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女儿对谈:敢于拥抱未来

 皮皮中尉 2023-10-09 发布于河南

本文导读:

只要怀着拥抱未来的意识和勇气,人类就会有无尽的动力和乐趣。


近日重读《儒林外史》,发现明代无论高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对扶乩算命相当热衷。书中提到新科举人王惠请江西人陈和甫用扶乩也就是沙盘写字的方式预判仕途,结果判词中出现“琴瑟琵琶”“骅骝开道”等语,在场众人都不知所云。


十年后,王惠在赣南道台任上奉旨镇压宁王谋反不成还当了俘虏,索性归顺宁王,这才得知宁王是老王爷的第八子,正合了“琴瑟琵琶”当中的八个“王”字。再后来宁王兵败王惠只身逃亡途中借住一所驿站,看到房间居然高挂匾额“骅骝开道”,由此不得不佩服陈和甫的扶乩功夫了得。

书中描写令人唏嘘感慨,可见从古至今人们都对未来充满了敬畏,当今科幻影片也有相当一部分事关探索未来时光穿越。为何?未来不可见更不可控,所以令人忧虑恐惧,而愈是忧虑恐惧则好奇心愈强,因此今日屡见求卦算命屡禁不止,高官富豪万金求签问佛,无非在祈求个好运道谋个好未来,哪怕只是心理安慰。不过说到底,这种方法肤浅得很,须知今天由过去层累而来,而明天的机遇又蕴含在今日的基础之上,与其剑走偏锋不如脚踏实地,与其侥幸奢望明天不如敢于拥抱未来。

今天正值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人都需要拥有拥抱未来的意识,具备拥抱未来的勇气。

承认自己知道得有限,接受自己在未知面前会不知所措的现实,我们往往都能释怀。功成名就的爱因斯坦就说过类似的话,即人掌握的知识越多,面对的未知领域就越大,人就会愈加谦卑。可见无论是科学巨匠还是凡夫俗子,在未知面前保持谦卑心平常心,都是应有之态。

谦卑固然谦卑,但我们这一代人类或之后的人类倘若谦卑过头成了随遇而安,那就不免辜负了前人的勇气智慧。我认为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前赴后继去探索未知。

再举个史上著名的例子,源于《史记》。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海内的壮举还未完全功成,就听到一则预言即“亡秦者胡也”。因为关乎国运,所以秦始皇如临大敌,把警惕的目光投向北方的匈奴也就是当时的胡人。待统一大业完成,秦将蒙恬立即带军收复河套地区,还征发数十万民夫修筑长城,拒胡人于国境以外。

了却心腹大患、扭转预言的秦始皇,开始放心大胆巡视新征服地区彰显皇威,同时遍访长生不老之药,希望维系自己的无上权威享尽富贵。这才有了后来他派遣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出海、自己登泰山封禅祭天等等一系列的“大手笔”。

待秦朝历二世而亡之后,人们才赫然发现,这“亡秦”的“胡”未必指的就是匈奴人,更可能指代的就是秦二世胡亥!细数胡亥继位后各种倒行逆施的暴政,可不就是动摇秦朝国本的败家子行为吗?所以从太史公司马迁开始,历代史家只要提起“亡秦者胡也”这句预言,总忍不住大发议论,议论秦始皇弄巧成拙,感慨上苍造物弄人。

不过秦始皇的做法堪称当时人类面对未知采取的最优选择。一旦发现“胡”这个未知信息的潜在威胁,立刻采取有力措施根除威胁,正符合我们当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要义。这个案例中秦始皇针对未知的当机立断值得推崇,而不应遭到嘲笑误解。

唯一令人嗟叹的,在于秦始皇获取未知信息的方式。“亡秦者胡也”是一则谶言,从何而来我们无从得知,想来有可能是秦朝权力核心的一桩政治阴谋,也可能纯属以讹传讹,或许更可能出自方士对《周易》的推演而来。而我个人最愿意相信最后一种可能,因为这更符合一位当时的国家最高统治者最权威最“科学”的信息渠道。

我曾经看过学者熊逸解析《周易》的文章,可惜自己古文底子太薄弱,只是草草阅读看个热闹。但这并不阻碍我严重怀疑,《周易》或许就是上一波人类文明侥幸遗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因为按照人类文明进化的轨迹,上古人类明显不具备参透未知的能力,只有掌握打破时间线性演进的超级文明才有这种能力。但不管怎么说,包括秦始皇在内的古代君王几乎都是通过宫廷学者研究《周易》的成果解析未知并采取策略。

可见古人是敢于面对未知的,尽管科技含量不高、穿凿意会更多,却依旧在用最强大的学习工具《周易》来帮助自己。对此,我们这些现代人绝不能一笑而过,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人们面对未知最积极的态度。

虽然随着近三百年来西方文化强盛而东方文化日衰,乃至我们的学校教育早已将传统文化放在角落里可有可无,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东方文化并非落后迂腐,而是与西方文化并重甚至更高一筹的人类智慧。西方人认为时间是直线的,最终点就是一切毁灭的“审判日”,而东方人则认为时间具有周期性,周而复始否极泰来。这也是一种对于未知的理解,迟早会被高度发达的科技所证明,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同样的道理,一群出来觅食的蚂蚁,看似忙乱无序,其中却暗含了很多难以发现的规律,比如它们依靠气味联系,比如它们精巧复杂的蚁穴,再比如蚁群令人惊叹的总数控制;一颗破土而出的小草,看似柔弱无力,其中却暗含了很多叹为观止的奇迹,比如它们对阳光的渴望,比如它们对土壤的依存,比如它们对周边环境的主动适应。这同样说明了一点,动物植物可能无法道出所以然,却都在遵守规律,未知的规律。

既然未知是有规律的,那么我们就任重而道远,就要有拥抱未来的意识和勇气。

意识何来?照规律办事,照规律思考。规律何来?自然是从学习中来。学习规律一方面要靠书本,因为书中自有前人筚路蓝缕换来的宝贵经验,我们可以轻松站在前人铸就的根基下再接再厉;另一方面则要从生活中汲取,毕竟我们的前人已经从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在启发下造出了潜水艇、声呐、雷达以及微波炉、电脑,我们的任务则是更进一步。

人类以前不知道黑洞是何物,不懂得相对论的机理,况且那时开尔文爵士已经断言,人类物理学的大厦已经搭建完毕。所幸我们还有爱因斯坦薛定谔这些后起的大师,正是他们探索未知规律的努力,才使人类文明进入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这就是拥抱未来。

勇气何来?循着规律前进,伴着规律摸索,不穷尽答案不回头。这就像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并不知道他会被尊称为“太史公”,李时珍在写作《本草纲目》时不知道自己日后的崇高地位一样,我们只要相信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只要坚信自己实在循规律努力,就一定会勇气倍增!勇气的途径就在于不放弃不松懈,与未知的规律博弈下去。

我们这一代人和今后的人类对于今天应当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格局。我们不应当甘心做科技消费的享受者,更不应当沉迷欲望做乌合之众,我们理应去做更高尚的事,那就是汲取前人的成果学习智慧,然后用智慧指导自己去探索未知。

只要怀着拥抱未来的意识和勇气,人类就会有无尽的动力和乐趣。这样,人类才值得,生活才值得。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