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啃树皮吃草根?

 历史探奇 2023-10-09 发布于河南

在部分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灾民吃树根啃草皮的场景,每次看到都会有些揪心。事实上,我国古代确实经常闹饥荒,当时有许多灾民,因为没有粮食吃,只能吃草根啃树皮。有人对此比较困惑,为何古代闹饥荒时,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吃草皮啃树根呢?

单从营养上来看,鱼虾这些东西富含蛋白质,对人的身体有很多好处,确实比草根和树皮强了许多。大家也知道鱼虾比较好,可是却没有去抓,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根据古书记载,发生饥荒的地区一般都是北方,南方因为水源充足,很少会出现饥荒。

×

北方水源比较少,鱼虾的数量也没有南方多,灾民们很少能找到水源,没有办法捕捞鱼虾。即使是有人千辛万苦找到了小溪或是河流,也不一定能在里面找到鱼虾这种东西。对那些饥饿的灾民来说,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找水源捞鱼虾,还不如就地解决问题,找一些草根和树皮来吃。

当然了,如果有能力的话,老百姓也会去找其他东西吃,在江河湖海比较稀少的北方,生长着许多可以食用的野菜。有经验的老百姓拿着菜篮子,一两个小时就能找来很多东西。只有那些干旱极其严重的地方,老百姓才会无奈地吃一些草根和树皮,有些地方甚至连土都吃。

×

这些东西对人的身体特别不好,即便是吃了之后能有一些饱腹感,也会很快产生副作用。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很多人因此丢掉性命,那么在闹饥荒的时候,老百姓真的就无路可走了吗?活命的办法大概有两种,第一种是接受官府的赈灾救援,第二种是逃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闹饥荒时,朝廷一般都会下令赈灾救民,但是官府的人,却不一定会把物资及时地送到老百姓手中。有不少贪婪的家伙,会趁着这个机会中饱私囊。如果说朝廷发下来的物资是一个烧饼,那么到老百姓手里的东西,顶多只剩一个芝麻。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到底恶劣到了什么程度。因此老百姓宁可拼命逃荒迁移到其他区域,也不会干等着朝廷救援。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