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几乎反动的书

 碧海蓝天kx32di 2023-10-10 发布于四川

说实话,对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一直深表怀疑。

总觉得秉持此说的科学家就像是蹩脚的外科医生,拿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手术剪,咔嚓一下,把露在皮肉外面的箭头铰掉,然后大言不惭地宣布,剩下的事儿,归内科啦。

“爆炸前的宇宙从何而来?谁叫宇宙爆炸的?”——这是剩在肉里的那半截儿箭头的发问。

的确,大爆炸理论不仅自身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瑕疵,而且,基于科学观测的大量实证,也在屡屡暴露其证据链的有欠周密。

相较而言,关于宇宙“无边界条件”的猜想,似更靠谱一些。

宇宙这东西,也许压根儿就不是科学家解释的那个样子,更不可能是诞生于类似实验室事故一样的意外爆炸。也许,宇宙只是人类自身在自觉不自觉间,随机形成的一幅动态图像。

众多天体的运行,空间万象的呈现,无非都是过程化的“态”;那些所谓的规律定理,也只是人类自身根据需要而偶然发现的粗浅经验和局部偏见。

历史上,即使伟大如牛顿,即使他的理论极大地让人类认识了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这种“理解”,本身也带有以偏概全的先天风险。

时代的演进,似乎在迫切要求认识论也应不断改进。

畅销书《无中生有的宇宙》的作者劳伦斯·克劳斯,更像是一位物理学家中的行吟诗人。只要看看下面这一小段话,便不难见出他的宇宙观有多浪漫:

“你身体中每一粒原子都曾属于某些古老的天体。形成你左手和形成你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截然不同的恒星,这就是我所知的物理学中最富诗意的事实:你的一切,都是星辰!”

克劳斯书中的宇宙观,可以视作是对大爆炸理论的一种尝试性超越。

如果在大爆炸之前就已存在有事物,那爆炸就不算是宇宙的真正起源;更何况,爆炸的真实样态,爆炸的具体烈度等,又极难仅从爆炸后所发生的事实去推定。

因此,我们只能想象宇宙是从“无中生有”开始的。这里的“无”,并非绝对的什么都没有,而只是没有目前科学所可认知并解释的东西罢了。

克劳斯提出这种无中生有的宇宙理论,其逻辑基础,可以建立在一些并不复杂的科学事实之上,例如说,宇宙的所有能量,总是以正负两种形态存在的,二者抵消,初始状态即为零。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宇宙里什么具体的物质也没有,宇宙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能量场存在着。

而我们所能看到的无数星球与原子,乃是各种能量暂时呈现出来的一种客观形态。

其实所谓粒子,也只是一种数学意义上的虚构。

粒子们被科学家假定为自由的和相互作用的具体存在,那只是在便于计算的一种结构模型。

宇宙只是一组组粒子相互作用的图像,没有人为的边界。世界上并不存在实体性的粒子,只存在类似粒子的作用形式。

时间,是我们为描述这些“态”而形成的次序。时间是表示空间位移的计量刻度。

时间,是从概念维度对知觉的规定,属于人为现象。

在本书中,克劳斯所说的宇宙起源于“无中生有”,是在寻求对科学理论赋予逻辑自洽的另一种可能。

饱受长期探索之苦的宇宙科学家,似乎最明白,到目前为止,给宇宙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何其难也。

就连科学界寄予厚望的宇宙“大统一理论”,目前仍然也还很不完善。

本来,微观粒子之间存在有四种相互作用力,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科学界试图据此找到能够统一的理论模型,用以概括和解释宇宙间的所有现象。

霍金也曾试图探寻这种“大统一理论。”但他后来却发现,不可能通过一个简单公式来描述和预测宇宙中的一切,因为宇宙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总是同时存在。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要不可避免的面对虚无。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似乎只能无中生有地从虚空中诞生。换言之,宇宙万有皆如“梦幻泡影”!

《无中生有的宇宙》这本书分析至此,在作者和读者心头,都不免会掠过一丝虚无主义的颓废气息。

过度沉湎于宇宙的不可知性和不确定性,势必令人心生沮丧。

因为我们梦见未来时,是由我们自己赋予这个梦以实际意义的,而人类的这种赋予能力,又实在是有限。

克劳斯写道,“对未来生命而言,我们所生活的宇宙,也许是所有可能生活的宇宙中最糟糕的一个。”

《无中生有的宇宙》这本书的扣人心弦之处,也许就在于它近乎颓废的时尚,和近乎反动的新颖。

难道真的像朱清时院士说的,物理学已步入了禅境?物质世界真的要像《金刚经》里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克劳斯在书中也提到了类似“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带有东方色彩的理解模式,不过他引用的格言是:“涅槃即虚无”。

克劳斯可能没发现,他的观点,中国的老子另有一番表达。《道德经》的断言是“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虽然“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种流行说法,未免有些偷懒,但克劳斯在书中却也真切流露了某种无奈的倾向。作为人类的我们,只是三维生物,如果硬要让三维的生物去理解并相信更高维的世界,太难。

难怪爱因斯坦也会感慨,“宇宙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它竟然如此的可以思议”。

作为一种科普类书籍,能引出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哲学层面的思索,已很不易。

当然,在书的后面章节,克劳斯对于“无解即神迹”的观念,同样未予苟同。

他也觉得,那种把人类不可解的现象全都归因于神的做法,反倒更像是在损害上帝至高无上的英名,且在削弱其权威。

也许是为了避免本书太多质疑的调子,可能会令读者陷入虚无主义的深渊,克劳斯在本书的结尾处,终于还是表示了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

人的意义,也许就是要在“无”与“有”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一次次实现飞跃,一次次获得重生。

幸好,全书的结论性观点,最终并未彻底走向反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