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之牟姓:文章政事追先达,冠盖声华羡昔贤

 夜读日思 2023-10-10 发布于黑龙江

最有趣的百家姓典故

无限精彩尽在夜读日思



文  |  乔公子  夜读日思  |  原创出品
歌曲  | 牟玄甫     图  |  精选

牟姓,是一个非常有底蕴的姓氏,宋版百家姓排名488,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49位,人口约九十八万四千余。话说,在遥远的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不断发生局部战争,最可怕的是,牟子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深受其害,被迫不断向东北方向迁徙。翻阅史籍《路史》,其中这样记载:“牟逼近临淄,乃迁于东海。”虽然不断迁徙躲避战乱,但是到了春秋的末期,牟子国仍然被齐国给吞灭了,此后,人们称呼牟子国被灭时的国都为“牟平”。亡国之后的子孙后代,有的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牟氏,史称牟氏正宗。

今天,我们聊聊牟姓的典故。

牟  姓  源  流

据乔公子考证,牟姓大致有以下十四个来源:

第一个起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给火神祝融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记载:“牟子国,祝融之后,后因氏焉。”祝融为上古时期掌管火的官职,起初为颛顼曾孙重黎所担任。祝融又称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绩,能光融天下,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诛伐共工氏时,因没有将共工家族斩尽杀绝而被帝喾诛杀。后帝喾命其弟吴回继任,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承袭火正之职,亦称祝融。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将祝融之后封在牟,也就是在今天的山东省莱芜辛庄镇赵家泉村,是那时期的小诸侯国,子爵,因称牟子国。

第二个起源,源于封地名为氏。据《后汉书·儒林传》所记载,牟长其先封牟,牟长以地为氏。

第三个起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岑牟,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岑牟,就是岑鍪,原来指仪仗队中鼓角士身着的甲胄。鼓角士,差不多等同于今天的军乐队,身着岑牟后,甲胄鲜明,威风凛凛,好不神气,因此也就俗称其为“岑牟”。

第四个起源,源于避祸改姓。中国境内有一个年轻的牟氏。先祖为李黼,生独子李八真(配牟氏),李八真生四子:原诚、原谅、回祖、么祖。为了避祸,除原谅姓李外,其他兄弟三人改姓牟。这支牟姓的人数超过20万人,至今约有700年历史。

第五个起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晚期宾牟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宾牟氏,是上古时期一个氏族的复姓。在典籍《广韵》中记载:“宾牟,复姓,三氏,<礼记>有宾牟贾。”宾牟贾,春秋晚期人物,是周王室的大夫,与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物。由于宾牟贾精通乐礼,因此孔子曾称呼宾牟贾为“吾子”。“吾子”,不是“我的儿子”、“我的晚辈”的意思,而是春秋时期士大夫们对对方十分尊敬的一种尊称,也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敬称。在宾牟贾之前,史籍中未见有此复姓的记载。

第六个起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灵公之孙子南弥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子南弥牟,字子之,又名木,是卫灵公姬元的幼子公子郢的儿子。公子郢,字子南,他拥立侄子姬辄为国君,是为卫出公。公子郢的儿子弥牟后来以父亲之字为姓氏,称子南氏,因称子南弥牟。子南弥牟作为公孙,一直担任卫国的将军,在卫悼公姬黔执政时期还担任了国相。子南弥牟逝世后,得谥号为“文”,在史籍《大戴礼记》中记录了他和孔子的贤弟子子贡的一段著名对话,被后世称之为“卫将军文子”。他的孙子,就是卫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称“候”的卫平侯姬郢,其后任君主自降为“君”,即卫怀君。在子南弥牟的支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弥牟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弥氏、牟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来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马弥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地方叫邬,在周敬王姬丐六年秋季,晋顷公派大夫司马弥牟去治理邬邑。在司马弥牟的后裔子孙中,一部分人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马氏;一部分人以先祖任官地名为姓氏,称邬氏;还有一部分庶支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弥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牟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来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弥牟氏家族,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弥牟氏,是从楚国贵族芈氏族群中分衍出来的复姓,与若敖氏同时诞生,因封居于弥牟,其后代中皆沿称弥牟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牟氏。

第九个来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杞国牟娄、根牟之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牟娄、根牟,是春秋时期杞国的两个邑地,先后被莒国夺占。周桓王姬林元年,莒敖穆公执政的莒国出兵占据了牟娄之地,公元前600年,又吞并了根牟。失去国邑的杞国国民,于是以原先的居邑名称为姓氏,称牟娄氏、根牟氏,牟娄氏、根牟氏后又省文简改为单姓牟氏、娄氏、根氏等。
第十个来源,源于东夷族,出自上古时期鲜牟国,属于以国名为氏。鲜牟,是上古东夷民族中的一个古国,传说为祝融的后裔。在西周初期,有东夷民族建立的鲜牟国,当时的鲜牟国在山东半岛之南,东面临海,莒国在北,鲁国在西,三个诸侯国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三足猗立之势。公元前1096年,周成王开始亲政,他在岐阳召集诸侯们会盟,以树立自己亲政之威。当时鲜牟国也都参与了会盟会议。由于鲜牟国人是火正祝融之后,就负责职守庭燎祭神的火堆。周成王认为楚国和鲜牟国皆属于蛮夷小国,无法与帝王世系的亲叔子侄之后、列侯们相比,因此拒绝与他们结盟。春秋初期,莒国国势渐强,不断与齐、鲁、晋等大国会盟,还对周围小国持续发动战争,吞并了一些小诸侯国,鲜牟国遭到灭顶之灾。在鲜牟国灭亡之后,有王族子孙以及国民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鲜牟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鲜氏、牟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来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根牟国,属于以国名家氏合姓为氏。春秋时期,鲁国的邻边有一个根牟国,传说为颛顼的后裔,是姬姓曹氏小国,子爵,境不过五十里方圆,国都在根牟,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沂南东南部。周定王姬瑜七年,根牟国被鲁宣公发兵吞灭。在亡国后的根牟国王族子孙中,有的称曹牟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曹氏、牟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来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毛忽来氏,也称做牟乎来氏,源出蒙古扎剌亦尔部首领木华黎的后裔子孙,即木华黎的蒙语读音。扎剌亦尔·木华黎,是蒙古民族的伟大英雄。他为人沉毅多智略,又骁勇善战,在辅佐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战功卓著,被誉称为“四骏”开国元勋之一。铁木真被众人推立为成吉思汗后,敕封木华黎为左万户,并赐誓券金印,后来还是攻灭金国的蒙古大军的最高统帅,爵至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逝世后赐谥“忠武”。他的后裔子孙皆以其名字为姓氏,称毛忽来氏,世居鄂尔多斯,明朝中叶以后,毛忽来氏族部落多以先祖名字的谐音分别改姓为牟氏、何氏、李氏等。
第十三个来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天的彝族、土家族、朝鲜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牟氏,世代相传至今。
以上十三个来源的牟姓都读作mù。
第十四个来源,来源于感恩佛德,因而改姓。该支牟氏,是在明朝初期从湖北麻城的李氏家族一支所改,传说,这一支祖先是李世民的第十九世嫡孙。元朝末期湖北江陵元帅李黼的后人,因组织反元之事败露,被元朝廷抄家。当时逃出的五兄弟被元兵追杀,临到一条大河过不去,幸好神佛派一只黑虎将兄弟五人背过大河。之后,五人有感佛德,于是就取了释迦牟尼佛之牟字为姓氏,改称牟氏,世代相传。今天这一支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万州区一带,以及四川部分地区。注意:只有该支牟氏读音作móu。

牟 姓 名 人

【牟融】

牟融是东汉时期著名学者,学问渊博,传授《大夏侯尚书》。举茂才走上仕途,曾经担任丰县县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在司徒范迁的推荐下,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录尚书事等职务。尽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朝野称颂。汉章帝建初四年,牟融去世,陪葬于显节陵。著有《牟子》二卷。对牛弹琴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和别人探讨佛法时候讲述的。

【牟姓三才人】

牟桂子,宋代官吏、学者。进士出身,累官工部侍郎,后被人诬谄,降职使用,后又起为礼部尚书。曾参与修纂国史。有《存斋集》。其子牟郧亦为学者,著有《陵阳集》,其孙牟应龙亦为学者,人称祖孙三才人。

【牟玄甫】

牟玄甫使我们非常熟悉的歌唱家。他1959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5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院,1978年考入东方歌舞团,是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任东方歌舞团党委副书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先进工作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比“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时,他获得“嘎林杯”大奖。1990年获朝鲜国际友谊艺术节“优秀节目奖”。1986年全国青年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赛中获“孔雀杯”金奖。牟玄甫可以说是歌唱事业长盛不衰的“常青藤”。

此文献给我牟姓朋友们:牟曦东、牟婉婷、牟永山、牟英、牟海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