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走进清水塘》

 萧逸帆520 2023-10-10 发布于湖南

走进清水塘

/李利君

记得二零零三年以前,我住在八一路、杜家岭离清水塘都只有几分钟路程。儿时与发小经常在毛爷爷和杨开慧故居门口逗留、张望,却不敢进屋,读书后随同学校组织活动进去听过讲解员讲述毛爷爷等老一辈在清水塘坚持革命的故事,甚至还触摸过床、桌和被枕。那时也不时兴拍照,更没有手机可以即时应景。到66年后一段特别年代,清水塘巳难以进去参观了。那时候的清水塘大门设在清水塘路的一条巷子里,对门的巷子叫炮对坪,是长沙大战时炮战的地址,二O一七年还有一台短炮的模型清水塘门口就是一个杂乱的文物交易市场。后来清水塘经过扩建修缮把大门移到了八一路街面上,里面成了周边中老年人早练的场地,那时候我在里面学午蹈、学太极拳,每天早上毛爷爷塑像的四周都是跳扇子舞、彩拍舞的大姐大妈们,还有舞剑的刀光剑影,有点鸟烟障气的气氛。围墙临清水塘路一侧仍建有几间文物交易铺面。一直到二O一七年清水塘路棚改,那铺面全部搬迁,大门边一个小吃铺面也随即消失,清水塘才真正恢复了。庄严肃穆的模样。

清水塘的大门口的花罈中正盛开着高贵美丽的紫菊花。左边的柵栏上挂着多副介绍清水塘概况的字画,走进园内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油然而生。笫一眼就看见毛泽东的高大塑像和阔大的广埸,右边是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向前走几步就是碧波荡漾的水塘,大塘边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清水塘三个字,塘四周杨柳依依,虽经一埸大雪,柳条上的叶子不见踪影,但可以想象,春风一吹,柳叶回青,多么像塘边婀娜多姿的仙女下凡呢。此时我立在塘边良久,远处高大的建筑物和苍翠的树木倒映在塘面上,一阵一阵的寒风抖动着水波,我好像在欣赏一场绿意盎然的动画片。美哉!

几步之遥有个小塘,塘水清澈明亮,塘边有几级白色的台阶,想必是毛泽东家人洗菜洗衣的地方。不远处的长沙历史陈列馆那红色墙面上的毛泽东画像在太阳的照耀下大放光芒。

长沙历史陈列馆拥有四万平米的面积,有序厅及六个展厅。序厅里的雕塑展示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傍晚,毛泽东和何叔衡从长沙城西的湘江轮船码头赴上海,参加党的一大的情景。突显建党初心和使命主题。

大塘左边的前方新建了一幢白墙青瓦的红色丰碑陈列室,再往前走就看见了毛泽东杨开慧的故居。这是一所典型的南方民居,青砖黛瓦,中间是堂屋客厅两边是住房,一间厨房和一间洗澡用水房,故居几经装饰比以前更加护实齐整了。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睡房墙上挂着杨开慧和儿子岸英和岸青的照片。有向振熙杨开慧之母的住房墙上挂着的杨母的照片,还有李立三,刘少奇、李维汉、郭亮等人休息或住宿的房间。现在都用一根塑条把游客阻止在房间门口。我独自走进了厨房,洗衣房,杨开慧母女用来洗衣的篾篮和脚盆等历历在目。顿时我感慨当时革命党人的艰苦岁月和牺牲自我的斗志。感慨革命先列牺牲小家为国为民的大无畏精神!

清水塘座立在八一路538号,有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是全国红色旅游景点。

一九二一年毛泽东和何叔衡在上诲参加党的一大回长,于十月十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省级支部,即中共湖南支部。易礼容亲自租下了这所房子清水塘.22,那个时候的清水塘因两口水塘而署名只有几间简朴的房舍,一块块的菜地和瓜棚瓜圃,环境僻静且不引入注意,而这座房一百左右平米单门独户。于是成为中共湖南支部秘密办公和毛泽东及其家人生活的地方。一九二二年五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湘区委员会区委成立,区级机关仍设立在此处。在这里毛泽东领导了湘区委员会开展了湘区工人运动,一九二三年四月,湘区委组织了粤汉铁路、平江路矿、长沙泥木和水口山铅锌矿十几次工人大罢工,又派员到农村去,去衡山县岳北开展农民运动,在七个县建立了党组织,十五个县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及开展学生运动,使湘区成为当时中国革命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清水塘是毛泽东杨开慧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且居住时间最长的家。自从杨开慧隨夂迁居长沙结识了毛泽东后,被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主张所感染,婚前就一直支持他的工作,她劝说母亲把夂亲过世时收的丧葬费等都拿出作为革命经费,结婚时真正做到了不作俗人之举:一不办嫁妆、二不置新房、三不坐花轿、四不办酒席。从一九二零至一九二七年一直紧跟毛泽东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

一九二零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成婚后她陪伴毛泽东辗转城乡聚少离多,毛泽东杨开慧只共同生活了一年半时间,他在清水塘初为人夫初为人父这是他一生最值得珍藏的感情和记忆。杨开慧在这里既是湘区区委的机要员打字员联络员,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把母亲从板仓接到清水塘一来掩护革命工作二来帮忙照料孩子。她是上海女工夜校的好教员,又是韶山冲贫苦农民的贴心人,还是板仓杨柳坡党支部的组织者。她的多层身份充分表明了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爱情的无限忠贞。

清水塘畔谱写了毛泽东杨开慧革命和爱情的赞歌。清水塘故居的灯光照亮了中华民族解放的前程。

清水塘是红色发祥地。正是从这里出发,

毛泽东以国为家带领着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走上了自强崛起之路。

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泽东奉调离湘前往上海党中央工作,李维汉接替湘区委员会书记。

在清水塘这个红色的发源地留下了无数革命老前辈的足迹,何叔衡、李立三、易礼容丶刘少奇、郭亮等都在此开过会,有时在此休息留宿。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李维汉就是中央早期领导人,他是毛泽东的校友,曾经甚至四次成为毛泽东的上级,接任中央湘区书记后继续带领湘区工人农民学生浴血奋战。他的一生一直与毛泽东等人关系亲厚,并且被尊敬地尊重着……

解放后李维汉笔耕不断,研究党史确保党史及其人物的真实性,一九八三年四月,八十七岁的李维汉受党中央委托与王首道`冯文彬等五人小组本着既要弄清事实又要团佶同志的精神查清了一些党史的真相。强调对于党史研究必须坚持调查实事求是,坐在屋里是搞不好党史的。

一九二四年五月后,杨开慧离开清水塘,不久中共湘区区委也另迁他地。

让我摘录一首《清水塘的灯光》歌词作为这红色发源地的结束语,纪念毛泽东杨开慧,李立三、李维汉等革命先烈们吧。

清水塘的水轻拂垂杨,清水塘的灯光温暖心房。

清水塘的乡愁悠长,清水塘的窗口迎来光亮。

大地巳苏醒,金菊频送清香,我纵然血染江城,初心如丹。

长沙清水塘一九六九年修缮过周边环境,后又移改大门,于200312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重新寇名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这是长沙文夕大火唯一幸存的关于中央革命历史建筑物。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试范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景点。

在革命的滾滚洪流中,在那血风腥雨的曰子里,无数革命先烈志士同仁为我们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生存流血牺牲了,如今仍然有无数的无名英雄在祖国的边疆在各条战线上为人民幸福安康浴血奋斗。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吧!让我们为他们祝福吧!在伟大祖国的星河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轻触品诗,点击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