痔瘘治疗法》一书,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肛肠病学著作。为广大的医疗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便利。

1956年1月,经成都市东城区人民委员会批复。

将原黄济川痔漏诊所改制成为了公立医疗机构,称成都痔漏专科医院,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公立肛肠专科医院,黄济川任院长,开创了新中国肛肠病学发展的新篇章

图:政府批复

新中国中医外科四大名医黄济川、石筱山、杜自明、赵炳南,于1956年7月跻身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其中黄济川任学会四位副主任委员之一,获得了中医外科在我国医学史上最高学术地位。同时黄济川先生同杜子明、蒲辅周、高敬舆,称成都医界四大天王。

图:中华医学会主席团名录

黄老先生一生为新中国肛肠病学的发展倾注心血,打破中医传统,变保守为开放,完善了肛肠病学治疗理论及方法,建立了肛肠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肛肠病学骨干,为推动新中国肛肠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