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意画水浒插图线描之七(终结篇)

 笑溜达 2023-10-09 发布于辽宁

征辽征方腊

水浒传百回本比七十回本多了征辽征方腊,前后文字风格及叙事感觉似有脱节,有拼凑之嫌,以前不太喜读!其实,加上历史背景,加上政治因素,加上地理环境,细读细品,反倒发现,这是水浒传悲壮,苍凉,厚重底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他,水浒头重脚轻,不完整!

问题和困惑来了:征辽与征方腊一北一南,篇幅相似,州郡类等,而征辽一将未损,征方腊十去七八,施公这么明显的不合理,是通过强烈对比的艺术手法暗示什么吗?想来想去,似乎是民心二字,这或是水浒思想价值最后升华所在!在当时历史背景和民族界限中,辽国对于汉民族中原政权而言,是外敌!外敌来犯,同仇敌忾!枪口对外,民心所在!因此战斗一开始就进展顺利,所向披靡!同时也因为这是国际战争,讲究战争规则,讲究国家牌面,讲究政治斡旋,所以有进有退,损失不大!当然,地理因素对于战争也很重要,宋江集团身处北方,熟悉北方环境,熟悉北方战法,对于开阔的战争环境很是适合!反观方腊,是和宋同样的农民起义,只不过不想招安,一心造反!这是内部矛盾,自己内部造反会更让统治者难以接受,攘外必先安内,反弹到义军身上,义军对镇压的对手也就格外的残酷,因此,打赢是唯一目的,不择手段,毫无底线!沒有通谍,没有规则,没有布阵,没有回旋,硬碰硬是消耗有生力量的主要方式!而宋征方腊,没了国家使命与民族道义的民心支撑,打恶仗而自露怯,岂有不输之理!就政治而言,统治者高层也乐见宋方二者互耗,结果对于高层并没太大损失,权谋设阻,而非征辽时的一致对外!总之,民心不在,一切皆不在,十去七八也就成了必然!只不过,施公用两次战争结果的强烈对比更强化了这一认知,让人更加嘘唏感慨!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水浒的英雄主义也便更加的耐人寻味了!

顺便插一句,有人批施公地理错误,我认为不全对。南北两战,地理方位大致不差。在当时的测绘和交通条件下,作为没有太多真实历史背景的小说,营造出这般如历史演义般的感受,其地理知识的贡献是很大的!

辽国服饰这一块,元末明初的施公对于几百年前的辽国似乎没什么概念。我很难想象,中间秃顶前面留海儿三面留辫儿的地中海发型,戴上如孙大圣的紫金冠,会是什么贵族范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