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细读《增广贤文》,说话做事必有方寸 (251.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昵称503199 2023-10-10 发布于湖北

251.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译文】

人为了追求金钱和财富,即使可能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鸟儿为了获取食物,可以连命都不要。

【品读】

人具有动物性,生理需求是人的首要的、基本的需求。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展示的:
图片
我们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可以从贪婪的本性、社会发展的动力、底线几个方面去理解。
贪婪是人的本性之一。这本无可厚非,因为人自身要生存,要繁衍后代,要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我们都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内心深处都渴望聚积很多的生活保障品。《资本论》里有一句很精辟的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和道德;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牛顿在臭名昭著的南海泡沫中变成了鲜嫩的韭菜,还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话: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性的疯狂。
贪婪和我们人类的起源、进化历程有关系,深深刻在我们基因里。对此不应视作洪水猛兽,要客观、全面看待。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深刻地指出:“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是人的贪婪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十日谈》也谈到贪婪懒惰和自私是人类进取的动力。
但是,作为人类,我们面对诱惑要守住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人追求钱财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有些人靠非法手段得来钱财。我们在投资、生活等。米尔顿·弗里德曼说社会的问题不是在于消灭贪婪,而是要建立一种使贪婪危害最小的规则。人是高级动物,除了生存,要坚守道德底线,要有思想精神的追求。要以老子、孔子,或佛陀,或真主等圣贤要求为标杆,不断地修行、提升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