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处置年羹尧的小妾,其中年夫人最惨

 小天使_ag 2023-10-09 发布于湖南

论居功自傲的臣子,年羹尧绝对是其中之一。年羹尧此人,有胆识,有能力,是一把打天下的好枪。

聪明如雍正,一眼就看上了年羹尧这样一块好料,并偷偷在背后扶持。当然,年羹尧本人也争气,凭借这出色的能力一路晋升,最后在“九子夺嫡”中推了一手,成就了雍正。

当上皇帝后,雍正是非常看好年羹尧,还给了他最重要的军权。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年羹尧有实力,但却不是个安分的人。

因为手里掌握军权,有时候年羹尧连雍正都不放在眼里。对此,雍正本人颇有微词。

妻妾遣散,家眷流放

终于有一天,雍正忍无可忍,决定要把年羹尧这个定时炸弹彻底解决掉。从后面年羹尧越来越跋扈的行为中,他的死罪是一抓一大把。

于是,入狱十几天的年羹尧自尽了。年羹尧死了,他的家人都还在,接下来雍正会怎样处置他们呢?

年羹尧一被捕,整个年家都炸了锅。他的儿子年富四处奔走,只为保住父亲一条命。但是一切的辛苦都是徒劳的,雍正是铁了心要处死年羹尧。

接着,年羹尧死亡的消息传来。年家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们要完了。这其中,年羹尧的妻妾们的恐惧表现的最为明显。

古代,妻子就像是丈夫的附属品,要是丈夫出了事,妻子也很难落的好下场。年羹尧多年来身居高位,自然是妻妾成群。

怎样处理这些女眷,也成了一个让雍正头疼的问题。无论怎么说,年羹尧也是立功无数的,如今他犯罪被赐死,雍正并不想赶尽杀绝。

况且,年羹尧的妻子出生名门,雍正也不想因此得罪这些家族。年羹尧一生有过两个正妻,第一个妻子纳兰氏,是大名鼎鼎纳兰明珠的孙女。

不过她在年羹尧获罪前就离世了,所以不在雍正的考虑范围之内。

要着重说明的是年羹尧的第二任妻子爱新觉罗氏,当下哭的最惨的就是她了。看着哭到快断气的夫人。

侍女上来劝慰,说:“夫人,你还是要保重身体,将军在地下,也不想看到你这样的。”

可是侍女哪里懂得,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该如何在封建社会立足。年夫人是在为死去的丈夫哭,也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哭。

该来的终究会来,那道决定整个年家命运的圣旨到来了。雍正对年夫人的处置,半点说不上不重,只是把她遣送回娘家。

这当然是雍正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年夫人毕竟是雍正的本家,而且娘家家底深厚,雍正就算再恨年羹尧,也会放年夫人一马。

即使年夫人不愿,也只能打包行李回娘家了。处理好了年夫人的事情,接下来就该轮到小妾和另外的家眷了。

雍正对年羹尧的小妾还算比较仁慈,基本和年夫人一样被遣回娘家。而年家的几百号人,也很少因为年羹尧丧失了性命,基本上是被流放到了偏远地区。

虽说算不上好下场,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对于雍正来说,重中之重当属年羹尧的直系亲属。年家人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如果他们发起狠来,一定会成为另一个让雍正烦恼的存在。

雍正必须要将这样的势头扼杀,同时也不能太过家。接下来雍正又会怎样处置年羹尧的家属呢?整个年家的结局会是怎样?

家产查抄,子女流落

无论放在什么时代,钱都是最重要的东西。雍正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查抄年羹尧的万贯家财,这样年家估计就翻不出什么风浪。

接下来才轮到年家人,对于年羹尧的父亲,雍正只是象征性的处罚了一下。

年羹尧的父亲被革去封号,免去俸禄,依旧在老家养老。但是年羹尧的儿子就不会那么好运了,年羹尧的妻妾们一共为他生了十三个儿子。

其中长子年熙早早去世,反而是次子年富继承了年羹尧的家业。

年富的行事颇有父亲的风范,属于雍正眼中钉,肉中刺的存在,因此他所受惩罚是相当重的。在年羹尧死的第二天,年富也被处死了。至于其他未成年的儿子,都被乾隆给流放了。

除了十三个儿子外,年羹尧还有一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女儿,史书关于她的描述只剩下单薄的年氏。本来出生在世家大族,年氏的一生应该是平坦的。

年羹尧早早就给女儿定了亲,从小学习琴棋书画。没有意外的话,年氏会嫁给孔子第六十六代长嫡孙,然后相夫教子,衣食无忧。

偏偏意外发生了,因为年羹尧被雍正赐死,年家的光荣一去不复返。身为年羹尧的女儿,年氏也不得不承受苦难的到来。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的命运总是悲惨的。当雍正和臣子谈论如何处置年家的时候,完全没有把年氏考虑在内,而是将她随便划在一个大范围内。

要不是有一个人无意间说:“年羹尧还有一女,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安置?”雍正可能也就让年氏自生自灭了。

这个臣子算是个心善的,想着雍正对年家其他女眷都很仁慈,会不会也放过年氏呢?

事实证明,这个臣子的猜测没有错,雍正听到年羹尧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便说:“女儿家也不懂的政治,就不要让她无故受苦了吧。”

虽说雍正没有把年氏一起流放,但也没有给她过多的优待。

年氏不知道流落到哪个远房亲戚的家里,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日子,想想还是不易的。为年羹尧为女儿精心挑选的婚事,也不了了之。

曾经风光无限的年家,随着年羹尧的倒下,被连根拔起,应了那一句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从此,人们心目中的年羹尧不再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和他搭边的人,也被贴上罪人的的标签。

更别提和年羹尧有血缘关系的子女了,他们或将在遥远的角落,服一辈子苦役,最终草草收场;或尝遍冷暖,放下过往。

当一切成为定局,往日才像一幅幅画展开在人们的眼前。纵观年羹尧的一生,简直满足的别对大男主的全部想象。

出身低微,一路升级打怪,然后成长为俯视天下一般的人物,连雍正皇帝都对他另眼相看。一个帮皇帝取得天下的将军,终究还是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场。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以雍正的性格,应该大开杀戒才对。不说诛连九族,至少要满门抄斩。事实上,除去几个成年男子,年家人全部保住了性命。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年羹尧功高,年贵妃求情

几乎在所有的影视作品中,有一个女人的命运是和年羹尧紧密相连的,那就是年贵妃。年贵妃从十几岁就跟着雍正,那时候雍正还是雍亲王,因此非常重视年贵妃。

年贵妃知道自己哥哥的性格,所以总是在皇帝面前帮年羹尧说好话,可是这耐不住年羹尧实在能作。

细看史书中属于年羹尧的一页,可以看出,年羹尧的一生可谓一波三折,年家的荣和衰更是和年羹尧紧密结合。

这一切,全归功于年羹尧,是他的勇气和见识让他从籍籍无名到大名鼎鼎。但是厉害的人往往缺点也是致命的,年羹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若不是他屡次藐视皇权,雍正不会对年羹尧痛下杀手。起先,年羹尧只是年家一个不起眼的庶子,没有人指望他将来光耀门楣。但是年羹尧可不信邪,他每天在无人的角落默默苦读。

没有在寒冷的夜晚倒下,就注定了年羹尧总有一天会成为人中龙凤。二十岁那年,年羹尧考中进士。

但这不是他平步青云的开始,反而磨难接踵而至。直到年羹尧去到四川任职,才抓住了成就大业的机会。

这一年,雍正还没有散发出任何当帝王的野心年羹尧的主要目标就是吸引康熙的注意力。年羹尧一到四川,就发现当地吏治腐败。

于是年羹尧上书暗示康熙给他一个巡抚的“虚职”,那他一定可以帮康熙解决四川混乱的局面。

康熙一看到奏书,不仅准了,还给年羹尧一个实实在在的巡抚职务。年羹尧以此为跳板,一步步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期间,年羹尧还顺便和雍正搭上了线。

有了雍正这个心机深沉的王爷在后面推波助澜,年羹尧的晋升速度就更快了。

雍正能让年羹尧升上去,也能让年羹尧降下来。据说一夜之间,年羹尧被雍正连降十八级,这也是在预示着年羹尧必死的结局。

这实在不能怪雍正,因为年羹尧实在做的太过火了。不但挑衅雍正,还仗着身份买卖官职。

怒气最盛的时分,雍正不是没想过直接灭掉整个年家。但面对泪眼汪汪的年贵妃,雍正终究是心软了,况且年羹尧也不是个酒囊饭袋。

雍正能够坐稳皇位,少不了年羹尧在外面为他东征西战。综合各种因素,雍正决定少伤性命,也算给百年后的自己留一个美名。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处置他的妻女手段非常残忍

在整个清朝被皇帝直接惩治的重臣当中,年羹尧被冠以的罪名是最多的,数量达到了92条,这也足以说明,年羹尧犯下的事情也是彻底将皇帝给惹毛了,这些罪名压下来,他也失去了一切翻身的机会。

雍正下定了决心,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也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也彻底家破人亡。

雍正翻脸前后

作为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前期的年羹尧着实是“人精”,他办事能力非常强,甚至在诸皇储争夺的时候都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建言献策,从那个时候开始,雍亲王就非常信任他,也对他刮目相看。

作为奴才,年羹尧也很会讨得主子的欢心,为了能和雍正拉近距离,年羹尧甚至都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对方,主仆二人甚至还一起发誓:生死不相负。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年羹尧在清国可谓是能横着走,除了雍正之外,他谁都可以忽视。

如果说皇帝偏爱一人会使得其他大臣心里有意见,那么年羹尧却是个例外,因为他是有真本事的,这是大家都能见到的。

在做官这条路上,他不到10年就升任为四川巡抚,很快又成为了川陕总督,掌管着军政大权,真正成为了雍正的心腹。

1723年,雍正甚至发了上谕:若有调兵遣将、动用粮饷之处,全部按照年羹尧的意见办理。

有了雍正的这层保障,年羹尧也彻底总揽了西北的一切事务,并成为了雍正在西线的亲信代理人,其他各路总督、大将军都得往后稍一稍了。

那一年,恰逢青海局势大乱,西部边疆频繁出现战火,雍正都没有多想,果断任命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亲自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事宜。

第二年,年羹尧率军横扫敌军残部,使得对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年大将军”的威名享誉朝野。

雍正非常高兴,给年羹尧安排了诸多赏赐,就连他的家人都能跟着沾光,此时年羹尧的身份在整个清国都是极为重要的,他不仅“威震西北”,同时还要兼管云南政务,西边的事情几乎全部交给年羹尧一人处理。

时间一长,年羹尧就有一种“统治者”的错觉了。

他似乎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下,官再大也是奴才,天下的主子只有皇帝一人。

雍正2年10月,年羹尧进京,原本君臣相见是一件极为开心的事情,可年羹尧却膨胀了。

在那段路途中,他命令都统、直隶总督全部跪在道路的两侧迎接,他路过的时候连看都不看对方一眼。

快到京城的时候,王公大臣全部下马问候,可年羹尧见到他们也只是点了点头而已,他那会的架子甚至比皇帝还要大。

就连见到雍正本人以后,年羹尧的态度依旧十分狂妄,两人的交谈甚至超出了“君臣”的感觉,更像是平起平坐。

这样一来,说雍正心里没意见那是不可能的,再加上雍正得知了年羹尧的手触碰到了皇家的事情,心里也更加不是滋味了。

雍正的心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变化的。

年羹尧从北京走了之后,雍正很快就下了谕旨给他,大概意思就是让年羹尧“慎重自持”。

当然,心高自傲的年羹尧根本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眼里。

另一边,雍正的复仇心理开始不断起着作用,他也开始详细了解年羹尧私下究竟做了什么,可没想到,这一查,连他自己都惊呆了。

在文武百官的选任上,只要是年羹尧保举的人都会被优先录用,这批人还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年选。

特别是在陕、甘、川等地,年羹尧的人早已形成了一个小集团,他们只听命于年羹尧,而且年羹尧还是一个极其注重培养私人势力的人,每当朝廷下来什么“好差事”,年羹尧的第一反应都是让自己人去捞一笔。

此外,年羹尧还特别贪,这也是雍正看不惯的。

有一个名叫赵之垣的人在丢官之后投奔到年羹尧的门下,光是赠送的珠宝就价值20万两。

根据总体的调查,年羹尧贪污受贿、侵蚀钱粮的总数量高达数百万两。

要知道那可是雍正初年,每一个刚上任的好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要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可他最信任的“年大将军”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贪污了如此多的钱财,这是任何一个明君都无法容忍的。

皇权是不容践踏的,年羹尧却连这一点基本的眼色都没有。

他发给下属官员的公文竟然还敢称之为“令谕”,甚至把同级别的官员当做是自己的下属来对待,就连蒙古扎萨克郡王来见他都得行跪拜礼;朝廷来的御前侍卫本该受到礼遇,可他们到了年羹尧这却变成了奴才。

“上任”没多久的雍正本就是立威望的时候,年羹尧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若不是知道京城还有一位皇上,恐怕很多人还以为年羹尧就是清国最大的官。

雍正2年11月,雍正真的忍不了了,可想要处置年羹尧,还得费不小的力气。

那份朱谕,就是雍正给年羹尧的提示,不过当时的年羹尧自恃功高,还没有发现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雍正找到了自己的亲信,要求他们全都跟年羹尧划清界限,并积极检举揭发年羹尧的劣迹,以争取保全自身。

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都是聪明人,大家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纷纷跟着雍正的脚步,站在了年羹尧的对立面。

年羹尧本身就编织了一块巨大的网,他的家族显赫,随便挑出来一个都不是什么平凡人。

他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是纳兰性德的女儿,不过这个妻子在和他成婚后数年便去世了。

第二任是英亲王阿济格玄孙女,也是辅国公苏燕之女,同样有着很高的地位。

而他的那些儿子更是个个都是当官的料,除了小儿子年寿一直跟在父亲的身边外,其他都在外面做官。

再加上他那些党羽散布全国各地,雍正想要拿下他,确实还得花费不小的力气。

经过了几个月的前期酝酿,到了雍正3年正月,雍正对于年羹尧的不满已经是公开的了,他找了年羹尧指使山西巡抚参奏陕西驿道的事情,说这是年羹尧任用私人、乱结朋党,并不予准奏。

3月,天空中出现了“祥瑞”,年羹尧也按照流程上贺,可粗心大意的他将一个字给写错了,雍正马上抓住机会说这是他“不重视”的体现,还说他居功自傲,显露不敬。

皇帝想要处理他,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了,只是这件事正好发生了,若没有天相,那再找其他借口也是一样的。

很快,雍正就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并且解除了年羹尧川陕总督的职位,命令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家破人亡的结局

这个“调职”就非常灵性,当然,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什么意思。

内外官员本就被年羹尧欺负了很久,他们终于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也找到了“风向标”,因此纷纷去揭发年羹尧的罪状。

这下,雍正有了充分的理由,他也顺坡下驴,以“听从于群臣的意见”把年羹尧身上的所有官职都给削了,并于雍正3年9月将年羹尧押送到北京来会审。

在年羹尧前往杭州的途中,他也知道了自己可能面对的结局,不过他还幻想着雍正能够念及多年来的情谊对自己网开一面,甚至在抵达江苏仪征后不愿意继续向前走。

消息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雍正也更加愤怒了,他马上在年羹尧的“谢恩奏折”上批示道:你根本不知道悔改。

当然,原文批示洋洋洒洒几行字,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除掉你年羹尧是已经下定决心了,根本不可能改变。

当年12月,议政大臣将年羹尧的审判结果上交给雍正,包括“大逆罪”、“专擅罪”、“僭越罪”等罪责在内,细分下去,年羹尧一共犯了92条罪名,其中有30多条都是能够杀头的。

这下,年羹尧就算是30个脑袋都不够砍了。

可若是用太过残忍的方式处置年羹尧,那似乎显得雍正是一个内心没有感情的人,世间肯定会认为雍正心狠手辣,再加上年羹尧过去在平定叛乱是有功的,雍正只好想着用一些其他方式处死年羹尧。

很快,雍正表示自己“开恩”,让年羹尧在狱中自裁。

年羹尧这边接到了雍正自裁的谕令后却迟迟不肯动手,依旧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雍正的身上,想着雍正很有可能对他网开一面。

可雍正这边的态度是:年羹尧本就犯了该凌迟的罪,现在让他自裁已经是留给他最后的体面了,不能不识好歹。

在君臣永别之迹,雍正还在用佛家说教,让年羹尧彻底“心服口服”,到死都不敢“怨恨”皇上。

他最后的“遗言”还是想要再见雍正一面,可雍正那边早都下了命令,在“监斩官”的厉声呵斥之下,年羹尧才最终自尽。

年羹尧最终并没有骂骂咧咧地去死,很显然他知道清朝那一套处理流程,若是到了这个时候一句话说不好,那九族都可能保不住了。

雍正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也深知“斩草要除根”,因此,他还专门安排了年羹尧家属的归处。

他的妻妾女眷以及家奴全部被逮捕,随后也被押送到京城并关进了刑部大牢,雍正的手段残忍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明明是年羹尧一个人犯错,可家中的妻妾甚至连奴才都没有被放过。

而年羹尧的父兄族中本身有很多都是在做官的,因为这件事,这些人全部都被革职。

根据记载,年羹尧还有几位儿子,这些儿子全部被送到了边地充军,而年家的所有家产也被充公。

没多久之后,年贵妃也病死了,年家的影响力也基本消失殆尽,彻底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代价。

当然,雍正不是暴君,他当时如此残忍地去处理这件事只是为了起震慑作用,他对于年羹尧那些功绩还是肯定的。

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雍正5年,此事彻底告一段落后,雍正亲自赦免了年羹尧的诸子,并找了人去专门管束。

奈何,少了年羹尧的年家,基本上退出了清朝的历史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