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粤海画苑 2023-10-09 发布于黑龙江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有本书叫《晚熟的人》,是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我虽然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但是还没有来得及看。购买《晚熟的人》很长时间了,还没有开始阅读,这到不算是我的一个遗憾,因为我要看的书是那么多啊!我的书房摆满了各种书籍,并不是全部用来马上看的,我现在手头的一部著作是10年前购买的了。书柜中储存那么多书,犹如银行储蓄,暂时没有时间看也是正常的、也是很美的,犹如银行里的钱还没有来得及花。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莫言用《晚熟的人》作为书名,此处的“晚熟”就是一种成长的比喻。我们许多人都希望自己早点成熟,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点懂事,这本来无可非议,但是“早熟”对于一个人来说毕竟并不是好事,“早熟”也就意味着存在许多的不完美,甚至可能存在一些缺陷问题。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西方现代悲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开创者叔本华在《论女人》中强调说:“越是高尚完美的事物,其成熟期越是姗姗来迟。”叔本华认为,晚熟并非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那些晚熟的人才可能是真正完美的,才可能是最完美的。关于这个观点,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与中国作家莫言的观点非常一致,只不过是叔本华以哲学的语言作了表达,而莫言则以文学艺术的形式作了表达。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叔本华在其著作中,对晚熟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论述。叔本华认为,那些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掌握了大量知识的人,可能会有一些缺陷,因为他直接通过书本或者他人的介绍而获得了相应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本来他是有机会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而获得的。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直接从书本获得,或者从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中体悟出来,其性质、价值都是有着巨大差别的。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叔本华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掌握了大量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够在社会上混得很好,表明此人智慧比较低下,缺乏大的智慧。而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总是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在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人际交往,喜欢独处。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在中国古代古书《江郎才尽》中,江淹年少的时候就有才名,可谓“早熟”得很,但是晚年没有什么好的著作,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能够说明晚熟一点才是最好的。

叔本华:晚熟的人,才是最完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