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落实中小学春秋假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nizijun 2023-10-10 发布于广东

  □熊丙奇

  近日有专家联合撰文,呼吁统一推行学生“春假”制度,在“五一”前后为学生安排一周左右的假期,可考虑适当缩短暑假或寒假的天数,推动错峰出行和带动家庭出游。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杭州市已在全国率先进行中小学春假试点。

  其实,我国早已要求中小学放春秋假。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均对大中小学放春、秋假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则进一步明确了小学和初中的课时总数和各年级周课时数,划分了每学年教学时间和学校机动时间,学校机动时间两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普通高中教学时间、社会实践和假期作了相应规定。

  但是,具体到学校办学,春秋假却很难落实,一些中小学校不但没有春秋假,就连传统的春游、秋游也取消了。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有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建议国家教育部加大力度推动春秋假落实,春假设立在“五一”前后、秋假设立在“十一”前后,假期可以设计为10-15天左右,这样父母就有时间带着孩子旅游度假。由此可见,此次专家撰文建议统一推行学生“春假”制度,不过是“旧话重提”。

  需要追问的是,中小学落实春秋假,究竟难在何处?首先是不少家长反对。给学生放春秋假,听上去很美,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出游,让孩子亲近自然,也增进亲子关系,可是,如果学生放假,家长却上班,孩子怎么办?不要说放春秋假,就是放寒暑假,都令家长很头疼,需要上班的家长,只能要么把孩子独自放在家里,要么把孩子送去校外培训机构,孩子和家长一起出游,只能停留在理论设计上。简单来说,如果学生放春秋假,而家长不能享有带薪休假,春秋假就是一场空。

  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正是缓解长假集中出游造成拥堵的根本之策。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学校给学生放春秋假也会遭遇质疑。教育部在回复落实学生春秋假制度时曾表示,“由于学校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从近些年探索情况看,大部分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均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这也说明,放春秋假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全社会联动。

  对此,当前一些学校的做法,是将放春秋假与组织研学旅行结合在一起。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但是,放春秋假和组织学生研学旅行,毕竟是两回事,春秋假是由学生自主安排,研学旅行是学校统一组织的教学活动,且大多没有家长参与。这种变通处理,可见放春秋假之难,而且,考虑到组织研学活动存在安全问题,有的学校也不愿意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甚至传统的春游、秋游也被取消。

  其次是在“玩命中小学,快乐大学”的教育环境中,大学放春秋假没有问题,近年来,大学放春假的消息令不少中小学生羡慕,可中小学放春秋假则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今年国庆期间,就有学生投诉学校挤占国庆假日补课,八天长假有的学校只放两三天。连法定假日都被挤占用于加班加点地学习,又有多少学校会给学生放春秋假?对于有学生举报学校补课,还遭到不少家长反对,认为这是拖其他同学的后腿,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要落实中小学生的春秋假,应该将放春秋假作为一项明确的规定,从依法治教角度,要求各校落实这一制度,同时,要全面推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学生的春秋假制度与职工的带薪休假制度同步推进。我国推进“双减”的重要目的,是减轻学生的校内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规划,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转变理念,不能只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要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

  (作者系知名教育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