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怀旧書馆 2023-10-09 发布于黑龙江

进入春秋的篇章,一直不知道从何写起才能把春秋的故事梳理清楚,实在是太过于复杂。仔细想想还是从秦国开始写?一来大家对秦国也熟悉,二来相比其他诸侯的因为内斗而出现的各种人名,秦国在春秋时期够简单,主角配角就没几个,简单就容易理解,理解就容易记住。所以,咱们就从秦国开始吧。

骊山之变,周幽王被杀,周平王被扶上王位,旧都镐京已经被戎人毁的差不多了,无法继续作为国都,而且这里也离戎人太近,为了防止被戎人再次侵犯,需要东迁至洛邑,洛邑本身就是西周双都之一,迁过去也是名正言顺。保护周平王东迁洛邑的诸侯有晋文侯(晋国前身),秦襄公,郑武公等。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秦国的秦襄公赫然在列,此时其实还不能称之为秦襄公,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就说过,此时的秦国还不是秦国,只是一个小封邑,非得算的话,只能是周朝的附庸国,并非诸侯国,所以还不能称之为“公”。相比其他的诸侯国,此时的秦国几乎是没有存在感的,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起点远比其他诸侯来的低,为什么秦国在武王伐纣时期没有被册封为诸侯呢?因为我们的嬴姓兄弟,是纣王的人,不把他们赶尽杀绝就不错了,何谈分封?

说起秦国的祖先,和商朝的祖先一样,免不了怪力乱神说词:秦的祖先,是颛顼(五帝之一)之女,名叫女修。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大业娶了名为女华的女子,女华生下伯益。伯益辅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后,舜为表彰伯益的功劳,赐其为嬴姓,还赐他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预示着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同时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伯益行拜礼接受了赏赐,并继续为舜驯养牲畜,可见从祖上开始,秦人就是和牲畜打交道。

我们在夏朝历史篇就说过,在禹去世后本想让伯益继承王位,但后来被启成功夺权。伯益有两个儿子名为大廉和若木。若木有个玄孙叫费昌,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夏桀时期。费昌受不了夏桀之暴虐,便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汤,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大廉玄孙中衍,为帝太戊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凭借养马驾车的祖传手艺,嬴姓子弟成功在商朝站稳根基,并且逐渐显贵,成为商朝中高层的一份子。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时间来到武王起兵伐纣,当时给纣王赶车的中衍的孙子恶来,在牧野之战也被翦商的周国联军所杀,恶来的弟弟名为季胜,其子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幸,封号“宅皋狼”,至此嬴姓在周朝也站稳了跟脚,虽然没有封地,但也算是一方权贵。

孟增的孙子就是著名的造父,但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造父所服侍的对象是西周第一号旅游博主——周穆王,陪伴周穆王走遍山河的就是造父。在游览山河期间,那必须让主子坐的舒服,坑坑洼洼的能避开就避开,讲究的就是个四平八稳;但在军情面前,那咱造父也能追风逐电,日行千里,周穆王和西王母在昆仑山下畅聊时,徐偃王作乱,造父驾车,风驰电掣,日夜兼程,准时回都,平定叛乱。周穆王把赵城封给造父,造父族自此称赵氏,没错,这就是晋国赵氏的先祖,也就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先祖,对不起,偏题了,这里只是想说明,其实赵秦两国本为一家。

咱们继续回到秦国,恶来在武王伐纣时被杀,死得早,他有个儿子叫女防,女防生了旁皋,旁皋生了太几,太几生了大骆,大骆生了非子,而非子就是秦国第一代先祖——秦非子。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伯益的后代无论是恶来或者是季胜,都没有丢掉驯兽的祖传技艺。对于季胜一脉,在造父这一代受到了周穆王的重用,而恶来一脉,在非子这一代好运才降临。

在周孝王时期,异常重视马政,西犬丘把非子推荐给了孝王。孝王任命非子主管汧(qiān)水、渭水交汇处的朝廷牧场(今陕西宝鸡)。非子还真没给祖上丢脸,在他管理下,朝廷的马儿被养得是膘肥体壮,皮毛鲜艳,马群也迅速繁殖壮大。周孝王看了非常高兴,大手一挥就想立非子做他们家族的继承人。可问题来了,非子只是父亲大骆的一个庶子,大骆的嫡妻是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她已经生了一个嫡长子——成。申国是个颇具分量的诸侯国,周孝王想让大骆家“废长立幼”,申国国君申侯当然跳出来维护自己的大外孙。

周孝王安抚申侯,绝不动成在大骆家的嫡子地位,让申侯和大骆等人安心为王室效力。接着他话锋一转:“当年伯益为舜帝主管畜牧业,牲畜繁衍得又多又好,所以舜帝封其土地,并赐其嬴姓。而限制非子的驯兽之术不输先祖,我自然不能不有所表示。我就按舜帝的前例,也封一块土地略作奖赏,就让非子做周朝的附庸好了。”随后孝王就把一个叫“秦邑”的小城邑封给了非子,让他从大骆家分出来别立“小宗”,非子就成为这小宗的宗长。

这秦邑在哪里呢?它就在今天甘肃清水县城北的李崖遗址一带。因为地方小,够不上诸侯的标准,所以是“附庸”。孝王还让非子延续嬴姓的祭祀,称作“秦赢”。这个处在“秦邑”的附庸小政权,也就是到了这会儿,一统天下的“秦国”才得以出现。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如果一直岁月静好,非子这一脉得到了一小块封地后,安心养马,应该也能在周王室慢慢发展,但历史车轮从来都不带刹车,上天早已安排好了剧本,周厉王时期,西戎把非子的宗国灭了,也就是大骆之族。大骆也是西周抵御西戎的一道防线,大宗被灭自然由小宗顶替,宣王命秦仲反击西戎,以图恢复西犬丘之地,秦仲就是非子的曾孙(非子—秦侯—公伯—秦仲)。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于周王室来说,西戎灭了大骆是祸事,但是对于秦人,这是难得的机会,终于能在天下人前崭露头角!

秦仲领受王命后,率秦人族兵从秦邑出发,讨伐犬戎。不过,由于秦人的征伐经验并不丰富,整体的军事水平相当落后,而犬戎当时则势力强大,秦仲的讨戎并不顺利,虽然不顺利,但也用秦人的血肉阻止了戎人东进的步伐。

秦人的起势自然是要伴随着代价,宣王六年,秦仲在一次与戎人的战斗中不幸战死了。周宣王听说秦仲为国牺牲,特地亲自召见了他的五个儿子,对他们表示深切慰问,并册命长子“其”,继承秦仲的大夫之位,这就是后世所称的秦庄公。五兄弟声泪俱下,齐声要求出兵为父报仇,周宣王深受五兄弟的孝心感动,同时考虑到秦仲劳苦功高,为了周王室鞠躬尽瘁,二话不说借兵七千要知道周朝西王畿的正规军只有六个师,每师两千五百人,七千兵力相当于王师二分之一兵力借给了秦人,确实是大手笔了。

俗话说,哀兵必胜,秦人本族军队加上七千周军,足有近万人的规模,这在西周时期是非常庞大的军力。秦庄公五兄弟带着丧父之痛,率领近万人的虎狼之师猛攻犬戎,戎人难以抵挡,被打得大败。秦庄公又一鼓作气,收复了本族大宗(大骆家族)的旧地西犬丘。周宣顺势把西犬丘也赐给了秦人,并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就这样,秦人的地盘陡然间扩大了数倍,秦庄公于是就把都城从秦邑又搬到了祖居地西犬丘。

不过这次秦人的大胜,还不能消除一个人心中的仇恨。这个人就是秦仲的嫡长孙、秦庄公的长子世父。为此,世父把自己的世子之位让给了弟弟即后来的秦襄公,自己则整天带兵在边境上游荡,与戎人搏杀,这就是秦人的血性!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此时的秦人一直兢兢业业的在为周王室守护边疆,相比其他诸侯动不动就整点幺蛾子,不是以下犯上,就是吞并其他小国,秦人就显得极为本分,一直坚守在西边的边境线上。

时间到了”骊山之变”,周幽王被戎人和申国联军追击,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和太子伯服,西周自此灭亡。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率兵营救西周。

秦人的崛起和发展都是基于周王室的照拂,无论是册封秦非子,或是扶正秦仲作为边防大夫,亦或是借兵伐戎,相比于其他的诸侯,周王室少了一份颐指气使,多了一份平易近人,秦人念及周孝王的提拔之恩,周宣王的借兵之泽。在骊山之变时,秦襄公率大军倾巢而出,为救周王室出死力,打退戎人后,护送周平王迁都至洛邑。周平王感恩秦襄王护驾有功,正式册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

但赏赐不能光给诸侯之名不给诸侯之实,所谓的岐山以西之地其实并不在周王室的掌控之中,而是在戎人手中,可周王室刚刚平定动荡,王室衰微,王畿内已无可封之地,王畿外也无可赠之城。无奈的周平王只能对秦襄公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所有。换句话说,名号我给你了,但土地你得从戎人手里抢,抢到多少是多少!

秦襄公的一生本就是和戎人斗争的一生,而如今获得天子的分封,今后所斗争的一切都是归自己所有,而非为周王室卖命,这可想而知今后的秦国会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戎人。

秦人完成了从小宗,大宗,附庸国,诸侯国的转变,秦赢也登上历史舞台,虽然对于此时秦人来说,命运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秦国真正的故事还没开始,即便被正式册封为诸侯,但毕竟只是在西方这片土地上,相比中原诸侯国,秦国显得野蛮,落后,原始,血腥,但又有中原诸国没有的坚毅,直率,坚韧。下一步,秦国人要走的路,就是向东进发,去逐鹿中原,成为中原牌局的玩家。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