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题(人教版)
2023-10-10 | 阅:  转:  |  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题一、单选题1.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下列有关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C.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2.空气中
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氧气D.氮气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钻探机钻头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
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B.分离液态空气后所得到的氧气是纯
净物C.分离液态空气属于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7.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炼钢B.火箭
的燃料C.供给呼吸D.气焊8.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氮气D
.可吸入颗粒物9.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镁带B.硫粉C.氢气D.木炭10.氧化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广泛,下列反应的原理不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A.农家肥料的腐熟B.暖宝宝发热取暖C.自热米饭中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与水接
触发热D.铁粉作为“双吸剂”用于食品保鲜11.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立刻产生大量气泡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白光C.若a处粉末是镁粉,b处会出
现白雾D.若a处粉末是铜粉,能看到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12.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
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
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
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黑火药由硝酸钾(KNO3)、硫磺(S)和木炭组成,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
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燃放烟花爆竹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由于黑火药中的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特效药剂
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所含金属元素钠钙钡铯火焰颜色黄砖红色黄绿
蓝烟花虽美,但燃放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等事故。另外,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
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引起雾霾等环境问题。(如图为2017与2018年春节期间房山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为此,近年
来我国许多地区都逐渐开始实施禁放、限放政策,希望大家能依法文明燃放。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烟花爆竹中加入氯化钡(Ba
Cl2),则其火焰颜色可能为 。(2)观察图1可知,民众在 (填序号,下同)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A 除夕13:00~19:0
0 B 除夕21:00~初一3:00 C 初一7:00~13:00(3)观察图1可知,房山区在2018年春节期
间实行的烟花爆竹禁限令取得了成效,依据是 。(4)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问题有 。A 环境污染 B 人身伤害
C 引起火灾(5)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B 燃放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
味,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C 烟花爆竹燃放时五彩缤纷,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燃放D 烟花爆竹燃放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火焰,是因为
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14.碳铵哪儿去了?[资料信息]A.碳铵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铵,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
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B.二
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常用于检验氨气。[探究过程]提出问
题: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作出假设:(1)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气,发生了 变化。②碳铵受热消失,
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 变化。收集证据:(2)完成表格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管口有水
珠①有 生成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酚酞试纸变红②有 生成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③ ④ 获得结论:(3) 交流评价:(4)①
仅仅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否严密? 原因是 ②能不能根据“产生的
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 ,原因 。③实验证明,碳铵加热确实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碳铵加热的文
字表达式: ④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一条即可)。15.实验室
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
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现有高锰酸钾32 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
少?(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几瓶?(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29 g/L).答案解析部分1.【
答案】A2.【答案】D3.【答案】C【解析】【解答】A、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A错误;B、红磷燃烧产生白色烟尘,B错误;C、硫
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碳的燃烧发出黄色,伴有黑烟;B、红磷
燃烧释放白烟,不是白雾;C、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火星四射。4.【答案】A【解析】【解答】A、氧气具有助
燃性,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可做燃料;B、但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保护气;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制钻探机钻头;D、稀
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点光源。故答案为:A。【分析】A.氧气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作
保护气;C.金刚石硬度大,常作钻探机钻头;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5.【答案】C【解析】【解答】A、氧气具有助燃性,
可以支持燃烧,但本身不燃烧,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易溶于水,水生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能少量溶于水,不符合题意;C、氧气不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符合题意;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并不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B.氧气不易溶于水;D.氧气
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大部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是所有物质。6.【答案】D【解析】【解答】A.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
之一,而不是质量,故不符合题意;B. 分离液态空气后所得到的气体中,除了氧气外,还含有其他气体,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 分
离液态空气的过程中只是物质进行分离,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 工业上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
同,从而将气体进行分离,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7.【答案】B【解析】【解答】
A、炼钢时需要氧气提高炉温且需氧气与碳反应,使生铁中过量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属于氧气用途,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
作火箭的燃料,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可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D、气焊需要氧气作助燃剂,属于氧气用途,不符合题意;故
选:B。【分析】根据氧气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由此确定各用途是否为氧气用途。8.【答案】C【解析】【解答】一氧化碳、二氧化
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空气污染物,氮气为空气中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分析
,其中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及氮的氧化物,空气中各成分都不属于污染物。9.【答案】A【解析】【解答】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能
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故符合题意;B. 硫粉 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生
成水,故不符合题意;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物质在
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10.【答案】C【解析】【解答】A. 农家肥料的腐熟,属于缓慢氧化反应,反应原理涉及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
. 暖宝宝发热取暖,是因为铁与氧气和水发生了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C. 自热米饭中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与水接
触发热, 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D. 铁粉作为“双吸剂”用于食品保鲜,因为铁能
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农家肥料的腐熟的原理分析。B、根据暖宝宝发热取暖的
原理分析。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热。D、根据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属于缓慢氧化分析。11.【答案】C12.【答案
】C【解析】【解答】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符合题意;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
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符合题意;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故不符合题意;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用排水
法收集氧气,要求集气瓶内装满水,这样才能排尽空气,收集到纯净的氧气;B、排空气法要求把导管必须伸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才能收集到教纯
净的氧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刚刚产生的气泡是试管中排除的空气;D、排水法收集氧气,要求在水下盖上玻璃片,移除水面正放与桌面
。13.【答案】(1)黄绿色(2)B(3)图1中2018年PM2.5比2017年有所下降(4)ABC(5)AD【解析】【解答】(1
)氯化钡(BaCl2)中含有钡元素,由表格中内容可知,若在烟花爆竹中加入氯化钡(BaCl2),则其火焰颜色可能为黄绿色;(2)燃放
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根据2017与2018年春节期间房山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可知,PM2.5含量最高点是除夕2
1:00~初一3:00,所以民众在除夕21:00~初一3:00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故答案为:B;(3)由2017与2018年
春节期间房山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可知,图1中2018年PM2.5比2017年有所下降,所以房山区在2018年春节期间
实行的烟花爆竹禁限令取得了成效;(4)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燃放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等事故。另外,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
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引起雾霾等环境问题”可知,燃放烟花爆竹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主要
有空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所以造成了环境污染;燃放爆竹还能造成人身伤害,容易引起火
灾,故答案为:ABC;(5)A 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故A正确;B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所以燃放
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不是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 烟花爆竹燃放时五彩缤纷,能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必须在周围没有可燃物的地方
燃放,故C不正确;D 根据题中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烟花爆竹燃放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火焰,是因为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故D正确,故
答案为:AD。【分析】(1)根据表格中内容可知,含钡元素的盐燃烧其火焰颜色可能为黄绿色,进行分析。(2)根据2017与2018年春
节期间房山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进行分析。(3)根据2017与2018年春节期间房山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图,进行分析。(4)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燃放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等事故。另外,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引起雾霾等环境问题”,进行分析。(5)根据题目中材料,进行分析。14.【答案
】(1)物理;化学(2)水;氨气;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3)碳铵受热消失,发生了化学变化(4)不严密;因为
颜色、状态、气味的改变不一定生成了新物质;不能;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氨气+水+二氧化碳;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答一条即可)【解析】【解答】(1)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变成了碳铵蒸气,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则假设为物理变化。生成别的物质,则假设为
化学变化。(2)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证明有水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酚酞变红,证明有氨气生成,
由资料信息可知,碳铵不能使酚酞变色,则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3)由所给实验及现象可知,碳铵受热消失,
发生了化学变化。(4) 因为颜色、状态、气味的改变不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所以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
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不严密。② 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
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 ③实验证明,碳铵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碳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 ④ 碳铵不
稳定, 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使用后可立即浇水等。【分析】(1)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
变化分析;(2)根据加热时有水生成试管口会有水珠,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碳铵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3)根据碳铵受热生成新物质
分析;(4)根据颜色、状态、气味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碳铵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铵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及碳铵的不稳定性存
放需密封、避热等分析。15.【答案】(1)B;催化;过氧化氢水+氧气(2)AC/AE;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
锰+氧气(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4)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是固液反应装置,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作
用。故填“B”、“催化剂”、“ 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固反应装置,塞棉花是为了防止粉末进入导管,故填”
AC/AE “、”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 、”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不用D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故填”氧气密度大于空气“;(4)C为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较为干净,故填” 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及催化剂作用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分解过程分析,选取固固反应装置;(3)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进行分析;(4)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干净进行分析。16.【答案】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氧气的质量:32g×=3.2g;(2)由公式m=ρv的推导公式v=m÷ρ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再根据每瓶的体积换算成瓶数.氧气的体积:3.2g÷1.429g/L≈2.24L=2240mL; 可装的瓶数:2240mL÷125mL≈18瓶;答: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2g;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18瓶.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是的已知信息“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可由高锰酸钾的质量求出大约生成氧气的质量;(2)根据(1)中求出的氧气质量,利用公式:m=ρv的推导公式v=m÷ρ求出氧气的体积,根据集气瓶的容积再换算成瓶数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单位要统一. 1 / 1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