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委婉拒绝的7句潜台词,第3句最好用!

 南烟儿下午茶 2023-10-10 发布于江西

南烟儿下午茶

一起吃饭吗?

当生活中有人向你提出请求,你不想答应时,

这就是社交拒绝的大考验!

不过,拒绝也可以很有趣,

下面这七句话,是社交拒绝的“潜台词”,

能够帮你巧妙、幽默地表达拒绝,

既不伤感情,又不为难自己。

#01

“我考虑一下/我再想想”

当有人向你征求意见,而你又不想直截了当地拒绝或表明立场时,委婉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场面更加轻松,避免尴尬。

1. 晚上下班同事邀请吃饭:

   同事: "一起吃饭吗?"

   你: "谢谢你的邀请,但今晚我有些事情要处理,下次一定会参加。"

2. 领导征询你的建议:

   领导: "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你: "我认真考虑了一下,但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细想一下。我会在稍后尽快给您答复。"

这种方式既表达了你的立场,又保持了礼貌和尊重,避免了尴尬情况的发生。

#02

“下次/改天再约”

“'改天再约’是非常好的聊天结束语,既保持了礼貌,又有效终止了对话。”

就像网上总结出来的这条结论:

下次=星期八,改天=32号,以后=13月,有时间=25点。

“下次再约”表达的语气很温和,拒绝的意思却很明显。

在同学会上,一位久违的老同学突然约你单独出去见面。虽然多年来你们的交往已经相当有限,但毕竟曾是同窗,不好拒绝得太直接。

你微笑着说:“今天可能有点不太方便,下次一定要安排。”

然后,又有一位与你的关系并不亲近,只是点头之交的朋友突然找到你。这种情况通常要么是向你借钱,要么是邀请你参加婚礼或孩子的满月宴。

他显得非常热情,并提出邀请你一起吃饭。

你在斟酌后回答:“可以考虑改天见吧,下次再约。”

“改天见吧”和“下次再约”这两句话实际上传达的信息是,未来的见面机会不太可能发生,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明确的回应就是拒绝。

#03

“这个事不好办”

有些隐晦的表达方式,通常只有成年人才能够准确理解:

1. “原则上可以,其实就是不可以。” — 表示虽然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是拒绝的意思。

2. “我尽量,其实就是别指望我。” — 意味着尽力但不抱太大期望,实际上可能难以办成。

3. “这个事不好办,其实就是不想办。” — 暗示对方不愿意去做某事。

在热播剧《父辈的荣耀》中,顾长山是一位真正的好人。他在担任林场队长时,总是乐意帮助队员,甚至为了满足他人,不惜牺牲自己,让自己的家人感到委屈。他几乎从未拒绝别人的请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拒绝别人的请求。一句简单的话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事不好办。”

每当有人向你寻求帮助,而你无法或不愿提供帮助时,都可以使用这句话。

这个说法传达了“我无法提供帮助,我帮不了你”的意思,同时以客观的方式表达了事实,传达了个人意愿,既保留了自己的尊严,也达到了明确的拒绝。

#04

“最近比较忙”

“什么时候有时间,出来聚聚呗。”

"无论何时你有时间,我们出来聚一下吧。"

"最近有点忙。"

"好久不见了,找个时间我们见面吧!"

"最近有点忙。"

短语"最近有点忙"实际上表示"我没有时间,不想去,不想做。" 这是拒绝邀请时常用的含蓄方式。

当有人邀请你见面或做某事,而你不想接受或确实没有时间时,你可以用这个短语回答。听到这句话,对方会明白你在拒绝他们,通常不会再追问。

忙碌是一个最常用且被广泛接受的借口。实际上,很少有人真的会因为太忙而无法抽出时间见面或交流。最终,忙碌的说辞通常只是因为不感兴趣而拒绝的借口。

在人际关系中,可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当我说"最近有点忙"、"没有时间"或"无法脱身"时,你也应该理解这就是拒绝的终点。

不刨根究底,不互相拆台,是对彼此最好的体面。

#05

“我去吃饭/洗澡/忙了”

或许你曾经有过这种经历:

与他人的对话已经让你失去兴趣,或者你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处理。但出于不知道如何结束对话的尴尬,你硬着头皮坚持聊到最后。

或者,在聊天接近尾声时,你渴望结束,但对方却继续讲个不停。

你很想说出"今天就到这吧",但却无法开口。

在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他说:“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实际上,你无需过于担心他人的想法。

当你不想再继续对话时,你可以说:"我需要去洗澡了"、"我要吃饭了"、"我需要外出"、"我有事要忙了"。

这些都是可以给对方的明确理由,以顺利结束交流。无论你是否真的要去做这些事情,实际上并不重要。

洗澡、吃饭、外出、忙碌...这只是为了帮助你脱身而采用的方式。

它们传达了结束话题的意愿,以及你不希望被继续打扰的态度。

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通用的拒绝技巧,屡试不爽。

#06

“以后再说吧/看情况吧/

下次一定”

曾经观看过一段街头采访视频,其中一个问题是:“你遇到过最深的套路是什么?”

有一位回答道:“这事以后再谈吧,等于别再跟我提了。”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视情况而定的回答,实际上却透露出一种推脱的心态。

这正是成年人社交的真实写照。

当朋友邀请你下个月一起旅行,而你手头有些紧时,你可能会客气地回应:“看情况吧。”

当一位熟人前来你所工作的城市出差,提出一起吃饭时。

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孩子刚刚考入重点学校。

而你却自我反观,感觉得到相形见绌,甚至失业了。

由于自尊心,你可能只好说:“这次就算了,下次一定。”

有时候拒绝别人,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好,而是因为自己感到不足。这并非纯粹自尊心的表现,更多地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和体面。

正如一句话所说:“如果我生活好一点,我就去看你了。”

可惜现在的我,无所作为,只能说出拒绝的话语。

“看情况吧”、“下次我一定去”、“以后再说吧”。

希望你永远都不必在这些场合说出这样的话。

#07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有人问:“'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人回答说:“这是一种拒绝继续聊天的方式,表明此刻对方并不想继续与你交流。”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别人向你咨询某事,需要你当下给出答案或回应。

然而,你可能还没有做出决定,或者已经决定不做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回答。

这句话传达的含义是,今天不想为明天的事情做出承诺,明天的事情将留待明天再决定。

“明天”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下周、下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未来。这句话通过未知和不确定性来拖延决策。

这种含糊不清的回答相对于沉默或直接回答“不”来说更为委婉。

对方得到了一种回应,会感到宽慰,不会再继续打扰你。

需要注意的是,“再说”和“再说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

后者更明确地表达了犹豫和敷衍的态度。

这句话传达的含义是,你对提议的兴趣不高,不太愿意尝试。

成年人的社交规则通常是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最直接的意思。

当你说“明天再说吧”时,对方可能会感到难以再次提出邀约。

懂得读懂别人言外之意是社交中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婉拒,就能够减少生活中90%以上不必要的麻烦,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学会委婉地拒绝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当你熟练掌握后,将能够享受到长期的宁静与舒适。

如果你觉得这些婉拒的潜台词对你有用,不妨点个“在看”,愿你在社交中轻松自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