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黑龙江波涛 2023-10-09 发布于黑龙江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火车站#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今年9月,老于“寻东极之旅”一行三人来到了虎林。

虎林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鸡西市代管,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震惊中外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提到虎林,有人猜想;虎林有是不是有老虎?其实虎林这个名字与老虎一点关系也没有。“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和七虎林山,七虎林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虎林也因此得名。

在网上查询有关虎林火车站的时候,都介绍的非常笼统和含糊不清。一说虎林火车站始建时间1958年,一说始建1970年。抱着求本溯源的想法,让我们去了解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1933年1月9日,日本关东军第十师团派密山支队队长人见顺士(大佐)率部乘50辆卡车奔虎林追击吉林爱国抗日将领李杜将军,当日中午,日寇的铁蹄踏入了虎林县城(现虎头)。之后,虎林人民就生活在日寇的黑暗恐怖之中,达10余年之久。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自1934年3月成立中共虎林区委后,虎林人民的抗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展开。其中最著名的有毕于民、高玉山,王汝起、孙正藻、张旭武等。有些同志为此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正是在虎林人民与抗联队伍生死与共的共同奋战下,牵制了敌人,间接地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日本帝国主义出于经济上的掠夺和对苏联军事的需要,在抢修图佳线的同时,就着手修建图佳线的支线——林密线(林口~密山)。

在日伪修筑林密线的同时,加紧修筑密虎线(密山~虎头)铁路。密虎铁路 从密山(东安)起向东,经兴凯、黑咀(今虎林)、月牙到达我国边境虎头站。这是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为加强伪满州国的统治,强化苏满边境的防务需要,修建的一条军事铁路,当时称国境线。另外,从虎林至新垦间还修了一条专用线。

1935年2月开工,于1936年11月通车,全程165公里。 1937年12月1日,从密山至虎头的铁路开始运营,设14个车站。车站有警护队,车上有乘警和日本宪兵,剪票口处有铁路警察与日本宪兵验居民证明书。上车后收去证明书厂下车前发给旅客,黑咀子车站(现虎林站)起,车窗封闭,不准对外瞭望,使这一地区增添十分明显的保密色彩。事后,才知道,那里是日本秘密修建的虎头要塞。

1945年8月8日晚, 苏联根据《苏中友好同盟条约》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忠于同盟国义务,宣布从次日对日宣战。8月12日,苏军解放了虎林县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忙于在关内受降,东北民主联军对该地区没有行政管辖权,苏军以边境地区不宜设有铁路为由,用拉轨机破坏了密虎线及专用线,将所拆钢轨,枕木,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等铁路设备运回国内。据执行这一任务的苏军少校讲,是斯大林下的命令。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1958年密虎铁路正式通车

1958年,铁道兵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为搞好交通,繁荣边疆经济,农垦局利用旧铁路路基,动工恢复密山至虎林(今县城)的铁路。经转业官兵和铁路职工艰苦奋战,于1958年8月1日,密山至虎林铁路正式通车,营运权归牡丹江铁路局管理。密虎铁路全长100公里。1958年这段铁路除密山外设8个车站,由西向东是裴德、兴凯、杨岗、凯北、辉崔、凉水泉、宝东、虎林。12月29日,虎林至迎春铁路通车。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这张虎林火车站老照片,根据火车站规模和建筑外观,大概建于八九十年代。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之后,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彩瓦和墙立面的改造。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2015年,当地政府对虎林火车站进行改扩建。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增加了方柱尖顶钟塔,原来的进站入口上方也变成拱形,建筑风格由原来的中式简约变更为俄式风格。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虎林火车站,摆放虎的形象卡通造型。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虎林火车站附近的大大小小宾馆旅店之多之密集,着实令人感到惊讶。

虎林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虎林站位于中国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林镇,是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林东铁路上的三等站。林东铁路,是林密铁路(林口站至密山站)与密东铁路(密山站至东方红站)的合称。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志“铁路志”》《牡丹江市志》《虎林县志》《密山县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