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桂枝3g病就治好了?高建忠:借力打力,才是最高境界!

 松下舞者 2023-10-10 发布于山西

导读:对药物的把握不仅仅是剂量的大小,比这更重要的是药物之间的配伍。如果配伍合适,小剂量也能发挥大作用;我们处方的目的是驱邪,同时不忘扶正,这是中医临证的精髓,也是中医疗效能超过西医的关键。西医更多关注的是药物本身的问题,不会借力打力,在武学中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高建忠医案:轻剂也能祛疾

刘某,女,32岁。2010年10月31日初诊。

咳嗽、气短2周,呈阵发性。痰不多,咽痒不利。纳可,便调,口干不喜饮,胸闷,无汗,畏寒。舌暗、苔薄白、脉细弦缓。

处方:生麻黄3g、桂枝3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9g、姜半夏9g、生白芍12g、全瓜蒌15g、生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2010年11月4日二诊。症减,耳窍欠清利。舌暗红、苔白、脉细弦缓。

处方:生麻黄1包、白果1包、姜半夏1包、桑白皮1包、炒苏子1包、黄芩1包、炒杏仁1包、蝉衣1包、全瓜蒌1包、生甘草1包,5剂。

水冲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药后无不适,停药。


师生现场精彩讨论

问:通过患者的主诉,首诊如何辨证论治?

答:咳嗽、气短呈阵发性,嗓子痒,胸口有点闷,有点怕冷,不出汗。这些线索提示我们这个证属风寒袭肺,肺失宣降。治疗上选用温肺散寒的小青龙汤加全瓜蒌。全瓜蒌在这里有宽胸散结的作用,主要针对胸闷。


问:小青龙汤首诊得效后,为何在二诊时要换方?

答:首诊和二诊相比,舌脉都差不多,但二诊时她补充了一个症状“耳朵不利索”。

一听到患者说耳朵不利索,就会考虑引起耳朵不利索的原因是什么,耳朵这里会不会有了郁热?所以,这时候从治疗的战略角度来看,此时继续进攻不如退回来缓一缓,于是就退到了定喘汤上。


问:为什么这么说?

答:因为耳窍属于肝胆经的领地。药物的温热之性特别容易引起肝胆的热。肝胆的经脉和脏腑都喜欢温热药和温补药。以前看书的时候发现很多医家说:吃补脾药和补肾药容易引起肝胆的热。

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

李东垣说加白芍,张锡纯也说加白芍。这叫土中泻木。

因此给患者开补药方子的时候,如果患者的舌苔不腻,经常会在方子里加白芍。有了白芍在这里清热,能让这些药连续吃两个月不上火。这个火多生于肝胆。

还有一种情况,吃了温补药以后,火容易走到肺上。因为本身“肺为娇脏”,易寒易热。此时为了避免这个火走到肺上,常在处方里加点贝母、黄芩甚至阿胶,阿胶有清肺热的作用。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肺热的情况。

尽管首诊处方中的小青龙汤里面已经有了白芍,但是在复诊的时候患者的耳朵还是出现了不舒服的感觉,此时我们一定要注意。

这时候用药不可以贪功冒进,退回来,缓一缓。于是就退到定喘汤上了。定喘汤的使用前提就是在辨证中没查明显的外寒里热的症状。也就是说,定喘汤的偏性相对平和一些,并且它还有退舌苔的作用。


医案相关拓展知识

1、关于小青龙汤

老师笔下小青龙汤的剂量和《伤寒论》中不一样,用于临床仍有屡试不爽之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老师的思维体系里,如何使用小青龙汤。

在老师的处方里,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这几味药一般都是3g左右,量不会很大。而在《伤寒论》中除了五味子和半夏是半升以外,其他的药都是等量的。

《伤寒论》第40条说小青龙汤治心下有水气。

后世医家一般认为小青龙汤治寒饮在肺。条文中说的心下应该指的是胃,因此小青龙汤中干姜为必用,并且这里的干姜不可以被生姜所取代。

很多医生(比如清代的陈修园)说小青龙汤中最核心的药是:姜辛味。小青龙汤是治咳嗽的常用方,甚至有人说是专方。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的咳嗽根原篇出了一方,名为姜苓五味细辛汤。其组成为:茯苓三钱、甘草二钱、半夏三钱、干姜三钱、细辛三钱、五味子一钱。并言,咳嗽根原缘于土湿胃逆。

这位有个性的医生,论咳嗽根原时只出一方,里面有姜辛味,有茯苓、半夏。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黄元御先生此处似有纠偏之意。包括《伤寒论》中小青龙汤条文中说到的心下,其实也是一种纠偏。

肺主气司呼吸,把咳嗽和肺联系起来理所当然。但是经典告诉我们,咳嗽与肺有关,但是咳嗽不止于肺。五脏六腑只要影响到肺气的宣降,都会令人咳。

肺经的循行是先入胃,再上肺。所以寒痰引起的肺寒也可以理为为是肺、胃的寒。因此,治疗肺寒总不离干姜。

如果小青龙汤治表寒里饮,则与《伤寒论》中所论相同,外有表寒,心下复有水气,那么麻黄、桂枝量应当大一些。

如果没有表证,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的量都不必过大,因为除外表证,它们在这里主要起到的是温通、温散的作田,并且这种温通、温散的作用很难用其他药来取代。

临床上,很多咳嗽患者在就诊时表证多不明显,故老师用小青龙汤时多取麻、桂、姜、辛的温散之性,此时用小剂量更为切证。


2、关于用药的剂量

很多患者看到老师处方中用那么多3g剂量的药物,多会疑惑地问:这么小的剂量能治病么?

不光是患者理解不了,有时候医生也很难理解。清代医家叶天士属临床擅用小剂量者,同时代的医家徐灵胎就因其剂量太小而批评道“此老至死不渝,用药如儿戏”。

不理解叶天士只能说明徐灵胎的境界不够,叶天士这样用药自然有他的道理。自清代以后,有那么多医家来研究叶天士的学问,将其称之为“叶学”,何绍奇先生就曾说过“叶学鳞爪,淡以通阳”,足见后世医家对于“叶学”的认可。

对剂量的态度,老师始终觉得能小就不要大。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胆子小,只因中医博大精深。很多问题在我们没有足够了解的时候,尽量不要去随意地改变剂量。况且中医的疗效也不是靠增加剂量就可以取得的。

无论我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如果能用小剂量解决的问题何必用大剂量?

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凑到一起能治阳虚外感;柴胡、黄芩、甘草组合起来可以解决发烧。虽然药味不多,力量不大,但用错也能坏事。

所以,对药物的把握不仅仅是剂量的大小,比这更重要的是药物之间的配伍。如果配伍合适,小剂量也能发挥大作用;如果配伍不合适,药物之间就会互相牵制,影响疗效。

因此,我们在处方时,首先要相信这张方子,相信这样用药是可行的。如果这样用下来.在辨证无误的前提下疗效仍不明显,这时候再去考虑加大剂量。

我们处方的目的是驱邪,在驱邪的同时不忘扶正,这是中医临证的精髓,也是中医疗效能超过西医的关键。

西医更多关注的是药物本身的问题,不会借力打力,在武学中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丁甘仁先生说:“轻剂可去实,常被好用重剂者不屑。”好用重剂者,其目的在于对抗病邪;好用轻剂者,取的是借力打力,通过药气引导体内的正气与邪气争斗。如《内经》说“轻可去实”。

图片

高建忠老师拜师条件,拜师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