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之雄兵出击》:还原历史真相,不要杜撰情节就是好电影

 桂临塞上 2023-10-10 发布于宁夏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国庆档大片来袭,

进电影院观影,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假期的一个习惯性消遣活动之一。

这个国庆档,国产大片依旧扛鼎,这也是文化自信之一吧。

比如说这部遭受热议的《志愿军》。

一提到“志愿军”,很多人毫无疑问就会想到“抗美援朝”。

一提到有关“抗美援朝”的电影,更会想到这两年上映的《长津湖》。

所以很多人自然会拿新上映的《志愿军》和《长津湖》比较。

对此,网上朋友们的评论出现明显的两个极端,

差评理由出奇的一致,

说:“一个美丽国人能拍出来志愿军的精神?”也有人评论说:“不看美丽国人拍的打美丽国人。”

毕竟每个人要加入美丽籍的时候,都是要摸着那个啥宣誓的,核心内容就是美丽国利益要高于一切。

好评的理由也是一致,

那就是爱国情怀,对于这样的一个系列题材,很多人说:“只要能够让年轻人知道中国有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片子就值得。比那些不咸不淡的狗血剧好多了,多拍点有教育,爱国题材的影片,支持正能量。”

抛去成见不说,说老实话,这部《志愿军》整体还是不错的。

但由于很多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在很多文学作品,纪录片或者同题材的电影中都有汲取,

所以对于这部新出的《志愿军》就总能自然而然地看出来不和谐的地方。

比如说伟人与林巧稚(妇产科大夫)的对话。根据史料记载,林大夫并没有参加大典,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杜撰出来,根据剧情需要而加上去的。

其实,还原历史真相,不要杜撰情节就是好电影。

因为还原历史同时还要兼顾创新,真的是太难了。

导演毕竟是要面对商业性的,他也想对得起投资方的钱,

简单来说,如今衡量一部电影是否能成功,

最直接就是以票房来说话,来体现!

在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挖掘出相关的诸多末枝细节,糅合到电影里,

很多时候需要作出一个合理的杜撰。

它不可能像商业片那样,可以反转反转再反转。

因为在真实历史框架里,情节允许和可以扭转的发挥空间实在是太小了。

可能是因为这是三部曲吧,

导演在这一集里,对于全景式的表现过于冗长累赘。

为后两集的展开做足足够的铺垫。

可是要知道,作为观众,谁不知道抗美援朝是因为保家卫国才打的?

所以对于一般进电影院的观众来说,谁不是想看打得怎么激烈怎么爽的吗?

坐下来就是看长长的铺垫,那不如去看纪录片?

纪录片说得比电影更清楚更清晰。

或者很多人没有了解这部影片的良苦用心,

那就是这部影片一开始定位的就是年轻的观众们,

所以才把这段历史的前因铺垫这么长。

因为这一代的年轻人对于这段历史很模糊,甚至是陌生,

他们离这段历史足够遥远,生活在物质富足的年代,

根本想象不到那段历史对于父辈和祖辈来说是多么的深刻和难忘。

他们不像七零后八零后和一部分九零后,有太多的电影和资讯熏陶,明白这场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这一代年轻人的习惯注定了书本和电视已经难以打动他们一探究竟的心,

唯有以他们喜欢的方式,那就是电影来展现,更全面地回顾这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为什么打,能不能打,敢不敢打,在电影中,通过专家吴本正和周伟人的对话,让今天的年轻观众们仿佛穿越七十余年的时光,感同身受彼时新中国异常艰难的抉择。

所以,这部影片或许远远超越了一部军事大片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