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州

 好家村 2023-10-10 发布于河南

孟州

    孟州,位于河南省黄河北岸,是如今焦作市的一个县级市,总人口四十万,现有面积541.6平方公里。据《山海经》《竹书纪年》记载,在公元前1577年至公元前2372年,有非常辉煌的历史。

公元前2372年至公元前2296年孟州叫“河洛”,简称为“洛”

有轩辕山、有河洛、有孟涂、有沇水漫流区、有湛水

河洛”即“河落”,简称为“洛”,并非“雒河”的“洛”。河南“雒水”《山海经》中就有记录。公元220年,曹丕皇帝将“雒水”改有“洺水”,“东周城”改为“洺阳城”。公元281年司马炎当皇帝挖魏国祖先墓,出土《竹书纪年》,发现轩辕黄帝居于洛,便将“洺水”改为“洛河”,“洺阳”改成了“洛阳”。

据大禹后期的伯益所作的《山海经》记载:如今孟州西部丘陵为“轩辕山”主峰有“轩辕台”,四千年不变的标志是:“又北,……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据《史记》介绍:当年,轩辕黄帝就居住在“河洛”旁的丘陵上,当时丘陵上林木茂密,有熊和其它野兽,故《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

下面是如今轩辕山与现实地理状况的断面示意图

轩辕黄帝山分布图

轩辕山是土壤性质的丘陵,现名龙台岭,最高处原来的轩辕台如今叫“龙台”,位于东经112.651598度,北纬34.982199度。谒戾山现名济源市“五龙口”山,沁水出口位于东经112.689256度,北纬35.154477度。轩辕山与沁水出口南北相对。《史记》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夫妻合并均居住在“丘陵”之上,与现壮完全相符。

轩辕山顶正南十八里岭下就是“黄帝”在“河洛”逮龟的刻书处,中心位置位在东经112.65635度,北纬34.91109度。轩辕黄帝时期,虎、豹、熊罴较多,他能率众敢于与野兽搏斗。《史记》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个“阪泉”就在如今孟州市赵和镇南临泉、北临泉与中临泉之间,此“阪泉”早于王莽时期干枯至今。《史记》说:蚩尤认为轩辕不是“天子”,不服从领导,并予以对抗。据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竹书纪年》记载:龟寿命长知事多,知道轩辕是不是帝王之命。轩辕黄帝为了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天子,便在其五十(公元前2323年)的农历七月份,领着众臣与巫师到“轩辕山”丘陵之南的河洛大水潭处逮龟。与轩辕黄帝一同前往的有:天老、史臣、力牧、容成等人,在河洛大水潭处耗时七天七夜,终于获得证明自己是天子的龟甲之书,简称《龟书》,从此名正言顺地行使了帝王之权,并一举战胜了蚩尤。

于此同时,轩辕黄帝让人走遍整个黄河流域,并在牛羊皮上绘制出中国最早的黄河流域分布图,简称《河图》。

轩辕黄帝绘制的黄河流域总图,非常像打雷下雨时天上的闪电,当时称雷电为龙,当时也有人将《河图》也称之《龙图》。为什么说闪电古人称“龙”呢?周姬昌在羑里城写的《周易·坤》中说:“阴凝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古代的“竜”字。

公元前2296年,河洛之西的河道下方地壳松软,引起了岩浆凸起,虽没有喷岩浆,却发生了山摇地动的地壳崩裂,年迈的黄帝晕倒后去世。

《竹书纪年》说:“地裂,(轩辕)帝陟。”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轩辕黄帝应该是就地安葬。《史记·五帝纪》说:“黄帝崩葬桥山”。这“桥山”在何处没有说明。实际,龙台村村东丘陵就叫“马鞍桥山”。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从山西省洪洞县移居于此的郝氏家族十几代先人全部葬于此。

由于河洛之西的黄河干道因岩浆凸起产生了大地震而变形,致使“轩辕山”整个区域损毁严重,生存条件变的极差。黄帝长子玄嚣与次子昌意商定由昌意儿子高阳接班称帝,帝号“颛顼”,于公元前2295年移居于濮阳。颛顼帝在濮称帝,于公元前2218去世,《山海经》说:葬在东西两条河中间的土山上。

轩辕黄帝去世后,大儿子玄嚣携子移居于如今河南偃师居住。晋朝皇甫谧说:偃师为亳。《尚书·说命下》证实,商朝以前,偃师确实为亳。颛顼去世后,由玄嚣孙子高辛担任皇帝号称“喾帝”,公元前2155年去世。喾帝去世后,由其长子挚于公元前2154年继承帝位。

公元前2145年挚的弟弟放勋将其废,离开亳后,到北岭下河洛处学习黄帝之举求取《龟书》。获得成功后,放勋没有返回亳,而是登上河洛之北一百五十年前的轩辕之丘陵山,挖窑洞居住,与大臣们共同治理天下,人们将放勋俗称为“窑帝”,造字师写成这样的“堯帝”。《竹书纪年》说:丙子年,堯帝即位,居冀。周公旦写的《周礼·职方》说:“河内曰冀”。而非河东为冀。实际,“冀”原本是“丘陵之脊”。是大禹称帝后移居岭东之下,对尧舜之都改为州治时的称呼。

《竹书纪年》记载:帝尧六十年(即公元前2086),怀山壤陵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壤陵”,滔滔下泄的泥石流如同瀑布一样,“浩浩滔天”。唐朝孔颖达在撰写《尚书正义》胡乱点逗成:“滔滔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这样分句是错误的!当时,国子監博士马嘉运就极力反对,予以严厉批驳,不允许印刷发行。皇帝李世民去由于孔颖达自愿陪葬于李世民墓中,李世民之子李治于棂前宣布称帝后,便原谅孔颖达观点认识之错,将错就错予以印刷发行。

尧帝时,那场特大泥石流洪水淹没了丘陵之东沇水漫流区,派遣大司空鲧携妻子、儿子大禹及数千名民工定居于怀山壤陵东部岭下的“禹寺村后岗”安营扎寨阻挡洪水,(公元2021年河南省考古队用碳十四得以验证)。《山海经》说:“鲧切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遇雨则堵,九年之功一夜溃堤,湮死族人无数,尧帝一气之下,斩了鲧的首级,祭典无故被滚滚库水冲死的千万族人之亡灵。

堯帝后来又派烧砖瓦陶窑的舜率众导平原聚积的坑坑洼洼积水,舜启用了罪臣之子大禹同行,不到一年导通了聚积的沇水流入黄河获得成功,尧帝将其功归于舜,赐给舜二女为妻。

尧帝古稀时,其大儿子丹朱带头夺权,闹得家国鸡犬不宁。尧帝一气之下,将象征帝权的珪璧于河中。此时,堯帝心乱如麻徘徊于河滩上,老丈人四岳父建议将帝位禅于孝舜,堯帝允许,并于此逮龟取甲作证。第二年二月,堯帝在河洛旁岭头复修轩辕台为天坛,位于东经112.651198,北纬34.982119,让骏马背负《河图》与《龟书》送之坛上,以青天为证,隆重举行帝位禅让仪式,将《河图》和《龟书》亲手交给了舜。商末,周姬昌在羑里城撰写的《周易》说:“王三锡命,怀万邦。”

堯帝卸任一身轻,沿河巡视中原,《竹书纪年》说:在陶丘去世,简葬于当地。舜守孝三年后,于公元前2042年在怀山壤陵尧都修盖“皇极宫殿”称帝,位于东经112.661383,北纬34.977610。经郑州市考古研究院郝红星研究员考证,龙台村有龙山文化生活废物大灰坑,位于东经112.662198,北纬34.979421

公元前2029年,舜帝将天下分九个州分于九子,在进行庆典时,却被狂风暴雨摧毁。舜帝到天坛上卜卦问天,雷电击于坛畔(现在此坛叫龙台),巫师说,这是黄龙传达天意。舜帝说:“明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于是,在天坛宣布:“荐禹于天下,使行天子事”。

舜卸任一身轻,巡视江南在苍梧去世,筒葬于当地。大禹守孝三年,于公元前1989年离开怀山壤陵尧舜之都到建功立业的“禹寺村后岗”建都称帝,群臣离开堯舜之都到岭下朝拜禹天子,简称“下朝”,后人写作“夏朝”,禹称之都为“阳城”(公元2021年河南省考古队用碳十四得以验证),位于东经112.774400,北纬34.999874

大禹帝遂恢复舜帝十四年规划的九州之治,由于尧舜之都在岭脊,设为脊州府治,后人造字写为“冀州府”。

大禹称帝后巡视天下,于公元前1982年在江南会稽去世。会稽属夏邑,大禹之子在此守孝三年后宣布为帝。

启帝第八年返回首都,当他走到如今的孟州时,发现半涂而废,心里难受,“如巴莅讼”。

启帝没有在父亲大禹帝的阳城之都坐朝,而是到岭脊尧舜都被父亲变更为冀府坐朝,《竹书纪年》称为“冀都”,也称启帝之都。

                启帝时期如今的孟州叫洛表

由于河道南移洛被淤平,称“洛表”,有冀都、有沇水、有湛水。

公元前1958年夏朝太康帝由怀山冀都移居于岭南洛表,住所为“斟寻”,位于东经112.688742,北纬34.906099

当时,羿为谋僚同时居于此。公元前1952年仲康继帝位,臣羿霸权,太子相依靠邳侯居于商丘,仲康帝在位七年去世。

太子相在斟寻守孝三年。于公元前1943年相在商丘称帝。公元前1936年派浞杀羿,而浞与子一家却占据洛表的斟寻不出,帝相于公元前1935年返都时只好在斟寻之东的斟灌暂住。

公元前1916年浞与儿子浇杀相帝,怀孕的后妃缗逃至有仍,公元前1915年帝子少康出生。少康的伯父靡帮助缗与少康住于大禹曾经居住过的“夏都”安屯。公元前1877年,少康的伯父靡趁浞不备,率众在夜间到斟寻、斟灌,杀死浞,其子浇逃跑。公元前1876年少康派汝追寻浇将其杀死,于公元前1875年少康在夏朝的斟寻称帝。

公元前1858年少康因孟州在当时黄河大水泛滥,他移居于原(原在如今原阳)。原阳在公元315年之前分“原”邑与“阳”邑。“原”是“中原”的标称地)。公元前1855年少康帝去世,儿子杼在“原”守孝三年于公元前1852年杼在原称帝。

公元前1848年帝杼由原迁回如今的怀山丘陵南的故都遗址上重新修盖宫殿居住。

公元前1836年帝杼去世。太子芬守孝三年。

公元前1833年芬继续在如今的孟州称帝,于公元前1790年去世。

公元前1789年芒继承帝位,于公元前1732年去世。

公元前1730年芒子泄行孝三年后同样在如今的孟州继承帝位,于公元前1706年去世。帝泄太子不降行孝三年。

公元前1702年不降继续在如今的孟州继承帝位。

公元前1644年,不降帝逊位。

公元前1643年弟弟扃在如今的孟州称帝,不降于公元前1634年去世。

公元前1626年帝扃去世,其子廑守孝。

公元前1622年廑如今的孟州继承帝位,公元前1615年帝去世,孔甲为廑帝守孝。公元前1612年孔甲在如今的孟州继承帝位。此后移居于河洛之西如今的济源市西坡头村居住。

公元前1604年孔甲帝去世,太子昊守孝三年。

公元前1601年返回如今的孟州传承帝位,于公元前1599年去世,子发为昊帝守孝。

公元前1596年发如今的孟州称昊帝,于公元前1590年去世。

公元前1589年帝发的儿子癸继承帝位,后人称“夏桀帝”。

《帝王世纪》说:“按《经》《传》曰:夏与尧舜同在河北冀州之域,而不在河南也”。

书纪年》记载:桀帝十三年(即公元前1577年),抛弃结发妻妹嬉于河北岸的“洛都”不管,自己移居到黄河之南(如今偃师市二里头村)建新宫,与二个美丽的少女居之。

公元前1569年至公元前1050年孟州叫“有洛”

属“怀邦”管辖

公元前1569年成汤侵占河北岸洛表上夏桀曾经统治中国的“洛都”,将其更名为“有洛”。

公元前1559年成汤囚夏桀于(如今的河南偃师二里头之)南巢。

公元前1558年成汤在二里头与夏桀协商后立帝,号称“商朝成汤帝”,天下分设万邦,各自为政,自负盈亏,按时赋税,商贸极其繁荣,白银如山溢。

公元前1556年夏桀去世,商汤帝禁乐,以国君礼仪在二里头葬夏桀。

桀帝之妻妹喜是不是商侯主癸之女,商汤是妹喜的弟弟,值得史学家认真研究。如不是,成汤逮捕夏桀为什么不杀他?为什么夏桀去世还按帝王礼仪葬埋?

公元前1547年汤帝在偃师去世,葬地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元朝河北道特使郝采璘发现如今的洛阳市孟津区吉利北辰村之北有三千多年前的“汤王庙”。郝采璘认为成是郝氏先祖,将汤王庙称为“郝氏烈祖庙”,如今叫“老天爷庙”,建造规模可观。近年来,吉利化纤厂将此岭挖成了平地,不知大庙是否拆除。那里也是黄帝末年黄河故道抬升的地方,大概在公元2023年底,抬高的黄河故道可能变成平川。

周朝孟州市为河阳邑

汲县《姜太公碑》说:“姜太公朝歌宰牛河阳卖肉”,这是他为周军伐殷商之都探索道路而为。戊子年(即公元前1053年),周姬发任命姜太公为军师,用木头雕刻一尊去世的周姬昌像放在车上,手举商辛帝赐的金钺,号称尊父嘱托东伐无道商纣王。姜军师举着令旗大喊,无论你正在干什么事,必须服从命令随军东征!组织洛阳以西各邦诸侯八百人汇聚于如今的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周姬发问大家:纣王能不能伐?大伙说:纣王可伐。周军这么大规模的军事伐商行动,商辛早已知道,组织中央护国军守候在黄河北岸进行阻拦。由于船多不能同时停靠码头,绝大多数船需要停在黄河滩,下船还有一段泥泞沼泽地走,大大降低了战斗力,死伤无数,只好收兵返镐。

庚寅年(即公元前1051年),农历十二月寒冬,黄河全部封冻,周军趁机避开孟津渡口直奔荥阳,深夜越过黄河经如今的武陟县直达朝歌。黎明时分军队在城外烤火取䁔时,红嘴烏衔柴火飞至城內草房上,朝歌城内燃起大火,周军趁机攻城,抓住七十多岁的辛帝砍掉其头。《史记》说:“河竭而商亡”。

周朝于公元前1050年农历正月正式成立。在返镐时路过如今的孟州,周武王想起前年受阻延迟两年灭商的仇恨大开杀戒,血流成河,捣米用的木杵漂在血河中流动。当时的孟州作为“助纣为孽”的罪恶之地进行政治宣传封杀,此历史载于《尚书·武成》。

为了纪念“姜太公朝歌宰牛,河阳买肉”的良苦用心,命名为“河阳”,并非是依鲁国谷梁赤在《谷梁传》中所说的:“水北为阳,山南为阳”而命名。《史记·秦本纪》记载:周朝惠王五年,即秦宣公四年,秦“与晋战河阳胜之”。《竹书纪年》说:周襄王二十年,“王会诸侯于河阳。”由于“河阳”是“助纣为虐”之地,鲁国的孺家学者不想说周襄王在河阳召开多国诸侯开会,而将其写成:“天王狩于河阳”。不过,孟子在《梁惠王下》中解释说:“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所以,唐朝房玄龄说:“河阳之名自周初始”。

战国时代孟州市依然为河阳邑

战国时期河阳依然叫河阳,但是韩武子定居于如今孟州市的龙台村,并非山西省临汾市的平阳。东汉班固在《地理志》中标错了。读西汉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可知:如今的临汾市原名平阳,周前为“霍”,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将其弟弟分封于此。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十年(即公元前1035年),封其弟弟周虞于如今的临汾市襄汾县,更名地为“唐国”。《史记·晋世家》说:周朝的唐虞之子燮封为“晋候”。《竹书纪年》说:周朝康王九年(即公元前999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当时晋国在翼。《史记·晋世家》还说:晋静公二年(即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三分其地”,《史记·三代世表》补充说:“平阳在河东,河东晋地,分为魏国”。东汉班固撰写《汉书·地理志》时标注:“平阳,韩武子玄孙贞子居此”,是错误的。韩贞子实际居在如今孟州市的龙台村,北魏以前为“韩王城”。三国分晋之前韩国占据的地盘是如今的济源市、沁阳市和晋城市。三国分晋之后,韩国增加了如今的运城市地盘。韩哀侯二年(即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由如今孟州市龙台村迁至现在郑州市的新郑市。

《史记·赵世家》说:战国时期,赵国惠文王十一年(即公元前288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所以,孟州市在战国时为河阳。

秦朝时孟州市依然为河阳

《史记·秦本纪》说:由于无忌领五国兵守河内,河南洛阳设的三川郡没能扩展到河北,河阳县更不属于“垣雍郡”管。《史记·赵世家》说:战国时期的赵国于公元前288年得河阳。《史记·太史公序》说:司马卬是战国当时的赵国将领。《汉书·高祖纪》说:公元前207年深秋,项羽领兵坐船渡至黄河之北,渡毕将所有渡船入河,表达背水一战誓死占领该域决不后退一步。项羽所到之处,诸侯上将皆跪地求属,司马卬归楚,于公元前206年二月封为殷王。公元前205年三月,汉刘邦下河内虏司马卬,卬又归汉,被刘邦封为河内郡王。《汉书·地理志》说:河阳县隶属河内郡。在秦朝统治的15年中,如今的孟州市依然是延用战国时期的河阳之名,并非“河雍”。“河雍”是周朝因黄河在荥阳改道北流后,荥阳之东的“阳”邑于公元前315年更改为“河雍”邑,是在周朝慎靓王六年二月。

西汉时代孟州市还是河阳县

《汉书·地理志》说:孟州市当时为河阳县。《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说:高祖刘邦庚子年(即公元前201年),三月,封陈涓为河阳侯。其子陈信于汉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在河阳继父位。所以,孟州市在汉朝为河阳。

新朝王莽篡位孟州市当时称河亭县

《汉书·地理志》说:“河阳,莽曰:河亭”。所以,孟州市在王莽执政期间叫“河亭”。

后汉孟州市依然为河阳县

《后汉书·地理志》说:孟州当时为河阳县

《水经注》说:如今的“汶水”叫“湛水”。如今的“周古城”,其实是战国时期,魏国为了防止住扎在龙台村的韩哀侯侵占河阳城,利用土丘切成隔离墙作为关卡。《后汉书·卓茂传》说:“光武初即位先访求茂,茂诣河阳谒见。”所以,孟州市在后汉朝代为河阳。

三国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三国志·卷六》说:公元190年,河内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阳。《九州春秋》曰:韩“馥遗都督从爭赵浮、程奂将强弩万张屯河阳。”所以,孟州在三国为河阳。

晋朝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晋书·地理志》载:河内郡河阳县。所以,孟州市在晋朝为河阳。

北魏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魏书·废太子元恂传》说:太子元恂于太和二十年(即公元496年),其父魏文帝元宏将其废为平民,安置于河阳县。北魏郦道元在公元502年左右写《水经注》时,证实有废太子居住地,正是如今的太子村。所以,孟州市在北魏时期为河阳。

西魏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隋书·张衡传》说:张嶷,西魏河阳太守。所以,孟州市在西魏时期为河阳,而非属东魏。

隋朝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隋书·地理志》说:河阳旧废,开皇十六年重置古河阳城治。所以,孟州市在隋朝为河阳。

唐朝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唐朝之初,于武德三年,为了解决温县与河阳县闹边界纠纷问题,割河阳县东部地域设“谷旦县”,武德四年“谷旦县”作废,继续并入河阳县。于此同时,在河阳宫设“盟州”,领轵城县与温县。四年之后于武德八年州废。但是职城县改为乡归河阳县管,历经二十二年之后,轵城乡于贞观元四年归入济源县管。会昌三年九月在河阳县黄河边(如今的陈湾村北),建设孟州府,河阳县治依然保留。孟州府之南的黄河上架设木桥,治理黄河两岸的河阳、河清、济源、温、汜水五县事务。河清,唐朝咸亨四年,分割河南洛阳之地,与新安、王屋、济源、河阳为邻,置大基县。先天元年,大基县改为河清县所以,《新唐书》说:“河清,本大基”。因此,如今的孟州市当年在唐朝根本没有设置过“大基县”。

五代时期孟州市为河阳县

《旧五代史·后唐庄宗本纪》说:同光三年(即公元925年),七月二十一日,河阳报告,黄河水漫上岸。《旧五代史·卢质传》说:长兴二年(即公元931年),卢质任河阳节度使。

契丹大辽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辽史·太祖》说: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辽太宗皇帝于十一月十二日册封干儿子石敬瑭为晋皇帝,闺十一月二十六日到河阳。《旧五代史·晋高祖本纪》说:新任晋高祖皇帝石敬瑭于当年十二月一日幸河阳

《新五代史·景延广传》说:天福九年(即公元951年),契丹辽军到中渡,景延广屯军河阳。

《辽史·太宗本纪》说:大同元年(即公元947年),二月十五日诏令崔延勋为河阳军节度使。

北宋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宋史·地理志》说:继续在河阳县设孟州府。(在如今孟州市黄河之滨的陈湾村北),领河阳、济源、温、汜水、河阴、王屋六县,贡梁米。河阳县,望。《宋史·太宋纪》说:淳化元年(即公元990年)秋,七月丁丑,太白复见。河阳大水。《宋史·寇准传》说:咸平初年(即公元998年),寇准“调河阳任职”。

金朝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金史·地理志》说:孟州置防御使,领河阳、王屋、济源、温四县。金朝大定二十八年(即公元1188年),防御使么公将南面黄河之滨的孟州府迁到北河之北的盐坎村。就是如今孟州市大定路的法院门口之处。河阳县治未变。有谷罗镇、沇河镇。

元朝时代孟州市为河阳县

《元史》说:宪宗八年(即公元1258年),复立于上孟州,设司候司。领河阳县、济源县、王屋县、温县。

当时的河阳县之城依然在于如今的西虢镇南社村之北设置。“社”,古代指土地神的祭祀坛;“稷”,五谷之神。清朝以前,所有县城之南的西侧设置“社稷坛”。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时节,县令都要亲自到“社稷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朝至正四年《重修五龙庙碑记》说:碑文由河阳县主簿王宗敬撰。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农历十月份朱元章派冯胜与汤和战领怀庆府各地,将河阳县城被焚毁为平地不复存在。

明朝时代孟州市为孟县

《明史·地理志》记载:公元1368年,干支是戊申年,明朝于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宣布建立后,新组建的河阳县官府临时设在黄河岸边废弃的下孟州府邸,金朝废弃的旧孟州府䣌内。

明朝洪武十年(即公元1377年)农历九月,河阳县管辖的621.5平方公里土地上,废除了统领五县的孟州之治,河阳县域正式更名为孟县,县府治于金朝大定中设置的州府邸内。

清朝、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孟县之名经历清朝、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在公元19784月,孟县的吉利公社设河南炼油厂筹建指挥部时,西部79.9平方公里土地划给洛阳市管理,孟县仅剩541.6平方公里土地。1996520日,孟县更名为孟州市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