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歌Pixel系列销量持续增长,但只靠AI可能还不够

 三易生活 2023-10-09 发布于湖北

日前IDC数据与分析副总裁Francisco Jeronimo在社交媒体上透露,2016年到2023年谷歌的Pixel系列机型销量已达到3790万部。此外他还进一步指出,Pixel系列的销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趋势,有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约有1000万部Pixel系列机型售出。同时谷歌方面也在进一步扩展Pixel系列的生态,推出了包括Pixel Watch、Pixel Tablet,以及Pixel Buds Pro等产品,因此Francisco Jeronimo认为Pixel系列的销量可能会持续增长。

然而Pixel系列的市场前景,可能并没有Francisco Jeronimo预期的那么理想,尽管目前该系列机型的销量似乎还“不错”,但如果与Android系列在海外的用户量相提并论,1年1000万台的销量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那么作为谷歌的“亲儿子”,Pixel系列机型为什么会如此拉垮呢?

其实早在2010年,谷歌就开始与手机厂商HTC合作,推出了初代Nexus系列机型Nexus One。后续其还先后与三星、LG、摩托罗拉、华为等厂商合作,持续更新Nexus产品线。同时谷歌还与华硕、HTC、三星等厂商合作,推出了平板电脑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与目前的Pixel系列相比,Nexus显然并不能说是谷歌的“亲儿子”,而是其与第三方手机厂商合作的产物。

Nexus One的外观与同期HTC机型就极为相似

虽然在硬件规格方面完全参照谷歌的设计标准,但从众多的合作厂商就不难发现,Nexus系列的模式更像是OEM的改良。但这无疑防不住合作厂商夹带“私货”,例如在Nexus S、Galaxy Nexus中,就有同期三星旗舰机型的设计元素,后续手机厂商的品牌Logo更是毫无掩饰地出现在Nexus系列机型的背部。

根据谷歌方面当时的说法,Nexus系列机型是一种提供“纯粹Android”体验的设备,因此其定位并非终端用户,而是更多面向开发者,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普遍适用性的测试平台。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一系列使用高通QSD8250、三星S5PC100、TI OMAP4460、高通骁龙800等主流SoC的机型上发现。

而且由于其往往会相对超前地支持一些技术(如NFC、无线充电等),因此也基本可以确认手机厂商借助该系列验证新技术的定位。更为重要的是,与当时手机厂商的同期旗舰产品相比,Nexus系列价格相对更为低廉,再加上彼时有部分用户对原生Android系统的青睐,也使得Nexus系列在玩家群体中颇受欢迎。

但恰恰由于过于成功,也导致了谷歌与手机厂商在2016年的“分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于其“物美价廉”,又受到谷歌的优待(优先推送系统更新),使得手机厂商自己的旗舰产品受到了挤压。但需要注意的是,谷歌方面至少在2016年这个节点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想要打造类似苹果一样软硬件一体化生态的意图,所以将旗下机型的目标群体转向终端消费者也就成为了必然。

初代Pixel曾因支持照片无限备份备受关注,不过谷歌后续也调整了这一策略

随着2016年初代Pixel系列机型的诞生,除了延续此前率先获得系统更新、安全补丁的推送外,诸如更强的AI影像能力、自研Tensor芯片等特性,也成为了这一系列产品的特色。但从IDC方面公布的数据来看,至少在2022年以前,Pixel系列机型的销量多少还显得有些“凄凉”。

canalys公布的2022年Q1和2023年Q1市场份额中,谷歌只是Others

如果减去2022年约1000万台的出货量,那么从2016年到2021年这6年时间里,Pixel系列每年的平均出货量仅仅只有465万台。作为对比,根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三星手机全球出货量达2.72亿台,苹果手机出货量为2.357亿台。因此谷歌在各大机构的数据中,都只能处于“Others”一栏。

即使是在Pixel系列至今销量最好的2022年里,与市场占比前五名相比,谷歌显然也丝毫没有任何优势。因此即便出货量在持续增长,Pixel系列机型至今仍未进入主流市场。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价格首先就是一个几乎无法回避的问题。定位于旗舰级产品的Pixel系列机型,售价的标定往往是与苹果、三星齐平,例如Pixel 8 Pro的起售价为999美元、Pixel 8则从699美元起跳。这样的定价策略,使得在产品力上本就没有太多优势的Pixel系列,显然就难得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来自调研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Pixel系列在澳大利亚的份额最高、达到了5.4%,美国次之、为4.6%。但毫无疑问,这两个国家几乎都可以视为苹果的“主场”,市场份额更是常年占据半数或以上。

Tensor G3无论性能、还是AI算力,显然都没有达到顶级水准

当然,Pixe系列也并非毫无亮点,特别是在如今AI赛道走红的情况下,这恰恰就是谷歌的强项。谷歌产品管理副总裁Monika Gupta就曾指出,谷歌自研芯片的目标是推动移动计算体验向前发展,为设备上的生成式AI铺平道路。因此在最新的Tensor G3上,其运行的ML(机器学习)模型更复杂,也使得搭载这款芯片的Pixel 8系列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除此之外,Pixe 8系列在AI方面也带来了诸多新的应用,例如可擦除视频中声音的音频魔术橡皮擦、可拼合多张图片的Best Take、能提升视频质量的Video Boost独占功能、可朗读网页并可翻译为不同语言的功能等,甚至还有未来将推出的Assistant with Bard这类AI增强版个人助理。由此可见,Pixel系列正在谷歌“软件+AI+硬件”愿景的加持下,或将迎来更具突破性的应用体验。

但问题在于,用户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智能手机在AI加持下所获得体验提升。或者更直白的说,用户是否愿意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尝试Pixel系列所带来的这些AI功能,而不是通过在其他机型上安装App来实现。

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尽管Pixel系列的销量在持续保持增长,但产品力依旧将是未来考验其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所在。想要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谷歌试图用AI来作为突破口或许是对的,但如何让用户用最直观的方式理解,可能将会成为谷歌市场策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iPhone 15 Plus/15 Pro Max综合评测:外观篇

 外观部分的变化其实不小,苹果也学会了“更懂人心”。

隐私沙盒备受争议,谷歌为安抚开发者想出奇招

为了平衡用户和广告业的需求,谷歌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