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麻醉分会场会议报道|及内镜诊疗麻醉的专家共识中期讨论

 席小麻 2023-10-10 发布于上海

   2018年6月15-17日,消化疾病领域的学术盛会——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2018BIDDF)在北京九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消化内镜麻醉协作组在田鸣组长的主持下召开了两次内容丰富、集思广益的论坛会。

消化内镜诊疗麻醉专家共识--中期讨论会

6月15日下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麻醉协作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主任田鸣教授主持“常见消化系统内镜治疗麻醉的专家共识”的中期讨论。参会的有三位副组长:四川华西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朱涛教授,还有两位来自消化界的副组长分别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筱凤教授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卫刚教授,两位副组长从消化内镜医生的角度为共识的书写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其他参会成员均来自全国各知名消化内镜中心的麻醉专家和医生。

大家聚集一起,首先听取了各病种组长汇报EUS、POEM、ESD、ERCP等内镜治疗麻醉的专家共识初稿,然后是参会专家们热烈地讨论了内镜诊疗过程中麻醉的流程、方案、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等。麻醉专家们查阅了国内外的大量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结合消化专家的意见,更加侧重于内镜治疗下的麻醉,最终目的是要写出一份对临床一线的内镜医生和麻醉医生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专家共识。

田鸣主任讲:消化内镜麻醉是一个亚专科麻醉,应该给从事消化内镜麻醉的医生进行专科麻醉培训,我们写共识的目的就是给内镜麻醉医生提供可参考的麻醉方案,提高内镜麻醉的安全和效果。麻醉医生应该了解各种消化内镜技术、熟悉消化疾病诊疗过程、提前评估内镜诊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安全地实施麻醉。

张筱凤主任和陈卫刚主任讲:内镜医生和麻醉医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无痛内镜下的诊断和治疗。内镜医生应该了解麻醉医生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和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麻醉医生共同评估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相互配合做好气道保护和做好麻醉后病房的监护等。

参会代表们还针对于危重患者,麻醉还是不麻醉对患者更有利,气管导管插还是不插,是否清醒镇静更有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田鸣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分工。各麻醉专家带着明确的任务和使命,表示回去继续为专家共识的书写做出努力。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麻醉分会论坛

16日上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麻醉分会场进行了专题讲座。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刘存明主任讲解了“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期全程管理”,对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多模式镇痛和防治恶心呕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葛圣金主任讲解了“经口内镜下基层切开术:消化与麻醉的矛盾点和合作点”,分享了他们的快速麻醉诱导和快速苏醒的麻醉方案。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李悦主任讲解了“ERCP麻醉的安全策略”,分析了ERCP麻醉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和麻醉管理的经验技巧。
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苏殿三主任讲解了“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低氧问题”,提供了低氧的处理方案和新的供氧设备。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院的每晓鹏主任讲解了“舒适化医疗打开麻醉新境界”,小小内镜大舞台,舒适化医疗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为内镜医生的精确检查和治疗带来了保障。
来自北的刘缚鯤主任讲解了“食管异物麻醉管理”,分享了许多食道异物取出术中麻醉管理的详细病例分析。

会场中除了有麻醉医生讨论交流外,还有许多消化科医生、内镜医生认真聆听,他们觉得这些麻醉专家的讲课水平很高,所提出和分析的问题都很具体,十分有助于今后工作中两个专业医生的相互沟通和配合。

消化内镜的精细化诊断需要麻醉来辅助

清醒状态下,由于患者存在恶心等反应使得内镜观察效果不佳。如贲门病变时需要倒镜观察,剧烈的恶心反应易导致贲门黏膜撕裂出血而影响视野。因此对微小病灶的仔细观察没有麻醉的帮助绝无可能实现。李兆申院士曾经讲过:消灭胃癌不仅可能还可行,关键在于舒适化的胃镜检查。

消化内镜的各种治疗技术的开展也需要麻醉来辅助

现代内镜微创治疗技术迅猛发展,操作项目繁多。且常有不适合外科手术的体弱、危重、合并症多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因此麻醉医生既要与时俱进了解内镜的新技术,又要有能力处理快节奏和高风险的内镜患者,最终为消化内镜治疗保驾护航。

在麻醉科与消化内镜强强联手下,定能实现创伤越来越小、不良反应越来越少、治疗范围越来越广、保留器官功能越来越好的目标。


作者  席宏  副主任医师《中华麻醉学杂志》科普工作组成员

    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