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涛:只有艺术精品才更值得拥有

 遇事明言 2023-10-10 发布于甘肃

        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近年来常听人说这样一句话:要收藏艺术精品,不要买“大路货”、“普品”。所谓艺术精品,一般是指作品的创意新颖、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艺术表现恰到好处;精品的“精”体现在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同时,精品还要“精”得起艺术史的长久检验。具体来说,收藏市场上选择精品的标准往往在于题材有趣、笔墨精彩、尺幅较大、品相完美,为艺术家“艺术高峰”时的作品等。

一、艺术精品必然稀缺

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来说,其作品中精品的比例都是少量或极少量的,因为创作精品往往需要新的构思和创意,需要一定难度的艺术手法,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组织和制作。而所谓艺术“普品”,是指那些日常应景、应酬、匆忙之作,不具有多少创新性与复杂性。

相比起“普品”,艺术家创作的精品数量较少,如此就具备了资源更为稀缺的特点,即“数量稀缺”。在消费心理学中,人们把因为稀缺而引起的购买行为称之为“稀缺效应”。供给少的东西容易形成市场上的供不应求,从而推动市场价格的上涨。“稀缺效应”很容易诱发需求方的焦虑心理,让人产生对错失机会的忧虑。藏家担心自己这次不买下来,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买不成了。为了缓解焦虑人们更容易去抢购,或出高价去购买。

在艺术市场上,由于“稀缺效应”,艺术精品往往会比“普品”卖得更贵。“精品”与“普品”之间的价格差以前就有,但差距不是很大。但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结构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精品资源越来越稀少,这种价格差别渐渐更加显著,未来也许还将继续加大着。笔者查询了中国嘉德拍卖公司近二十年以来张大千作品的拍卖记录。2003年,嘉德拍卖的张大千作品中的“精品”、“普品”单位尺幅价格差只有3-6倍,即对应单位尺幅,最精到的一件作品比一幅普通“大路货”会贵上几倍;而在2023年的嘉德春拍上,张大千艺术“精品”与“普品”之间的单位尺幅价格至少相差了十几倍,甚至最多到了160倍。例如,一幅三平尺的张大千人物作品《小鹤卿》拍出了4715万元,平均每平尺1571万元,价格贵主要是因为作品的精致,以及其背后的有趣故事和流传有续的传承;而另一幅2平尺张大千的人物画《高士图》以19.55万元成交,平均每平尺只有9.78万元。

张大千《小鹤卿》张大千 《高士图》

因此,艺术精品所体现的稀缺性成为了艺术收藏界判断其市场潜力的重要因素。比如,艺术家作品存世量的多少,作品的创新性、独特性都表现出稀缺性。存世量少,有独特创新特色的作品,比那些存世量大、内容和题材“稀松平常”的作品在市场上必然价格更贵。古代艺术品和工艺品价格很高也就是因为其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不易,作品少而又少所致。

市场上很久没有露面的艺术品“生货”常常也能够卖出好价钱。这主要由于长久没露面的作品会带来“新奇感”。因为其难得一见,因而也可被视为一种“数量稀缺”。在以投资为导向的艺术市场早期,很多作品不断反复的出现在市场上,人们就会认为这些东西不受欢迎,藏不住;卖场上常见的作品也容易让人看久生厌;而且其不断短时间再现市场,增值效果难以显著表现,也会给市场上带来投资效益不好的印象。而那些艺术“生货”,藏在深闺处,偶尔露峥嵘,更会被藏家们所喜欢。

作品的品相好也是一种“数量稀缺”。古代传承下来的东西能以良好的品相保存到今天,一定是经过了历代大收藏家的细心珍藏和传递,如今仍会让观者赏心悦目。好的品相也会让藏家对未来该作品在自己手中的收藏充满信心。品相好常常属于“艺术精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价格高也属必然。

二、“物以名为贵”是“稀缺”的另一种体现

人们会发现,不是所有的“稀缺”或“精品”都会有好的价格。一位刚出道的年轻画家没画过几幅画,其作品自然具备了稀缺性,用他自己的眼光看也是用心创作的“精品”,但当他想卖出自己作品时却发现很难成交。原因在于,没经过充分的交易和流通,艺术市场上并不了解这位画家及其作品,不知道给其作品如何定价,当然作品就会难卖。可见,仅凭稀缺性未必就能卖出好价格,市场交易还是要有个“知名度”或“品牌效应”,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要有“名”。收藏者买有名的藏品,对作品的价值判断会更为准确,作品未来的市场潜力也更有确定性,这会使藏家愿出更高的价格。拍卖场上,知名画家的作品总会卖出好价格。名气越大,作品越贵。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的画作,尺寸再小,哪怕是应酬之作,也比一些不知名画家的巨幅之作卖得贵,名气使之然也。艺术家知名度大小也许是很久以来业界对其艺术水准的肯定,是多年的市场对其作品考验的结果。名气越大,藏家投资收藏的风险常常就越小。这里就有了价格判定的另一个标准:“物以名为贵”。这里的“名”不一定是美术史和艺术价值上的“名”,可能仅仅是因广泛在大众中传播形成的知名度。

每当拍卖行遇到具有新闻点和故事性的拍品时,往往都会通过召开研讨会或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进行推广。由此增加藏品的知名度,结果常常能将其拍出高价。有些艺术品背后隐藏着艺术家和其作品间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也形成一种稀缺,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色,让人口口相传、念念不忘。从藏家角度来看,为什么要花很多钱买一件广为传播尽人皆知的艺术品?因为妇孺皆知会带给买家更多的心理满足。1995年,嘉德秋拍将画家刘春华文革初期创作的一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拍出了605万元,位列当场最高价。这一“天价”并不是因为刘春华是一位知名的油画家,而是因为该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曾有着9亿件印刷品带来的广泛知名度。知名度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收藏的价值,一种稀缺的资源,是一种“属性稀缺”。

刘春华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市场上,对于古代书画、瓷器,甚至近现代书画的真伪问题都十分看重,人们通常采用目鉴的方式确定真伪,但这就存在一定的相对性。因此,古代书画作品上的藏家和观者的题跋落款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会形成一个流传有续的历史链条。也可以把各个拍卖场上的成交记录,大藏家、鉴定家的收藏记录,都作为一种证据链,成为作品更为真实可信的书面依据。各种流传有续的证据对判断作品真伪会有着不少的加分。这种流传有续的证据链也是稀缺的、难得的,也成为一种“属性稀缺”。

三、拍卖形成了“时间稀缺”

艺术品拍卖的交易形式也能够体现出另外一种稀缺形式:时间稀缺。拍卖活动一年就举办那么几场,错过了要等很久才能到下一季;拍卖场上,藏家们竞买一件拍品的时间很短,可能就一两分钟或几十秒钟,当时一旦犹豫不决就可能终生错过,竞买中思考的时间都是稀缺的。因而,拍卖场上有人出价“冒了高”,常是因为“时间稀缺”所引起的心理焦虑所致。当人们意识到可能会失去某件东西时,害怕失去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的其他东西对人的激励作用更大,即“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

在以投资回报为首选目标的艺术市场上,同样是艺术精品,“绝对的数量稀缺”不如“相对的数量稀缺”更为重要。所谓“相对的数量稀缺”是指艺术作品的“绝对存世数量”与具备相应购买能力人的数量间的比值,即同时具备广泛知名度与更多购买能力的艺术品比那些存世没几件的国宝文物也许更具投资潜力。比如1980版“猴票,发行量443万枚,不应算“绝对的数量稀缺”。如今市场上大约8000元一枚,40年增值了10万倍!当然这里也有物价调整的因素。但1980版“猴票”为历史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藏品似毋庸置疑。究其原因,猴票知名度高又便宜到人人可买,更加具有“相对的数量稀缺”特性。

三十年来,人们在内陆的艺术品市场中磨练摔打,无数的经验和教训,使得参与者更加的理性和精明,市场也随之日渐的成熟。十多年前那种整个拍卖市场不分青红皂白、精品普品齐涨共跌的现象已经难以看到,内陆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到了结构性牛市。综上所述,在市场资源愈来愈匮乏,尤其精品、生货、优质品相、证据链整齐的作品越来越稀少以致供不应求的情形下,当市场流动性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量时,单靠存量资金的博弈,就一定会出现艺术精品越来越受到追逐,其与“普货”、“大路货”之间的价差越来越大的结构性行情。未来的艺术拍卖市场一定仍将继续如此前行。

刊载于《艺术市场》杂志2023年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