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上海市《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GJ08-56-2020) | 浙江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DB33T1240-2021 | 备注
|
41
| 13.4.4在风荷载或重力荷载作用下,横梁挠度限值dt,im宜按下列规定采用:铝合金型材横梁计算跨度不大于2000mm 时:d =1/180 钢型材横梁计算跨度不大于3000mm 时:d=1/250 铝合金或钢型材横梁计算跨度大于4500mm时:d=1 /300 式中 1一横梁的跨度(mm)。铝合金型材横梁计算跨度2000mm~4500mm、钢型材横梁计算跨度3000mm~4500mm时按插入法计算。 铝合金与钢型材横梁d绝对值不大于30mm。 | 7.3.6在重力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横梁竖向弯曲变形挠度不超过构件支承点跨度的L/500,挠度绝对值不超过3mm。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横梁的挠度限值d应符合下列规定:铝合金型材d = L/180;钢型材d=L/250 式中:L——横梁的跨度( mm),悬臂构件可取挑出长度的2倍。 | 横梁挠度限值要求不同 |
42
| 13.4.7非对称截面横梁应按斜弯曲或弯扭构件计算,开口薄壁横梁应按弯扭构件计算。 |
| 横梁计算时上海规范分非对称和对称,计算方法不同 |
43
| 13.3.3立柱截面宜为封闭矩形,截面宽度宜取不小于层高的 1/80,且不小于60mm,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宽度。 |
| 上海规范对立柱截面宽度做出了要求 |
44
|
| 7.4.3上、下立柱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3插芯与立柱固定连接可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不应少于2个,直径不小于10mm;采用焊接时,应标注焊缝位置及尺寸要求。 | 补充了插芯与立柱连接螺栓要求 |
45
| 13.5.3承受轴压力和弯矩作用的立柱,其在弯矩平面内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式: | 7.4.6承受轴压力和弯矩作用的立柱,其在弯矩作用方向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要求:-临界轴压力(N); | 临界轴压比计算公式不同,上海规范按照铝合金和钢结构分两种计算公式 |
46
| 13.5.7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立柱相对挠度限值ds,tim宜按下列规定采用:1铝合金型材立柱,计算跨度不大于3600mm 时按公式13.5.7-1计算;跨度4500mm~15000mm时按公式13.5.7-2计算;跨度3600mm~4500mm时按插入法计算。d=l/180 d=l/225 钢型材立柱,计算跨度不大于15000mm 时按公式13.5.7-3计算:d=1/250 式中1——支点间距离(mm),悬臂构件可取挑出长度的2倍。 2铝合金与钢型材立柱,计算跨度大于15000mm 时d不大于ll500,计算跨度不大于15000mm时d绝对值不大于 30mm。 | 7.4.8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立柱的挠度限值dr,.m应符合下列规定:铝合金型材d=L/180 钢型材d =L/250 式中:L———立柱支点间的距离( mm),悬臂构件可取挑出长度的2倍。 | 立柱挠度限值要求不同 |
47
| 13.2.8横梁与立柱间应有1.0mm~1.5mm间隙,应采用柔性橡胶垫片并用硅酮密封胶封闭,满足变形伸缩和方便安装;13.2.4横梁与立柱采用钢销钉或弹簧销钉连接时,销钉直径不应小于6.0mm,销钉材质宜为不锈钢。插销处铝合金立柱局部壁厚不应小于销钉的公称直径,且应满足精度配合要求。 | 7.5.3横梁与立柱采用销钉或弹簧销钉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梁与立柱间应有1.5mm ~2.0mm间隙,采用柔性橡胶垫片或硅酮密封胶封闭;2销钉、弹簧销钉的材质应采用不锈钢304及以上,直径不应小于5mm,伸入立柱的深度不应小于10mm,孔径尺寸应满足精度配合要求;3销钉连接时,每个连接处销钉不应少于3个,应设置滑移后限位构造; | 横梁与立柱间的间隙要求不同;销钉弹簧销钉尺寸不同; |
48
| 13.2.9钢横梁及立柱连接为焊接时,每间隔12m应设一处水平向滑移铰接端,应能可控滑动并满足强度要求。同一区段内横梁和立柱的连接构造应一致。 | 7.5.4横梁与立柱采用焊缝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缝承载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焊缝处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2每间隔9m宜设一处水平向滑移饺接端,同一区段内横梁和立柱的连接构造应一致。 | 钢横梁及立柱连接为焊接时滑动铰接端间隔尺寸不同 |
49
| 14.2.8单元式幕墙的通气孔和排水孔宜采用透水材料封堵。通气孔宜为直径不小于8mm的圆孔,排水孔宜采用不小于20mm×8mm的长形孔。 | 8.2.3单元式幕墙的系统防排水:2易渗入雨水和凝聚冷凝水的部位,应设计导排水构造,导排水构造中应无积水现象。横向内排水时,过桥与相邻两个单元板块的顶横梁间的搭接应有效密封;纵向内排水时,相邻两个单元立柱内的导排水插芯应该与单元立柱顶端有效密封,插芯与插芯之间对接时应有防止雨水外溢的技术措施。排水方式宜采用同层横向排水,且排水孔距离纵向拼接缝不宜小于300mm。排水孔宜采用不小于12mm x 40mm 的长圆孔,排水孔宜采用透水材料遮挡; | 排水孔设置不同 |
50
| 14.2.4 1 | 8.2.9 1插接型接缝设计 | 板缝计算公式不同,浙江省多出一个 △f——幕墙单元底部主体结构梁或板与幕墙单元顶部主体结构梁或板的竖向相对位移( mm) |
51
| 14.2.14单元板块间的过桥型材长度不宜小于250mm. 14.2.4单元式幕墙插接接缝设计:6过桥型材与顶横梁间应有间隙并用硅酮密封胶密封, dE——考虑地震作用等其它因素影响的预留量(mm),不少于3mm; | 2)过桥型材长度不应小于200mm.过桥与单元的上横梁间宜设置成一端饺接固定,另一端可滑动的连接形式。过桥与单元板块的上横梁间应留有间隙并用硅酮密封胶密封,间隙t。根据过桥的两端滑移情况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小于3mm(图8.2.9 -2); dE———考虑地震作用等其他因素影响的预留量( mm ) ,dE≥2mm; | 密封胶间隙计算公式不同过桥型材长度限值不同 |
52
|
| 8.2.9 2对接型接缝设计 | 计算公式不同, |
53
|
| 8.2.9 3连接型接缝设计 | 补充连接型接缝设计 |
54
| 14.3.2根据单元板块的形式、尺度、荷载和构造设计,立柱和横梁可采用开口、单箱、双箱及其组合截面型式。立柱及横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不应大于6。立柱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45mm,不应小于40mm,公立柱的截面宽度不含其与母立柱的插接肢(图14.3.2)。立柱截面有效高度可取建筑层高的1/20~1/30,且不宜小于140mm。带有封闭箱体的横梁,箱体高度不应小于40mm。 |
| 浙江省对单元幕墙立柱和横梁截面没有做要求 |
55
| 14.3.11-14.3.17 |
| 浙江省规范不包括对大型板块设计、装层整体单元式幕墙设计、转角处单元设计、带装饰条的单元板块设计等要求 |
56
| 14.4.1单元式幕墙平面内位移能力可按下列方法验算: |
| 浙江省规范无对单元式幕墙平面内位移能力验算的方法进行要求 |
57
| 14.4.2单元式幕墙框架立柱和横梁的连接,应采用不锈钢螺钉并采取密封措施。连接螺钉直径不应小于5mm,螺钉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每个连接点不少于3个,顶、底横梁与立柱连接螺钉数量应适当增加,螺钉固定到位后,丝孔的最小壁厚不应小于2mm,光孔的壁厚不应小于3mm。螺钉与型材的连接长度不宜小于40mm。不应采用沉头或半沉头螺钉。 | 8.4.3单元板块构造连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螺钉与型材的有效连接长度应经过计算确定,并不宜小于30mm。螺纹孔最小壁厚不应小于2mm,光孔的壁厚不应小于3mm。不应采用沉头或半沉头螺钉; | 螺钉与型材的有效连接长度不同 |
58
| 14.4.6单元板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设计:3连接构件厚度经计算确定,钢材不应小于8mm,铝合金型材不应小于10mm。4连接件采用铝合金型材时宜采用6061-T6。5应采用不锈钢螺栓连接,螺栓公称直径不小于12mm,每个连接处不少于2个螺栓。 | 8.4.2单元板块与主体结构连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连接构件厚度经计算确定,钢材不应小于6mm,铝合金型材不应小于8mm。铝合金连接件宜采用6061-T6牌号;3单元式幕墙板块与连接件应采用不锈钢螺栓连接,螺栓公称直径不小于10mm,每个连接处不少于2个螺栓。限位作用的螺钉或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6mm。 | 单元板块与主体结构连接设计要求不同 |
59
| 15.1.6风荷载标准值应符合本标准10.2节规定,并符合以下风荷载分配原则;1内通风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应承受全部风荷载值,内层幕墙应承受不小于1.0 kN/m2风荷载值及外力冲击荷载值。 | 9.3.3内通风双层幕墙的内、外层幕墙风荷载标准值应根据自身的结构类型按本标准第9.3.2条的规定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内通风双层幕墙的内层幕墙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可按50%进行折减,且折减后的风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0.8kN/m2。 | 内通风双层幕墙内层幕墙风荷载取值依据不同 |
60
| 2外通风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应承受全部风荷载值,内层幕墙承受风荷载值可按表15.1.6 取用,且不应小于 1.0kN/m2. | 9.3.4外通风双层幕墙的内、外层幕墙风荷载标准值应根据自身的结构类型按本标准第9.3.2条的规定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外通风双层幕墙的内层幕墙为主要受力结构时,内层幕墙应承受完全的风荷载;外通风双层幕墙的内层幕墙为围护结构时,内层幕墙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可按80%进行折减;3外通风双层幕墙的内、外层幕墙风荷载标准值均不应小于1.OkN/m2。 | 外通风双层幕墙内层幕墙风荷载取值依据不同 |
61
| 15.2.1内通风双层幕墙: 15.2.2外通风双层幕墙: |
| 浙江省规范未对双层幕墙进行构造设计要求 |
62
| 15.3通风量计算、15.4热工设计、15.5防水设计 |
|
|
63
| 16.2.1全玻璃幕墙的周边收口槽壁与玻璃面板或玻璃肋的空隙不应小于8mm;玻璃与下槽底应采用不少于两块的弹性垫块,垫块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10mm,吊挂玻璃下端与下槽底垫块之间的空隙应满足悬挂系统伸长变形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0mm,玻璃入槽深度不小于15mm,槽壁与玻璃间应采用硅酮密封胶密封。入槽玻璃应根据槽内垫块和玻璃的厚度校核玻璃端面强度和垫块材料的抗挤压强度.座地式全玻璃幕墙应验算荷载作用下的垫块强度和玻璃端面强度。 | 10.2.1全玻璃幕墙的周边收口槽壁与玻璃面板或玻璃肋的空隙均不应小于8mm;下支撑式玻璃与下槽底应采用不少于两块的硬质橡胶垫块,垫块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10mm;吊挂玻璃下端与下槽底垫块之间的空隙应满足玻璃及支承结构变形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0mm,玻璃入槽深度不小于20mm,槽壁与玻璃间应采用弹性垫块支承或填塞,且用硅酮密封胶密封。 | 玻璃入槽深度不同 |
64
| 16.1.3玻璃肋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2mm,玻璃肋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 10.2.3全玻璃幕墙玻璃肋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2mm,夹层玻璃肋单片厚度不应小于8mm,玻璃肋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 | 玻璃肋截面高度不同 |
65
| 16.2.3 玻璃面板或玻璃肋上开孔时,孔边至玻璃边距离不应小于玻璃总厚度的3.0倍和孔径的2.0倍,且不小干70mm。相邻两孔的孔边距不应小于玻璃总厚度的4.0倍,且不小于孔径的3.0倍,孔中心距不宜大于孔径的8倍。 | 10.2.5玻璃面板或玻璃肋上开孔时,孔边至玻璃边距离不应小于单片玻璃厚度的4.0倍和孔径的2.0倍,且不小于70mm。相邻两孔的孔边距不应小于单片玻璃厚度的5.0倍,且不小于孔径的3.0倍,孔中心距不宜大于孔径的8倍。 | 玻璃面板或玻璃肋上开孔要求不同 |
66
| 16.3.8玻璃肋高度大于10m时应验算平面外稳定性,必要时应采取防止侧向失稳的构造措施。 | 10.3.7高度大于8m的玻璃肋宜考虑平面外的稳定验算,高度大于12m的玻璃肋,应进行平面外的稳定验算,并采取防止侧向失稳的构造措施。 | 玻璃肋稳定验算高度限值不同 |
67
| 16.3.13吊夹承力的全玻璃幕墙,单吊夹的承载力不应小于4kN,双吊夹的承载力不应小于7kN,吊夹每个侧夹板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不得小于30mm×120mm。中空玻璃宜采用玻璃开孔的结构悬挂。 |
| 浙江省规范无吊夹承力的全玻璃幕墙要求 |
68
| 16.3.20采用螺栓承力的吊挂式全玻璃幕墙,应按公式16.3.17验算仅在面板和肋自重作用下玻璃孔壁的承压,N值计算时荷载系数取1.35,fga取长期荷载端面强度为设计值 | 10.4.6采用螺栓承力的吊挂式全玻璃幕墙,应按公式( 10.4.3)验算仅在面板和肋自重作用下玻璃孔壁的承压,N值计算时荷载系数取1.3,f a取长期荷载端面强度为设计值。 | 孔壁承压荷载计算时荷载系数不同 |
69
| 17.1.4面板间的缝隙应采用硅酮密封胶密封,缝隙宽度不应小于10mm。 | 11.1.2采用单片玻璃时,厚度不应小于8mm;采用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时,其单片厚度不应小于8mm。玻璃板缝宽度不应小于12mm。 | 玻璃板缝要求不同 |
70
| 17.5.3单层平面索网挠度限值d;.im取其短跨支承点距离的1/50。单向拉索挠度限值drlim取其支承点距离的1/50。 | 11.3.10单层曲面索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单层平面索网挠度不应大于其短向跨度的1/45,单层曲面索网的挠度不宜大于其短向跨度的1/200。 | 单层平面索网挠度限值不同 |
71
| 17.4.2索杆析架体系宜采用不锈钢材质,桁架矢高可取支承跨度的1/12~1/18。 | 11.3.8索珩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索桁架矢高宜取跨度的1/10 ~1/20; | 索桁架矢高不同 |
72
| 18.4.9金属屋面支撑构件与主体结构采用螺栓连接的每个连接处,不应少于2个螺栓,且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0mm。系统中每个连接处的受力螺栓、铆钉、销钉不应少于2个。 | 12.2.3采光顶、金属屋面支承框架与主体结构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当采用螺栓连接时,每个受力部位的螺栓不少于2个,螺栓的直径不小于12mm,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松动、防滑移、防脱离措施。连接件与所接触材料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双金属接触腐蚀及因结构变形、风力、温度变化所产生噪声。当采用焊接时,焊缝位置、尺寸、质量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做好防腐处理。 | 与主体连接的螺栓最小直径不同 |
| 18.2.13 采光顶和金属屋面支承结构及面板的最大挠度应符合表18.2.13的规定。 | 12.3.10采光顶、金属屋面挠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 上海规范采光顶、金属屋面挠度分上人和不上人,挠度限值不同 |
34
| 18.4.7 雨篷设计与构造: 1 采用拉压杆雨篷, 其拉压杆应与雨篷结构形成独立的稳定结构系统。 1) 悬挑长度大于4.2m的梁式雨蓬宜设置拉杆或压杆, 拉压杆宜与主体结构专用连接 件连接,不宜与幕墙预埋件直接焊接 | 12.3.15雨篷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雨篷应采用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其可靠性; 1)当采用预埋件时,悬挑长度大于4.0m的雨篷宜设置拉压杆;当采用后置埋件时,悬挑长度大于2.5m 的雨篷宜设置拉压杆。拉压杆宜与主体结构采用饺接连接,拉压杆与雨篷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30度; | 雨篷采用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雨棚设置拉杆的悬挑长度限值不同 |
35
| 24.2.4立柱安装要求:3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相邻两根立柱固定点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 | 16.2.4幕墙立柱安装要求:4立柱安装轴线偏差:不应大于±2mm,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固定点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 | 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同 |
36
| 19章 | 无幕墙钢结构章节 |
|
针对上海地标与浙江地标比较总结
|
总结:浙江规范较上海规范宽松,上海规范要求的细致,越细致设计注意的点就越多,浙江省新规约束的较少,没有规范的地方,自己发挥的可能就较大。 针对计算:计算大致一样,但挠度变形限值有差别,比如横梁不同于上海幕墙规范区分在2000m以下或者以上分别是多少,浙江省幕墙规范为L/180. 针对设计:浙江省规范较多型材壁厚或者尺寸最小值比上海规范要求的低,所以在计算满足的情况下,能更加的节约材料了。 针对整体:上海市幕墙新规参考规范与浙江省幕墙新规参考规范几乎相同,都是从《建筑幕墙》、《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等国家级或地方级规范中参考总结的,大体相同,但上海市幕墙新规较为严格,对以上规范进行了缩小,而浙江省新规则较大保留了上面规范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